以企业文化建设助推农信改革之路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ancha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宁县农村信用社坚持“高扬支农主旋律、把握支小主动权、夯实县域主阵地”的市场定位,在努力做大做强银行业务的同时,重视企业文化培育,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构建了以“服务三农、造福百姓、回报股东、成就员工”为企业使命,以“诚信、稳健、创新、奉献”为核心价值,以“激情澎湃、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成就事业”为企业精神的文化理念体系,并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有力推动了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
  强作风,推进合规文化建设。中宁县农村信用联社将企业文化建设与联社业务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发展,努力打造服务型企业,创建规范合理的企业文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联社党委通过狠抓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全体党员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弘扬农信系统优良作风,大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保持清廉本色。联社党委坚持“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保障发展”的理念,通过完善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强内控执行力、落实责任追究等措施,不断推动合规文化建设。一方面,加强了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促进合规经营意识和制度执行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合规人人有责”“党员带头合规”“合规有理、违规有害”等理念,使依法合规观念深入人心。联社通过推行信贷业务复议制度,解决客户申诉无门的问题。各网点在受理信贷业务的同时,将复议规定书面告知申请人,以保障客户的知情权、申诉权。通过复议制度的推行,起到了调处矛盾纠纷、监督决策行为、评价管理能力、维护品牌形象的积极作用,实现了阳光信贷。实行了信贷业务异议报告制度,畅通信贷人员对办贷不规范行为的反映渠道,赋予信贷人员独立自主审查、审批贷款的权力,从源头上杜绝了人情贷款、介绍贷款、强迫贷款等不良现象发生,把信贷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推行了信贷作风建设“二十不准”,实行贷款条件、办贷流程、承诺时限、作风要求、投诉渠道等公开,使客户一走进信用社的大门就明明白白知晓贷款程序。这些举措的推行,有效引导干部员工按照市场法则和契约化原则正确处理与客户的业务合作关系,实行换位思考,使“贷款不是权力而是责任和服务”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抓“三农”,筑牢农信文化根基。服务“三农”是农信社生存发展的根基,中宁县深入开展阳光信贷、金融服务进乡村入社区、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借助独特的区位发展优势,大力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择优支持个体民营经济发展,坚持培训诚信农民经济人和农村营销组织,积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近年来,联社重点支持以枸杞产业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保鲜、运输业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农村信用社的农业产业体系”,实行存款积数抵顶贷款利率政策,合理确定和调整贷款利率水平,在确保定价全面覆盖风险的前提下,努力降低贷款成本。自2008年以来,中宁联社累计发放枸杞产业、农牧业贷款50亿元,支持千家万户枸杞,种植业、养殖业,全县种植面积达20万亩;支持了一大批深加工企业,先后研发出了枸杞油丸、枸杞茶、枸杞酒、枸杞饮品等系列产品,实现年转化能力5000吨,有效提升了枸杞产业的附加值。不断改进和创新支农方式,以授信业务为依托,扩大黄河富农卡覆盖面,截至2013年末,已拓展黄河富农卡客户3449户,授信总额18188万元;拓展黄河授信卡客户1098户,授信总额146455万元。加强与劳动就业局、妇联、团委等单位的合作,加大创业贷款营销力度,发放全民创业贷款287户1771万元,妇女创业贷款746户5085万元,以信贷促创业带就业效果非常明显,一大批“小老板”“女能人”和“创业带头人”应运而生,为中宁县民营经济和个体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实施了“千村信贷·互助资金”扶贫工程,充分发挥“贫困村互助资金”机制优势,鼓励“互助社”成员发展经济。截止2013年末,已发放贷款252户,贷款金额724万元,户均贷款额2.9万元,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农户生产资金短缺的实际困难。先后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布放农信银自助终端149余台,布放ATM机18台,与全县遍布城乡的21家营业网点形成优势互补,建成了覆盖全县11个乡镇、2个农场共计112个行政村的便民金融服务网络。2011年,中宁县徐套乡由同心划归中宁管理,作为贫困移民乡,存在严重金融空白问题。联社在负利润的情况下,坚持成立了徐套信用社,使该乡农户无需出乡即可享受金融服务,仅路费一项每年为当地群众节约百余万元。每年在城乡居民医疗统筹保险和养老保险收缴办理期间,联社将20家网点的营业时间每天延长1小时,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确保了这项惠民政策的顺利实施。
  聚人心,提升精神文明建设。中宁县农村信用联社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坚持建设高素质的干部员工团队,通过强力实施员工素质工程,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大力开展新理念、新业务、新知识培训,进一步激励员工学业务、钻技术、懂管理,努力成长为专业人才。从满足员工精神需要出发,先后成立职工篮球队、舞蹈队、骑行队以及摄影、书法、文学等员工兴趣小组,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营造活泼轻松的工作生活氛围。一年一度的职工“奋进杯”运动会、年终员工自编自演的文艺汇演以及各种形式的征文比赛、道德讲堂、文化培训讲座、标杆网点形象展示比赛等文化活动常办常新,极大体现了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激情活力,展示了农信人的精神风貌,也使一批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本着“先基层,后机关”的原则,狠抓基层网点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员工关怀管理办法》,凡遇职工婚丧嫁娶或有病住院、生日、家庭遭遇自然灾害等情况,联社都要安排领导前去看望、祝贺和慰问。2008年至今,中宁联社以“黄河银行助学基金会”为平台,积极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等爱心捐资助学活动,平均每年向全县100多名农村贫困家庭学子进行捐资助学活动。截至2013年末,已累计捐款214万,帮助中宁县570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作者单位:中宁县农村信用联社)
  责任编辑:闫院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