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的信贷态度与行为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理论分析构建Log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社会化因素对大学生的信贷态度与校园信贷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信贷态度及行为受个体社会化影响,其中社会化因素中的影响源和生源地对大学生信贷态度影响显著,且在不同态度维度上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否定态度中,影响源多元化可以削弱对信贷行为的否定程度。从生源地看,城镇生源的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的信贷态度更偏向积极。此外,信贷态度、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社会化影响源、生源地、年级、每月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信贷行为。
  关键词:消费者社会化;信贷态度;大学生;信贷行为
  中文分类号:F832.4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9-0117-04
  引言
  2021年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要求各小贷公司不许将大学生作为营销对象,不得向其发放线上消费贷款,禁止非持牌机构为其提供信贷服务。关于大学生信贷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早有研究,主要围绕信用卡展开,聚焦于人口统计特征对个体用卡行为的影响。Danes等(1987)在研究大学生信用卡消费时发现,学生的个体特征和知识结构显著影响其消费行为,即随着年级升高、自身财务知识增加,学生用卡倾向增加,用卡行为更趋理性[1]。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又引入了社会学、心理学,如James等(2001)考察了消费文化盛行下美国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情况,结果表明,信用卡使用可以有效调节学生金钱态度中不信任、焦虑与强迫性购买之间的关系[2]。Hancock等(2013)将大学生持卡态度纳入信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是否进行信贷主要受其父母的金融知识、个人的工作经验、信贷态度及其性格的影响[3]。国内学者对于信贷行为问题的研究主要沿用国外方法,黄卉等(2010)从生命周期角度分析信用卡持有人的用卡行为,研究发现年龄对信用卡使用行为影响不显著,而婚姻和子女情况影响显著,其中已婚且育有子女的持卡人其用卡频率明显低于其他持卡人[4]。姜睿清等(2020)通过整合TPB和UTAUT模型,引入制度信任相关因素,发现除个人信任倾向外,制度信任、信任、感知特性等也会影响消费者对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使用意愿[5]。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才,研究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大学生的信贷态度及其行为,不仅可以加强对校园信贷及其风险的认识,还能进一步为规范大学生信贷市场提出相应对策。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消费者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是个体形成自己的行为、观念、习惯的过程,是众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问题。消费者社会化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经过一系列理论奠基,Ward在1974年首次正式提出消费者社会化的概念。消费行为体现了消费者个人的理想自我和社会自我,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的相互补充解释了消费者在内外部条件作用下的社会化结果。青年消费者的知识和技能主要由认知发展取得,情感及价值观类主要从社会中习得。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社会化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参考已有研究,本文选取家庭所处阶层、社会化影响源和生源地三个指标作为社会化影响因素做进一步分析。
  1.家庭所处阶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一直以来经济指标都是阶层划分的重要参考。Meidan等(1994)研究表明,家庭的消费负债行为受家庭经济地位影响,与中产阶级相比,社会底层的消费者更容易因为冲动消费行为而负债过重[6]。张晓红等(2017)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商学院2020年研究生创新项目“基于UTAUT的大学生信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SX2020023)
  作者简介:蒋旭(1995-),女,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金融市场投资与风险研究;金峰(1971-),男,江苏扬州人,副教授,从事农村金融研究。
  研究发现,家庭人均月收入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信贷态度,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负向联系[7]。结合问卷,本文的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由被调查对象的家庭在当地的经济收入水平来衡量,分为低、中、高三个层级,分别赋值1、2、3。
  2.社会化影响源
  消費者社会化除了受个体特质的影响外,环境中各种因素亦对其社会化产生影响。学者们普遍认可的社会化影响源有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大众传媒等。Shim等(2010)认为,家长是孩子信用卡知识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化主体,并通过实验证实,父母对于子女财务行为(即信用卡使用和态度)的影响远大于工作经验和受教育程度[8]。赵忠燕(2020)的研究亦表明,周围同学、信贷广告与大学生的理性信贷行为显著相关[9]。由于问卷的设置原因,本文将社会化影响源分为单一和多个影响源,分别赋值为1和2,以探究影响源的多寡对于信贷态度影响是否具有显著差异。
  3.生源地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城乡分立,二者经济差距悬殊,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支出亦存在显著差距。不同社会结构中人们的价值观、风险态度、消费习惯等会以社会化的方式传递给年轻一代。刘根(2018)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和城镇大学生在信贷消费次数、认知上具有显著差异性,农村大学生表现为较低的信贷认知和较高频率的信贷消费,而城镇大学生则表现相反[10]。因此,研究大学生的信贷行为和态度,生源地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理性行为理论
