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更多会为文物讲故事的人”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办展览、推动文物数字化、开发文创衍生品,曾经只能躺在博物馆里的国之瑰宝,正逐步走出深闺高阁,“活”在当下。
  一系列文博界现象级事件的出现,能否说明我们已找到“让文物活起来”的规律?《瞭望东方周刊》就此专访了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陆建松。
  “现在我在各地讲课,都呼吁要大力培养会讲故事、懂传播的文博工作者。”陆建松认为,“让文物活起来”的关键在于讲好故事:“研究到位,从而挖掘出内涵,把故事的‘编剧’做到位,运用恰当的形式,主动、生动、完整地表达。”

“十大精品”为什么门庭冷落


  《瞭望东方周刊》:这五年,我们通过一系列政策和举措,“让文物活起来”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你如何看待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
  陆建松:可以说,这几年我们有一些进步,但是还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现在不少博物馆仍重保管和研究,仍然不会讲故事,在创新方式上,有形式但没有内容,花架子做了不少。“让文物活起来”肯定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否则博物馆会越来越不受欢迎,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
  陆建松:我们必须改变观念。
  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博物馆工作的重心是收藏和研究。到了80年代中期,上海博物馆出国考察后发现,国外博物馆强调的是展览和知识传播。此后以上海博物馆为代表,中国的博物馆开始转变思路,工作重心向展览靠拢。
  国家文物局为此于1997年启动了“陈列展览精品工程”,并开展“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同时,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很多展览虽然评上了“十大精品”,但是依然在半年、一年之后门庭冷落。
  我和很多博物馆管理者讨论过,究其原因,我们还是有相对落后之处。第一,缺乏临展和特展,虽然常规展览是博物馆的主要传播方式,但是只有常规展览是不够的,还需有大量的临展和特展。第二,国外博物馆会策划很多的拓展性教育活动,我们做得不够多。
  然而,现在仅做到这两点也不够,还需要第三条腿,那就是要重视用互联网等各种媒介进行知识传播。《国家宝藏》通过电视媒介的形式,来讲述文物的“前世传奇、今生故事”,这个创新的方向值得肯定。
  《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出台的《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的三大目的作了序次调整,从过去的“研究、教育和欣赏”,调整成了现在的“教育、研究和欣赏”,教育功能提到首位。
  陆建松:对,博物馆就是一个教育机构。我们保护文物是为了什么?就是要让我们现代人能够知道它、了解它。收藏、研究、保管是基础和前提条件,最终目的是为了教育,是知识的传播与交流。也就是说,博物馆应该确立以知识传播为最终导向的经营理念。

“翡翠白菜”也要有好“编剧”


  《瞭望东方周刊》:博物馆要突出教育功能,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博物馆的展览能否进行有效的知识传播?展览本身能否“让文物活起来”?
  陆建松:我国博物馆每年展览数量看上去好像不少,但是整体水平不高。很多展览学术味太浓,大众不感兴趣,大部分内容也看不懂。游客听说某个博物馆有名,赶快去看看,但进去转一圈看完了,却没有任何印象。
  一个博物馆的展览好不好,要看三点:让人看得懂,觉得有意思、好看,能留下记忆和印象。做到这三点,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实现知识的传播。
  现在做不到,还是故事没有讲好。文物能否“活”起来,关键就在于故事能否讲好。这里面涉及到三个技术层面的内容:挖掘内涵、做好“编剧”、运用恰当的形式。
  《瞭望东方周刊》:挖掘文物内涵的要点在哪里?
  陆建松:挖掘内涵需要加强对文物藏品的研究。
  首先,我们要跳出原有考古学、文物学、器物学的研究范畴,把这件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讲出来。很多博物馆的文物导览就是一个标签,写出什么朝代、哪里出土的就到此为止了,没有说明当时有什么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文物的制作采用了什么工艺。
  其次,光是讲故事还不够,要上升到中国价值、中国文化,因为这些器物后面都有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观,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与精神。
  比如,台北故宫的藏品“翡翠白菜”,不能只介绍它的年代和工艺,要讲这个“白菜”是父母送给女儿的嫁妆。它为什么是翠和白两种颜色?是要告诉女儿到婆家之后要清清白白做人。这个“白菜”上面还有两个虫子,那是多子多福的意思。
  《瞭望东方周刊》:怎么做好文物故事的“编剧”?
  陆建松:把文物背后的知识挖掘出来是第一步,但这个知识是学术性的,我们还要将其转化为大众愿意接受的内容。这就需要做到“四化”,也就是把学术的东西通俗化,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把知识性的东西趣味化,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通过展览的导览,把故事讲出来。导览除了可用语音、动画等多种形式,也可分成不同版本,比如专业版、大众版,从而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瞭望东方周刊》:怎么讲好不可移动文物的故事?
  陆建松:无论是可移动文物还是不可移动文物,规律都是一样的,万变不离其宗。比如,现在去看圆明园是一片废墟,那么能不能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带上谷歌眼镜,将圆明园当时的建筑、人们的生活场景还原出来?要做到这点,需要多学科的融合,但研究仍是第一位的。

