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学会感动 促使他们笔下生花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要指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他们学会被生活中的故事所感动,因为有了内心的感动,才能用生花的妙笔,创作出感人至深的文章。
  【关键词】情感 感悟 感动 观察
  
   流动的泉水清澈,流动的空气新鲜,流动的白云飘逸,流动的情感充满活力,同样,灵动的文笔也能挥洒出花朵般充满激情与灵动的文章。白居易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高尔基说:“人是为感动活着的”,莎士比亚也说过:“有情感的文章才能永恒”。引导学生写作,就是让他们学会感动,让他们的情感灵动起来,让他们的笔生花。
  没有感动,就少了一份情感,就少了一份人性中的善良、宽仁与博爱。社会缺少情感就变得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孩子缺少了情感就没了同情,没了关爱,心就会枯死;文章缺少了情感,同样是枯燥乏味,如死水一潭。
  要想让孩子的情感丰富起来,就必须让他们学会感动。而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值得孩子去感动的东西太多了:
  生活里,可以引导他们去感动亲人的无私关爱,朋友的坦言宽慰,老师的谆谆教诲,陌生人的偶然相助——
  读书时,可以引导他们去感动英雄的悲壮豪情,红颜的百媚柔情,法官的铁面无情,离人的依依别情,游子的断肠乡情——
  面对自然时,可以引导他们去感悟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梅的孤傲,菊的无争,莲的清艳,蔷薇的娇羞,玫瑰的情致,小草的活力,鸟的自由天真,风云的变幻——
  面对生命,引导他们去感悟生命的真谛,鸟嘴里坠落的一粒种子,在巨石硬土间破土而出的那一点点绿意,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命的顽强;峭壁岩缝间,屹立不动的苍松,告诉了我们什么叫生命的不屈;严寒依旧冰雪围裹中,绽放的那朵报春的二月兰,告诉了我们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去展示生命的色彩;狂风暴雨中,搏击长空的雄鹰,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为生命而奋斗;一只企鹅爸爸为了小生命的破壳而出,要用三个月的时间,站在那冰天雪地的南极坚冰上,不吃不喝,不动不睡,不敢丝毫懈怠地去呵护着蛋壳中那脆弱的生命,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爱的忠诚与执着——
  面对历史,可以引导学生去感悟历史人物的精神内涵,读到披发行吟投江而去的屈原,就去感动什么是刚直不阿,什么是忠正执著;读辞官归隐的陶渊明,让学生明白陶渊明的归隐,是自己用恬然淡泊的心境,为后世的读书人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寻到了精神的归宿;读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就去领悟什么是想象丰富,什么是大气磅礴;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读白居易的“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就引导学生去感悟什么是同情百姓,什么是关爱民生,什么痛斥社会的不平;从“大江东去浪淘尽”中去感悟豪放;从“寻寻觅觅,冷冷清请,凄凄惨惨戚戚”中去感悟婉约;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去感悟赤胆忠心;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流肝胆两昆仑”中去感悟热血与无畏——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大千世界,可歌可泣者难以记述;沧桑历史总是在轰鸣中曲折前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着丰富的情感。引导孩子用情感去包容这个世界,去感动这个多彩的世界;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亲情、爱情、友情;用心去感动生命的顽强、执著与不屈;去感动人性中的善良、美好与坚贞;用心去感动历史的沧桑巨变,人物的悲欢离合,英雄的爱恨情仇,普通人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激发他们在感动中把自己的情感灵动起来,他们内心情感的泉水就活了,心灵的窗子就打开了,灵感有了,笔下之花也就不会枯萎,色彩也必定艳丽感人。
  ★作者单位:河北省围场一中。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设灯光夜景,勾勒城市第二风景线,不断优化市民的夜生活环境,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城区夜间景观照明质量已备受重视,城市景观照
现今,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安全防护还不到位,经常会发生一些网络攻击及网络入侵等问题,为此,网络信息管理的安全防护十分重要,要做好这一工作,研究安全防护策略保障计
如何在高三备考中针对复习内容多、时间紧的状况,运用正确的复习方法,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根据教学听课调研、高三备考复习以及高考语文试题的情况,笔者认为这一阶段的语文备考复习要注意处理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精选练习,处理好课内课外的关系。高考试题直接出自课本的比较少,这是客观情况,这就导致一些教师与考生忽视语文教材,而将主要精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日益深入人心,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有的教学体制。只有让广大教师克服心理上的担忧,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师从文本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找出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设计一些有效的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智慧。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可是,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设计还存在诸多弊端:提问数量过多,提问价值过低,提问功能固定,学生只有回答的义务而没有质疑的权利等。面对种种弊端,笔者试着对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设计形式涉及导入设计、朗读设计、赏析设计、课堂作业设计等各个方面,源于语言文学的艺术性和审美空间的穷极不竭而呈现出异彩纷繁的设计形式。本文分类枚举各种设
【摘 要】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教会学习语文的方法以及构建民主、平等的和谐课堂入手,从而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关键词】寄宿制 小学生 自主学习 语文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文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语文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文章简要介绍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以及各省出台的配套管理办法和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的基本情况,讨论改革方案实施后对矿业发展的主要影响。
习惯了胸有成竹地提问,习惯了激情四溢地讲解,习惯了台下众目的聚焦回应,看着学生对自己预设的问题讨论激烈,思维的走向正中下怀,心中便会无比幸福和骄傲。可是,当课堂上有人对我的热情置之不理,当反复教授的知识点屡做屡错,当曾经用心设计的教学思路经过一轮又一轮地重复教学而变得味同嚼蜡时,那又是怎样的无趣和挫败呀!我想把这种挫败感定位到“职业倦怠”,但是又不甘心,因为,明明自己对教书这个职业充满期待,对老师
插图是科技期刊专业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技期刊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又使得科技期刊开始出现电子期刊,科技期刊的审稿也开始广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