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近45年≥10℃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湖北省20个代表站点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计算并分析历年≥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持续日数、活动积温及其变化趋势和年代变化。结果表明,45年来,全省大部≥10℃界限温度初日呈提前趋势但不显著,≥10℃界限温度终日变化不大;各站点≥10℃界限温度持续日数都表现出延长的趋势;≥10℃界限温度活动积温除建始、郧西、英山、利川等边缘山区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从年代变化看,全省大部≥10℃界限温度初日为先提前后推迟至20世纪90年代后持续提前的趋势;≥10℃界限温度终日年代变化趋势与初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反;≥10℃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隔日数,20世纪60~70年代都呈增加趋势,20世纪70~80年代大部分减少,20世纪90年代缓慢变化,进入20世纪大幅增加;≥10℃界限温度活动积温随着年代呈波动性的上升趋势。可见湖北省近45年≥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日数、活动积温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可能对农业生产布局造成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利用城市环境熵模型对2001~2005年石河子城市化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河子城市化地下水环境熵值除pH值外,其他指标的城市化环境熵值均小于-1,表明地下水环境质
试验研究了植物组织培养因子对诱导牡丹品种洛阳红未成熟胚成苗的作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探讨了洛阳红成苗的关键因素,包括6-苄氨基嘌呤(6-BA)、吲哚丁酸(IBA)、水解乳蛋白(LH)及
农村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服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服务的有效模式,对于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
在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按照植物的用途和性质,将河南沁阳白松岭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划分为蜜源植物资源、用材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纤维植物资源、野生水果植物资源、淀粉
分析不对称信息表明,农村金融供给弱化主要源于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得金融机构在对农户融资过程中产生了高昂的交易成本,从而引发了农户融资难问题。从竞争性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