期待博物馆里的“故事大王”


  《瞭望东方周刊》:近日《国家宝藏》热播,“开口说话”的国宝成为“网红”,是否说明我们已经找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方式?
  陆建松:我认为《国家宝藏》里面还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整个故事的编排方面有一些别扭。研究到位、编剧到位、用恰当的形式进行生动完整的表达,这三个环节是一环扣一环的。
  无论是办展览、开发App、做遠程教育云,还是用电影纪实、电视节目等方式传播知识,这些只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形式和手段。
  我们在文博教育的表现形式上确实有很多创新,但围绕文博内容的项目,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是知识性、教育性,第二个是真实性、科学性,第三个是观赏性、趣味性。它跟迪士尼、好莱坞这些代表娱乐性的不同,文物的故事是要有依据、有研究支撑的,不能随便演绎。
  一些多媒体公司、文化公司都开始进入这一领域,但是,虽然技术都是现成的,多数产品却流于形式。
  《瞭望东方周刊》: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陆建松:现在我们还是“两张皮”——懂传播的人不懂内容,懂内容的人不知如何传播,既懂得搞研究又可以做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太少。
  目前整个中国的博物馆里最缺少的,就是会讲故事的人、懂文化传播的人。大部分博物馆工作人员只搞研究,他们在大学里面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培养。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改变“博物馆缺少会讲故事的人”这一现状?
  陆建松:这种人才最好是由博物馆学来培养,也可以引进传播学或相关专业的人。
  如今,每天吸引大众眼球的文化产品实在太多,如果博物馆仍停留在原来的传播方式上,必然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可是,在博物馆里做文化传播的人员,没有搞研究的地位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上海市文物局曾委托我做过一套博物馆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核的指标分成三个方面:50%是展示教育,30%是收藏研究,20%是基础管理。给展示教育50%的侧重,就是要让博物馆往这个方向去倾斜。
  某种意义上讲,博物馆没有企业一样的高效管理体系,所以要完成这个转变,一定要靠机制保障。博物馆以展示教育、文化传播为导向制定一套绩效考评体系,所有人为这样一个目的服务,文物的故事才能讲好。
其他文献
因骑自行车人员过错引发的交通事故,如果是与汽车、摩托车等相撞,通常骑车人员受伤更严重,本人逃逸可能性较小。最有可能给交通安全造成较大影响的,就是骑车人员故意违反交通规则,随意穿行,机动车因躲避自行车而造成汽车与汽车相撞、汽车撞毁道路公共设施、撞伤撞死行人等情形。这时候,骑车人很可能因畏惧处罚而丢车逃逸。随着共享单车用户数量的增加,这样的情形存在潜在增加可能,是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共享单车公
上市新规呼之欲出,将“独角兽”毫无悬念地顶上网络热搜榜,成为继“黑天鹅”“灰犀牛”“大白马”之后又一个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刷屏词。  蹭热点、找背书……热潮中的众多“独角兽”是否货真价实?似是而非的高估值背后有多少水分?资本追逐之后会否出现“一地鸡毛”?市场在欢迎的同时也难免担忧。蹭热点  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这一新政的发布,不仅为
市场的快速发展让版权生态更趋复杂、版权纠纷更趋多样,为版权保护带来了全新挑战  国家版权局在《版權工作“十三五”规划》中指出,“我国版权保护目前仍处于矛盾和纠纷高发期,总体特征仍然是保护不足,这就决定了‘十三五’时期仍然要将版权保护放在版权工作的突出位置,实行版权严格保护,维护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和秩序。”  从过去的单线授权、零星开发,“IP时代”引发的版权资源活化,已经走向贯通文化产业全链条的阶
