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水彩画创作的倾向性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zh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彩画是指用水彩颜料绘成的图画,也指绘画艺术。中国的水彩画属于舶来品,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多元文化背景是中西方文化碰撞、民族文化交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繁荣局面。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当代中国水彩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讲究水分与色彩的视觉美,注重笔力和写意效果,继承了国画的创作经验,追求画面的透明度。
  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水彩画;当代中国
  水彩颜料是用阿拉伯树胶调制,用笔和水施于画面的颜料,这种颜料一般都比较透明,但加调白粉之后就不再透明。透明水彩色泽鲜亮,可以使画家淋漓挥毫。中国水彩画讲究水分与色彩的视觉美,注重笔力和写意效果,继承了国画的创作经验,追求画面的透明度。本文将简单介绍什么是多元文化以及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历史,并论述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创作倾向。
  一、多元文化的定义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便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目前,中国所面对的多元文化背景是指中西方文化发生碰撞与合璧,民族文化相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多种文化的交融下,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二、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历史
  中国水彩画拥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作品风格独特,审美价值不断提高。1840年,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受英国水彩画艺术的影响,广州的通草水彩画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下取得了空前发展,是在通草片上绘制的特殊作品。广州通草水彩画大多出自民间画家之手,题材内容基本都反映了海上贸易,珠江两岸的风光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成为大受好评的外销画。民国初年,在蔡元培的倡导下,中国的美术学校逐渐兴起,并以写生的方法来进行水彩画教学。1912年,上海美术院成立了,水彩画教学的主教老师是潘思和刘海粟。1918年,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成立,担任水彩画教学的主教老师有李毅士和灵法鼎。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成立。徐悲鸿和李叔同在此任教。在这一年,杭州艺术院也成立了,吴大羽和林风眠是该校的主教老师,这些艺术学校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水彩画画家,例如,李建晨、陈秋草、王肇民、李有行等。建国时期的水彩画主要有三种题材,即反映祖国生产建设、缅怀先烈、描绘祖国大好山河等,代表作品有《铁路修到厦门》《先进生产者的表演》《金色的麦田》《新开垦的土地》《省农业展览会前》《雨花台烈士陵园》《苗族的女县长》《张家口古老的建筑》《在小兴安岭里》《把红旗插上江山岛》等。上世纪60年代,水彩画受到严重冲击,题材仅限于小桥流水和一些小花草。改革开放以后,水彩画重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画面,水彩画迎来了艺术的春天,大量的优秀作品出现了,例如雷雨的《上海钢厂厂区铁路》、古元的《太湖渔帆》、吴冠中的《荷花》、杨化光的《葡萄》和《玫瑰花》等。水彩画《油巷一角》《油田》《金陵造船厂》《雨中》《南国之歌》《水港晨雾》《造船厂一瞥》《科学工作者》《厦门鼓浪屿》《任重道远》等作品,从不同视角歌颂了港口、油田、船厂等工业的建设,描绘了大江南北的风景名胜;《月季花》《蝴蝶花》《牡丹》《金鱼》《丁香花》《葡萄》等四季的花草虫鱼描绘了人们生活中的乐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与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水彩画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画风更加清新优美,传达了画家的艺术追求。
