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网站是一个基于asp.net架构学习型网站,主要用于C语言课程的教学工作。该网站综合了学习型网站的特点设计页面布局和功能模块。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本文通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三大主要部分,阐述本网站的开发过程。
关键词:C语言;ASP.net;C#;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中图分类号:TP393.092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与学发生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从单一的课堂学习转变为多元的网络学习,从被动式的接受教师的课程内容转变为主动的寻求知识。网络平台不仅吸引学生的眼球,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契机。网络时代,让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方式的探讨、教学成果的展示变得如此简单。
本网站基于ASP.net框架,Visual Studio2010作为开发环境,运行的OS是Window XP并配置iis5.0,选择C#作为开发语言,使用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
1 需求分析
建设C语言课程网站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C语言的网络平台,促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发的学习。首先将C语言学习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快速搜索。从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着手,大致将需求分为如下几部分:
该网站用于某门课程的学习,因此应包含该课程的介绍,课程的特点、开发工具、课程的发展趋势和相关技术。
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复习课堂知识,在网站上共享课件也是很有必要的。针对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如果能将教师上课的视频也一同共享,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课后巩固知识。
书本课后习题非常有限。在网站上增加一些练习题、测试题,让学生及时测试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有信心的学习下去。
现在学生间的交流越来越依赖网络,如QQ、微信。为教师集中提供一个解答学生问题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缩短教师学生间的距离。
综合以上的需求,该网站的主要使用者是教师和学生,主要的功能有:课程简介、资料共享、练习自测、论坛交流等。
2 网站设计
2.1 网站模块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涉及到的功能划分为四个大的模块,分别为:课程简介模块、资料共享模块、练习自测模块、论坛交流模块。
课程简介模块主要介绍课程相关的信息。设计该模块的目的是方便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大致状况,便于后续学习。该模块包含的课程介绍,课程特点、开发工具、发展趋势和相关技术几部分。主要功能包括:教师能够增加、修改、删除、查询该模块的所有内容;学生能够查询该模块的所有内容。
资料共享模块包括二个部分:配套课件、视频资料。设计该模块的目的是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后复习使用。主要功能包括:教师能够增加、修改、删除、查询配套课件、视频资料;学生能够查询配套课件、视频资料。
练习自测模块包括二个部分:练习题、自测题。设计该模块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习题库,多做多练有助于知识点的掌握。主要功能包括:教师能够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练习题、自测题;学生能够查询练習题、自测题。
论坛交流模块包括两个部分:技术论坛、教师答疑。设计该模块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技术交流平台,也方便教师解答学生问题。主要功能包括:教师和学生都能增加、修改、删除、查询技术论坛内容;学生能够增加、查询疑问请求,教师能够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疑问回复。
2.2 页面设计
学习型网站的开发,一般以蓝色或者绿色作为网页主色调,给人轻松活泼的感觉。内容采用分栏式布局,较为清晰直观。网站内容应针对某个主题,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中页面的呈现大多数都依靠窗体,通过Pageload事件,把用程序编写信息放入窗体中,因此在加载页面时就能呈现信息。通过Button窗体事件来提交输入值,也可以通过调用功能模块函数来触发事件。
2.3 数据库设计
使用ADO数据驱动程序将后台代码与数据库进行连接,下面设计系统数据库。
2.3.1 实体及关系。从需求分析中提取的实体有10个:课程简介实体、配套课件实体、视频资料实体、练习题实体、自测题实体、班级论坛实体、疑问请求实体、疑问回复实体。其中疑问请求实体与疑问回复实体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2.3.2 关系模型。本网站相应的关系模型如下:
课程简介(简介编号,发布人,发布日期,概述,特点,开发工具,发展趋势,相关技术)
配套课件(课件编号,名称,章节,内容,发布人,发布日期,访问次数)
视频资料(视频编号,名称,章节,内容,发布人,发布日期,访问次数)
练习题(题目编号,类型,内容,正确答案)
自测题(题套编号,章节号,难度,内容,评分)
班级论坛(发帖编号,类型,学号,时间,内容)
疑问请求(请求编号,请求时间,请求人,内容)
疑问回复(回复编号,回复时间,回复人,内容)
回复记录(请求编号,回复编号)
根据上一阶段的概念结构设计可以得到逻辑设计结构表,本设计包含9张数据表。
2.3.3 数据表。以视频资料为例设计数据表结构,视频资料表如表1所示。
表1 视频资料表
字段 名称 数据类型 P U F I C 备注
VideoNo 视频编号 Int(4) √ √ NOT NULL
VName 名称 VARCHAR(10) NOT NULL
Chapter 章节 VARCHAR(10)
Content 内容 TEST NOT NULL
Sender 发布人 VARCHAR(10) NOT NULL
Pubtime 发布时间 DATETIME
Hit 访问次数 Int(4)
3 系统实现
进入学习网站的首页,可以清晰的看到导航条。单击导航切换至相应界面。网站的首页默认为课程简介模块。包含了课程介绍、课程特点、开发工具、发展趋势和相关技术几个栏目,单击更多按钮,可以查看详细的内容。日期和此时访问人数也显示在页面中。页面中还提供了友情链接和公告等栏目,使网站功能更丰富。
4 结束语
通过本校大一年级学生的试用,该网站基本能满足日常教学,系统界面设计友好,各控件布局合理,操作简单容易,流程清晰。据统计该网站的视频资料和答疑功能模块的使用频率最高,论坛模块的点击率排第二。
参考文献:
[1]衣杨.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分析与设计实验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宪会,张慧妍.ASP.NET 2应用开发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张树亮,李超.ASP.NET 2.0+SQL Server网络应用系统开发案例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方晓(1983-),女,福建永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软件工程、数据库、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州 510900