首先,本科毕业3年或者大专毕业5年以上便可申请MBA,这个群体具有较大的同质性,标准化考核相对有效;而具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还得有8年或8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4年以上管理经验的人才能申请EMBA,这些人差异性、发散性较大,以标准化考试来考察其申请资质,可能会产生较大误差。  海外高校招收EMBA学员没有统考,学校自己确定招生原则或选定第三方GMA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考核逻辑能力、分
虽然《荒野求生》之类的真人秀节目对于生活在水泥森林里的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贝爷那样的好胃口,把奇形怪状的昆虫塞进嘴里都能嚼出“嘎嘣脆,鸡肉味”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现实的选择是坐在沙发上看饥不择食的真人秀节目时,选择吃哪种零食才会更健康一些。  现在“沙发土豆”们也开始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了,这和关注养生节目的大爷大妈们有了共同语言。这两队人马都坚信“病从口入”,尽管在不能吃什
一些学生透露,进到店铺,店家会从一个箱子里拿出手机,租金每小时1元,平板电脑更贵,流行的游戏都下载好了,但只能在店里玩,不能带出去  “文具店里租用手机1块钱1小时”“买杯奶茶就能畅玩手机游戏”……乍一听还以为是某种新兴业态,但如果这些店铺都在中小学旁邊,这种服务只面向未成年人呢?  本刊记者近日从江西南昌、九江等地了解到,一些中小学附近的不良商家为了牟利,按小时或按套餐消费的方式,诱导未成年人长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与此同时,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首次出现销量下滑,这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走到了转型升级的拐点。  纵观全球汽车行业,一个大变局也已拉开帷幕:从传统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转向以智能互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和电力驱动为特征的下一代汽车和技术解决方案。  可以说,中国汽车业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如果能够抓住机遇,中国就可能成为未来全球汽
2018年4月28日,在上海中心展览馆展出的铜奔马  凡强悼朝代,马的形象似乎就较为多见。比起其他动物,马更能代表战斗力,也更能显现一个民族奔腾的热血精神。  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兵马俑、铜马,唐代的三彩马、昭陵六骏等,都是以马为题材的杰作。  而在中国艺术史上,那匹追风逐日的铜奔马不能不提。它究竟踏的是什么  循着昔日漫漫丝路一路向西,很快便迎来重要一站——兰州。  在尚未得名之时,兰州便是汉武
市场上大部分“有机”只能达到“无公害”水平  周利炜(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以蔬菜为例,共分为四个等级。  有机蔬菜在种植生产的过程中禁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激素,并且种植方式要符合循环可持续原则,也就是要通过合理的间套作、轮作等方式来创造一个人类和自然共享的生态环境。  绿色蔬菜是指农药使用后的残留物含量低于国家或国际标准。绿色果蔬在腐化后能够迅速降解,不用担心农药残留或者聚集。  无公害蔬菜
何萍:建筑師,某著名跨国企业设计与项目总监,业余爱好为旅游、写作、绘画  清晨第一缕曙光掠过鳞次栉比的特拉维夫城区时,这个城市就像一幅全景画铺展在眼前。海边卷起的浪花里,翻滚着几个冲浪爱好者,他们不屈不挠地翻倒、爬起,偶尔在浪尖上赢得一个跳跃。  晨练的人们三三两两在海边跑过,就像急速掠过的海鸟,成为这个城市每日的风景。  特拉维夫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随着旅人的脚步缓缓展开。她的五色纷呈,她的开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