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研究四种自体植入物置入动物关节腔后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为治疗Kienbck 病提供可行的月骨替代物.方法选新西兰白兔60只,按手术前后随机分为A组(骨膜组)、B组(复合体组)、C组(BMP - 松质骨粒复合体组)和D组(对照组),每组15只.将四种植入物分别植入兔关节腔内,术后3、6、12、16和24周时取材,组织学观察骨形成并测量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 A组、B组均有骨和软骨形成,后者尤为明显;C组仅有骨形成;D组呈玻璃样变性,无骨形成.标本的BMD值经统计学方差分析,A组、B组和D组间有非常明显的差别(P < 0.01),B组与C组间无明显差别(P > 0.05).结论 BMP - 松质骨粒复合体组骨形成较强;复合体组在骨膜、松质骨匀浆中多种骨形成诱导因子作用下可形成大量骨和软骨,两种自体植入物可用作月骨替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