关键词:C语言;ASP.net;C#;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中图分类号:TP393.092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与学发生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从单一的课堂学习转变为多元的网络学习,从被动式的接受教师的课程内容转变为主动的寻求知识。网络平台不仅吸引学生的眼球,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契机。网络时代,让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方式的探讨、教学成果的展示变得如此简单。
本网站基于ASP.net框架,Visual Studio2010作为开发环境,运行的OS是Window XP并配置iis5.0,选择C#作为开发语言,使用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
1 需求分析
建设C语言课程网站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C语言的网络平台,促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发的学习。首先将C语言学习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快速搜索。从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着手,大致将需求分为如下几部分:
该网站用于某门课程的学习,因此应包含该课程的介绍,课程的特点、开发工具、课程的发展趋势和相关技术。
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复习课堂知识,在网站上共享课件也是很有必要的。针对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如果能将教师上课的视频也一同共享,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课后巩固知识。
书本课后习题非常有限。在网站上增加一些练习题、测试题,让学生及时测试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有信心的学习下去。
现在学生间的交流越来越依赖网络,如QQ、微信。为教师集中提供一个解答学生问题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缩短教师学生间的距离。
综合以上的需求,该网站的主要使用者是教师和学生,主要的功能有:课程简介、资料共享、练习自测、论坛交流等。
2 网站设计
2.1 网站模块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涉及到的功能划分为四个大的模块,分别为:课程简介模块、资料共享模块、练习自测模块、论坛交流模块。
课程简介模块主要介绍课程相关的信息。设计该模块的目的是方便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大致状况,便于后续学习。该模块包含的课程介绍,课程特点、开发工具、发展趋势和相关技术几部分。主要功能包括:教师能够增加、修改、删除、查询该模块的所有内容;学生能够查询该模块的所有内容。
资料共享模块包括二个部分:配套课件、视频资料。设计该模块的目的是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后复习使用。主要功能包括:教师能够增加、修改、删除、查询配套课件、视频资料;学生能够查询配套课件、视频资料。
练习自测模块包括二个部分:练习题、自测题。设计该模块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习题库,多做多练有助于知识点的掌握。主要功能包括:教师能够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练习题、自测题;学生能够查询练習题、自测题。
论坛交流模块包括两个部分:技术论坛、教师答疑。设计该模块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技术交流平台,也方便教师解答学生问题。主要功能包括:教师和学生都能增加、修改、删除、查询技术论坛内容;学生能够增加、查询疑问请求,教师能够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疑问回复。
2.2 页面设计
学习型网站的开发,一般以蓝色或者绿色作为网页主色调,给人轻松活泼的感觉。内容采用分栏式布局,较为清晰直观。网站内容应针对某个主题,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中页面的呈现大多数都依靠窗体,通过Pageload事件,把用程序编写信息放入窗体中,因此在加载页面时就能呈现信息。通过Button窗体事件来提交输入值,也可以通过调用功能模块函数来触发事件。
2.3 数据库设计
使用ADO数据驱动程序将后台代码与数据库进行连接,下面设计系统数据库。
2.3.1 实体及关系。从需求分析中提取的实体有10个:课程简介实体、配套课件实体、视频资料实体、练习题实体、自测题实体、班级论坛实体、疑问请求实体、疑问回复实体。其中疑问请求实体与疑问回复实体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2.3.2 关系模型。本网站相应的关系模型如下:
课程简介(简介编号,发布人,发布日期,概述,特点,开发工具,发展趋势,相关技术)
配套课件(课件编号,名称,章节,内容,发布人,发布日期,访问次数)
视频资料(视频编号,名称,章节,内容,发布人,发布日期,访问次数)
练习题(题目编号,类型,内容,正确答案)
自测题(题套编号,章节号,难度,内容,评分)
班级论坛(发帖编号,类型,学号,时间,内容)
疑问请求(请求编号,请求时间,请求人,内容)
疑问回复(回复编号,回复时间,回复人,内容)
回复记录(请求编号,回复编号)
根据上一阶段的概念结构设计可以得到逻辑设计结构表,本设计包含9张数据表。
2.3.3 数据表。以视频资料为例设计数据表结构,视频资料表如表1所示。
表1 视频资料表
字段 名称 数据类型 P U F I C 备注
VideoNo 视频编号 Int(4) √ √ NOT NULL
VName 名称 VARCHAR(10) NOT NULL
Chapter 章节 VARCHAR(10)
Content 内容 TEST NOT NULL
Sender 发布人 VARCHAR(10) NOT NULL
Pubtime 发布时间 DATETIME
Hit 访问次数 Int(4)
3 系统实现
进入学习网站的首页,可以清晰的看到导航条。单击导航切换至相应界面。网站的首页默认为课程简介模块。包含了课程介绍、课程特点、开发工具、发展趋势和相关技术几个栏目,单击更多按钮,可以查看详细的内容。日期和此时访问人数也显示在页面中。页面中还提供了友情链接和公告等栏目,使网站功能更丰富。
4 结束语
通过本校大一年级学生的试用,该网站基本能满足日常教学,系统界面设计友好,各控件布局合理,操作简单容易,流程清晰。据统计该网站的视频资料和答疑功能模块的使用频率最高,论坛模块的点击率排第二。
参考文献:
[1]衣杨.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分析与设计实验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宪会,张慧妍.ASP.NET 2应用开发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张树亮,李超.ASP.NET 2.0+SQL Server网络应用系统开发案例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方晓(1983-),女,福建永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软件工程、数据库、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州 5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