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互动式”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7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人不仅是教育的起点,而且又是教育的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教育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但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回归主体,发展主体”为终极目标,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的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中英语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该学科的目的。
  英语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英语教学双边活动运用的成功与否,为此,英语教学工作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常常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与学双边互动关系,使得教师与学生这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下面笔者就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有效生成教学内容、深化道德情感教育、创设和谐教学情境等手段。实现教与学双边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略述己见,以抛砖引玉。
  一、有效生成教学内容,实现双边互动教学
  通过一定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笔者认为高中英语双边互动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动态性。在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教学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教学过程的推进不可能完全与教师的预设相吻合。教师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按照预定的教案照章行事,而是随着课堂动态,不断调整控制的方式和程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以适当的措施支持学生的课堂参与,在动态中寻求最优。这需要我们教师善于从诸多随机生成的教学信息和不经意的细枝末节中捕捉要点,并将之当作珍贵的教学资源来调整、补充、完善课堂教学,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通过对学生的态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和学生的反馈等动态学情的观察,估计教学进展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思考性的问题。例如在讲授SEFC 2B Unitl5 Destinations时,笔者在课前背景中设计了如下问题:(1)Why do so many people like to travel?(2)While going on a trip,what kind of places would people usuauv like to go to?并在文章结束时的拓展练习中设计了关于沙漠中旅游及国外旅游等相关问题:(1)If I choose the desert as my destination, what will you suggest to me?And Why?(2)I will travel abroad,what should I get ready?最后让学生互动讨论旅游小帖士:(1)Which tip do you think most useful?(2)What other tips can you give?并总结。全班同学听后,为之一振,既熟悉又轻松,个个觉得有话要说且有话可说,真正体现了英语的交际功能和实用性,而笔者本人也在教学中体会到了有效生成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实现了双边互动式课堂教学。
  二、深化道德情感教育,实现双边互动教学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高中英语教材所选的文学作品中,篇篇都有丰富的思想内容,篇篇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离不开思想感情的体会。因此,笔者认为调动、控制影响课堂教学的情感因素,深化道德情感教育,对实现双边互动教学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讲授Book 1B Unit 17 Great women,Book 2B Unit 14 Freedom fighters等,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人生才真正有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死观,产生情感共鸣,实现教学的双边互动。又如,在讲授SEFC Book 1A Unit 7 Cultural relics中,笔者让学生尝试描述中国长城和故宫等文化遗产,让学生思考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开拓文化视野,不断升华单元主题,渗透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从而实现双边互动教学。
  三、创设和谐教学情境,实现双边互动教学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主要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才能实现。因此,使教学实现双边互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力求根据交际性原则,努力创设和谐教学情境,营造交际氛围。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因特网和动画、图片等直观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尽量做到可见、可触、可尝、可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英语交际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SEFC 2B Unit 14Freedom fighters时,笔者在课前让学生欣赏课件中马丁•路德•金的成长及家庭生活照,一幅幅温馨而又充满了生命气息,接着聆听马丁,路德,金著名的I have adream演讲实况录音选辑,而最后出现的却是马丁,路德,金的灵柩和葬礼的图片。虽然笔者还未给学生讲解课文。但学生脸上严肃而充满敬意的表情以及教室里凝重的氛围让笔者知道这节课接下来登场的应该是那些可爱而充满正义感的学生们了。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这一场景将永远留在心中,启迪恒久。诚然,灵活创设和谐教学情境,实现双边互动教学需要教学智慧和临场应变能力。需要我们教师长期学习,逐步形成敏锐的观察视角,深厚的专业技能和精湛的教学技艺。
  总而言之,英语教与学是创造认识语言、学习语言及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根据高中英语教学特点和教学具体实际,有效生成教学内容、不断渗透情感教育、努力创设和谐教学情境,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与统一。
  
其他文献
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制造、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些现象反复再现以便让人们反复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  一、搞好物理实验教学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物理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是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二是实验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操作行为,易引起学生亲身尝试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小学基础学科。无论是教材的设置,还是大纲的要求,都含有创造力的因素。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挖掘,通过系统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原来的“学会”达到“会学”,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与归宿的统一和学生独立探索与创新意识的形成,还能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完善,适应社会的能力。创新是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现代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