  根据理性行为理论分析,个人的行为由其行为意愿所决定,而行为意愿由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共同影响。因此,个体的信贷态度会影响其信贷行为意愿,并最终影响到个体信贷行为结果。Joo等(2003)针对信用卡态度和大学生行为的研究发现,积极的信用卡态度会带来持卡数量和使用频数的增加,而消极或畏惧的信用卡态度会导致信用卡数量和使用的减少[11]。Hancock等(2013)也在文章中指出,持卡态度对学生的信用卡行为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信用卡最低还款额带来的满足感会导致更多债务和信用卡风险[3]。赵忠燕(2020)对大学生信贷行为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信贷态度与其信贷行为显著正相关[9]。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5个研究假说:
  H1: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对其信贷态度有影响;
  H2:大学生的信贷态度受家庭所处阶层的影响;
  H3:社会化影响源多寡对信贷态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H4:来自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的信贷态度具有差异性;
  H5:大學生的信贷态度对其校园信贷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二、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①提供的《“永平/心平贷学金项目”②与大学生校园信贷问题研究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借贷意愿和行为、收入消费情况和建议四个部分。问卷于2019年5月29日在网上发布。问卷调查了北京、河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广西、浙江、湖北等地区的16所高校,其中,一本院校学生占40.25%,二本院校学生占29.39%,三本院校学生占30.36%。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1岁,集中在19—23岁,占全样本的73.29%。线上累计发放问卷2 756份,经过筛选,最终纳入模型的样本为1 841个。
  (二)变量设置
  本文的自变量为社会化影响因素和信贷态度。其中,社会化影响因素选取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社会化影响源和生源地三个指标;信贷态度分为否定、中立和肯定三个维度。控制变量包括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性别、年级和专业。限于版面原因,变量定义及测度表格未在文中呈现。
  (三)模型设置
  介于大学生校园信贷行为模型的因变量Y取值为0或1,取0时表示“没有使用过校园信贷”,取1时代表 “使用过校园信贷”,故本文选择Logit模型,设置如下:
  其中,P代表使用校园信贷行为的概率,1-P代表不使用的概率;β0是常数项,β是回归系数,X为解释变量,μ为随机误差。大学生使用校园信贷行为的概率为P{Y=1|Xi},不使用的概率为P{Y=0|Xi}。
  三、实证分析
  (一)大学生信贷态度的社会化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见表1),家庭所处阶层在信贷态度的三个维度上均不显著,假说H2不成立,而社会化影响源具有显著作用且在不同维度上作用方向不同。对信贷持否定态度的大学生群体,会受到社会化影响源增加而削弱对信贷的否定程度;对信贷保持中立态度的大学生群体,影响源增加会使他们的信贷态度更偏向积极。因此,大学生接收的社会化影响源多寡会影响其信贷态度,假说H3得以验证。对于信贷行为抱有积极态度的大学生群体,社会化影响源多寡对他们的信贷态度程度影响不显著,但生源地对积极信贷态度具有正向影响,即在积极信贷态度维度上,相比于农村大学生,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对信贷行为肯定程度更高。生源地与消极信贷态度之间是显著负向影响,即在消极信贷态度维度上,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更加否定信贷行为,故假说H4得到验证。综上,不同群体的信贷态度具有差异性,信贷态度受个体社会化的影响,H1得证。
  (二)大学生校园信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克服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对Logit模型进行robust回归。根据表2可以发现,信贷态度对于大学生信贷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信贷态度越偏向积极,其发生信贷行为的概率越高,这与Joo等人的结论一致,假说H5得到验证。在社会化影响方面,不管是否加入控制变量,三个因素都是显著的。其中,社会化影响源对校园信贷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家庭所处阶层和生源地与前者作用方向相反。具体而言,当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源多元化时,其更容易发生校园信贷行为;而大学生来自的家庭阶层越高,其发生信贷行为概率越低。生源地对大学生校园信贷行为产生负向作用,这是因为相比农村生源,来自城镇的大学生通常家庭条件更好,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少,对校园信贷需求低,使用信贷的概率低。
  除信贷态度和社会化影响因素外,还可以看到年级与信贷行为发生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联系。这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的形象消费、社交消费、通讯交通消费等显著增加,信贷消费的需求增加,发生信贷行为的概率必然增加。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的主要工作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通过Logit回归分析验证了大学生在消费者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所处阶层、社会化影响源以及生源地三个因素对其信贷态度的影响。其中,生源地对消极信贷态度具有负向影响,对积极信贷态度具有正向影响,反映了不同态度维度上不同生源对信贷行为的态度具有差异性。社会化影响源对信贷态度的影响也具有差异性,其对消极信贷态度具有显著负作用,对保持中立的信贷态度正向影响显著。第二,通过稳健回归检验了信贷态度、社会化因素以及控制变量对大学生校园信贷行为的影响,发现信贷态度对大学生信贷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化因素对信贷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此外,来自农村、家庭消费层次较低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发生校园信贷行为。
  信贷走进校园生活,在满足大学生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不容忽视的风险。为此,本文建议联合家庭、高校和政府等多方力量参与校园信贷市场的管理。家庭层面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消费观;学校层面应为大学生提供基础的金融风险和信用意识教育课程,增加他们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政府部门要加强信贷市场监管,为大学生校园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Danes S M,Hira T K. Money Management Knowledge of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Student Financial Aid,1987,17(1):4-16.   [2]   James A.Roberts,Elt Jones. Money Attitudes,Credit Card Use,and Compulsive Buying among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2001,35(2):213-240.
