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悲剧——一个身份符号学分析

来源 :符号与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forvi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瓶梅》中的武大郎是一个胆小懦弱的社会底层人物,其悲剧因身份压力下自我的变形而产生。潘金莲是位被四处转卖的女人,也是自我认同于“物”的异化了的女性个体,同样是个悲剧性的角色。武、潘二人冲突的根本在于武大郎中途转换了元语言,从而引发了一场元语言的“战争”。武大郎与潘金莲一样自私,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行事。但因潘金莲摆脱不了“武大郎的妻子”这一伴随文本,而武大郎有由来已久的夫权文化支撑,所以相对于武大郎,潘金莲处于道德劣势地位,背负着千载骂名。
其他文献
本文从叙述主体与接受主体的构建方式,来审视叙述学中对不可靠叙述的理解。笔者认为:不可靠性作为一种叙述策略,其本身意义的呈现,以及对不可靠叙述判断和全面理解,都离不开受述者
塘厦12万吨/日、寮步10万吨/日、大朗10万吨/日……一座座污水处理厂拔地而起,为东莞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目的探讨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分别首选床边指压法(50例)和凝血酶注射法(28例)治疗。所有患者均使用GE LOGIQ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