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波宽刺激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疗效及对心脏节律性的影响

来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ong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波宽刺激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抑郁症疗效及心脏节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DGX模式组和Low 0.5模式组.给予MECT治疗6次.在治疗前、治疗3次、治疗6次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估临床症状.记录MECT刺激时间和抽搐发作时间.监测首次MECT治疗麻醉药注射前至抽搐发作结束后10 min心电图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次后Low 0.5模式组HAMD-17减分率明显优于DGX模式组(t=2.041,P=0.044).Low 0.5模式组与DGX模式组相比,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χ2=7.350,P=0.007),刺激时间明显延长(t=30.92,P<0.01),首次发作时间明显延长(t=2.098,P=0.038).刺激时间与心律失常发生率呈正相关(r=0.212,P=0.020).结论:Low0.5模式与DGX模式相比,治疗抑郁症起效更快,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MECT刺激时间越长,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CBT)对孕早期抑郁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招募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就诊建卡并诊断为抑郁障碍的孕早期女性60例,随机分为CCBT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CCBT组每天登陆CCBT网站完成治疗,对照组每周进行2次心理健康宣教;均为30 d.以治疗有效率及产后抑郁发生率为主要结局指标,以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症快速自评量表(QIDS-SR16)、简明幸福与生活质量满意度问卷(Q-LES-Q-SF)评分及精神专科转诊率为次要结局指标评估CCBT的疗效.结果:治疗后
目的:探讨谷氨酸受体-6(GluR6或GRIK2)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攻击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88例AD患者认知功能,柯恩-曼斯菲尔德激越情绪行为量表(Cohen Mansfield emotional behavior scale,CMAI)评估患者攻击症状严重程度;采用DNA测序技术检测其GRIK2基因rs9390757、rs9399721、rs2227283等11个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6例青少年抑郁症伴NSS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予以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53例)单一使用舍曲林治疗,疗程均为4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其临床疗效;采用自制问卷观察NSSI行为,治疗过程中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其安全性.结果:研究组5例、对照组1例脱落,不纳入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是一种少见的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其特点是淋巴浆细胞浸润骨髓伴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增高[1].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发病率低,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左右,是临床相对罕见的一种疾病[2] ,其症状通常不明显且无特异性,临床上极易误诊或漏诊.在临床检测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患者血清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时屡报“吸样错误”,通过原因排查,最终确诊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本文梳理了从发现“吸样错误”报警,到怀疑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最终诊断为华氏
目的:探索不同应对方式对早期肺癌幸存者焦虑情绪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本研究为纵向研究设计,以143例新近确诊的I期肺癌患者为样本,采集一般和临床信息并使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和简明癌症患者心理适应问卷(Mini-MAC)进行测评,在随后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再次使用HADS量表评估.采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应对方式下肺癌幸存者焦虑情绪的时间效应.结果:最终共51例患者完成研究.女性、肿瘤分化程度低和术后病理存在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焦虑情绪更明显(P<0.05或P<0.01);采取积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