  [3]   Hancock A M,Jorgensen B L,Swanson M S. College Students and Credit Card Use:The Role of Parents, Work Experience,Financial Knowledge and Credit Card Attitudes[J].Journal of Family & Economic,2013,34(4):369-381.
  [4]   黄卉,沈红波.生命周期、消费者态度与信用卡使用频率[J].经济研究,2010,45(S1):108-117.
  [5]   姜睿清,谢菲,柯楚秋,等.基于TPB/UTAUT和信任的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蚂蚁花呗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1(6):70-78.
  [6]   Meidan, Davos. Credit and Charge Cards Selection Criteria in Gree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1994,12(2):36-44.
  [7]   张晓红,朱明侠,刘辉.中国消费者信用卡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2):103-111.
  [8]   Shim S,Barber B,Card N et al. Financial socialization of 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s: The roles of parents,work,and education[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10,39(12):1457-1470.
  [9]   赵忠燕.大学生信贷态度、行为及其风险回避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0.
  [10]   刘根.大学生信贷消费影响因素實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5):70-76.
  [11]   Joo S,Grable J E,Bagwell D C. Credit card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J]. College Student Journal,2003,37(3):405-419.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Credit Attitude and Behavior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JIANG Xu, JIN Feng
  (Business School,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logit regression model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impact of socialization factors on college students’ credit attitude and campus credit behavi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credit attitude and behavior are affected by individual socialization, among which the influence source and place of origin of socialization facto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credit attitude,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attitude dimensions. In the negative attitud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nfluence sources can weaken the negative degree of credit behavior. From the source of students, the credit attitude of urban students is more positive than that of rural students. In addition, factors such as credit attitude, family social class, source of socialization, place of origin, grade and monthly disposable income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credit behavior to varying degrees.
  Key words: consumer socialization; credit attitude; college student; credit behavior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商学院2020年研究生创新项目“基于UTAUT的大学生信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SX2020023)
  作者简介:蒋旭(1995-),女,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金融市场投资与风险研究;金峰(1971-),男,江苏扬州人,副教授,从事农村金融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中小板市场998家企业的财务指标数据构建财务预警与信用评分指标体系,运用相关性与机器学习决策树对指标进行二次筛选,并通过逻辑回归计算各样本的信用分值,再根据模型评估和实证结果可以推知:逻辑模型对中小企业具有较好的财务预警能力,能够准确衡量企业信用风险水平。同时可发现,存货周转率等12个财务指标是衡量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信用评分;中小企业;逻辑回归;财务预警  中图分
摘 要: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大背景下,高校要加快构建改革步伐,对高校育人工作进行创新,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新体系,以切实培养新时代的“四有青年”,为社会培育英才。因此,就如何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进行研究,围绕“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保障机制建设,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更好地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深入进行,推动高校育人新格局的形成和育人效果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三全育人”;实现路径;保障机制
摘 要: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不仅美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为企业的运营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中枢系统,内部控制具备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重要机制。在竞争力日益剧增的投资市场中,拥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稳定运行。结合目前大数据时代的多维模式,对会计信息化进行了理性的探究,并进行了从传统会计环境到大数据环境下内部控制的过渡阶段分析,阐述目前内部控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
摘 要:当今时代,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迅猛,但同时,我国企业也面临着国外跨国企业的竞争压力,而我国现代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逐渐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努力实现物流企业现代化转型。尽管物流企业为现代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活力,但现阶段的现代物流企业在管理上相对落后,在企业不断转型升级与扩大规模的过程中也暴露了许
摘 要:通过研究A股市场回报的截面数据,发现左尾风险与下一阶回报存在高度负相关。因此,通过Yigit Atilgan等人(2020)的左尾风险的动量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落在回左尾风险高的股票预期回报低,原因在于投资者低估了左尾风险的持续度,进而过高估值了那些近期大幅下跌的股票。通过研究不仅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存在这种左尾动量异象,同时还发现该异象无法用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定价因子解释,而行为金融学中投资
摘 要:针对西安市高校院所创新改革试点工程项目绩效,从经费支出、技术目标完成情况及财务管理情况、项目管理情况、社会环境效益和成果完成情况四个维度,构建高校院所创新改革试点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西安市高校院所创新改革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研究。  关键词:西安;高校院所;创新改革;试点工程项目;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摘 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系统风险成为金融市场、学术界及监管机构共同关注的焦点。由于其系统性特点,其发生会威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妨碍其正常功能,从而给市场主体和整个社会带来巨大损害。为了制定更准确的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和政策措施,全面梳理和研究其定义、预警指标及度量方法等十分必要。近年来,我国的系统性风险暴露已有体现。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股市跌幅全球第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