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测定乙醇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影响

来源 :分析试验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温度对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对体积百分比在5%-70%范围内的乙醇溶液,在15,18,20,25℃和28℃等5个温度点做了研究。对光谱经过不同预处理后,使用不同浓度的20个样品建立了测定乙醇含量的PLS校正模型,根据模型评价参数选择了最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在20℃时采用一阶导数(3点平滑)光谱预处理所建立的模型最佳.其相关系数为0.9986,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预测标准误差(SEP)分别为0.0079和0.0081。通过对模型进行t-检验,在
其他文献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书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会学习,会探
1临床资料患者,男,79岁,全身白斑20年,红斑鳞屑伴痒1年。2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头皮、躯干出现白斑,边界清楚,无瘙痒及疼痛,初起未予重视,后皮损渐进性增多,自行外用药物未见
利用液相微萃取-反萃取技术,建立测定动物组织中磺胺药物残留量的新方法。将动物组织中磺胺药物经液相微萃取-反萃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磺胺、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
1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颜面部、躯干反复出现红斑、脓疱伴瘙痒3月余,于2012年12月20日来我院就诊。3月前无明显诱因,颜面部、躯干出现红斑,丘疹,渐增多,部分融合成片并出
春节,我一个人在国外。晚上九点,我坐地铁回家,地铁站里有个卖艺的大叔在演奏。他一直盯着我,盯着我的红毛衣,我手里的chinese food。我走过去在他的吉他盒里塞了一美元。他点了点头,然后弹了一首曲子。他弹得不是很熟练,似乎不常弹。但我还是听出来了,是《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车来了,我不敢回头看他,冲上了车。那天地铁车厢里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