  三、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创作倾向
  (一)讲究水分与色彩的视觉美
  中国水彩画在借鉴西方水彩画创作技法的同时进行了改造,西方水彩画只将水分作为调和色彩的辅助工具,作品中的水分效果不明显。而中国继承了水墨丹青的传统,在创作水彩画时积极利用了水分,使水分与色彩在作品中占据同等地位,具有酣畅淋漓的视觉美。像水彩画《美丽的荷花》这一作品就给人以清新淡雅、晶莹滋润的效果,湖水很清澈,能看到水底淤泥的颜色,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露珠,粉红色的荷花亭亭玉立、披霞含露,如同美人的花容月貌。画家认为每一朵荷花都象征着美好的愿望,是纯洁与高尚的化身,并在旁边题诗道:“诗情一缕芬芳在,玉叶美丽感苍穹。点点荷香点点爱,素影高洁梦佛心。”水彩画《葡萄熟了》中的葡萄果实饱满而晶莹,鲜嫩欲滴,葡萄叶绿而茂盛,生动形象,作品中充满丰收的喜悦。《硕人》取材于《诗经·卫风·硕人》,细致生动地描绘了庄姜夫人美丽高贵的形象,诗歌第二章原文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大概意思是庄姜夫人的手指像柔软的小草,皮肤像凝结的玉脂。她洁白丰润的脖子修长美丽,洁白整齐的牙齿像瓠瓜籽。她的蛾眉婉转美丽,笑靥迷人,眼睛明亮灵动。画家在创作水彩画《硕人》时刻意为庄姜夫人穿了一身红色的衣服,勾画了高绾的发髻以突出高挑的身材,并按照诗中的描述为庄姜夫人描画了两弯细眉和如花笑靥,庄姜夫人的肌肤雪白而晶莹,作品中的水分与色彩平分秋水,画面清丽明艳,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出水芙蓉》这幅画用笔轻细柔美,几乎看不见笔迹,画面不仅呈现了荷花粉嫩的花瓣与嫩黄色的莲蓬,还用水灵的露珠与碧绿的荷叶加以映衬和渲染,突出了的美丽与高洁。很多水彩画家在创作时采用了一些抽象的造型手法有意模糊对象的具体形象,运用大小变化的方形笔触以及斑驳的色块,使作品看上去像一件抽象画作。熟练的水法渗化、渲染使得作品充满水气淋漓之感,让人为之赏心悦目。水彩画《芙蓉锦鸡图》是模仿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创作的,作品中有一只美丽的锦鸡落在娴静淡雅的芙蓉枝头,回首翘望右上角一对翩翩起舞的彩蝶,整幅作品色彩艳丽,加入水法渗化之后使画面更加灵动。
  (二)注重笔力和写意效果,继承了国画的创作经验
  中国当代水彩画非常注重笔力和写意效果,因为中国的书法与绘画不分家,画家在创作水彩画时深受书法的影响,追求绘画笔力,用笔方法上比西方人更为奔放潇洒。有的水彩画家甚至直接用毛笔作画,强调手随心至,提、揉、按、压,握管运气,行走把握,笔笔都会流露出中国书法的影子。因此,在把握水、色、笔与纸的材料关系上比较敏感,最终在水彩画成因和效果上就有明显的写意性和空灵感。例如水彩画《竹子》的笔法苍劲有力,竹叶均为淡墨色,而竹竿是翠绿色的,颇有郑板桥的画风,体现了“不过数片叶,满纸具是节。万物要见根,非徒观半截”的意境。水彩画《梅花》中的花朵很繁密,有白梅也有红梅,乌黑的梅树枝干勾画的非常稀疏,表达了“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与“疏影尚风流”的诗意,将画风与诗风融为一体,赞扬了梅花的高尚品格与冰肌玉骨。从中国文化的背景上看,儒、道、释互补,构成了中国人浪漫潇洒的审美意识,讲究虚、灵、空、淡、深、远。中国的传统精神,即“天人合一”的态度引导人与自然融合,作画讲求文章气与书卷气,尤其追求诗的境界。中国水彩画家使西方的水彩画材料映射出中国文化精神的取向,追求气韵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因此,中国水彩画中带有水墨画的特点,比西方水彩画更追求“境界”。著名画家蓝荫鼎很喜欢画竹子,经常在画面上捕捉乡下人家屋前屋后常可看到的一片竹林。他将迎风摇曳、自然生姿的景象,以中国水墨意境与笔法入画,直接运用中国笔毛代替水彩笔,将中国水墨书法中的点、挫、提等笔法加上水墨韵染的层次感,赋予单纯的水彩深厚的底韵与意境,在整个中国现代绘画演进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革新者。水彩画《兰竹图》是模仿郑板桥的《兰竹图》所创作的,他在作品中写道:“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表达了中国人民刚正不阿的气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且,中国当代的水彩画继承了国画的创作经验,像“没骨花卉”与“写意花卉”这些创作手法,“没骨花卉”是没有先用墨笔进行勾勒然后再填色,而是直接用色彩点染而成,所以叫“没骨”,大多数作品的色彩都很清丽明艳,笔法洒脱飘逸。“写意花卉”的风格疏放,不拘泥于形式,不落俗套,传达了画家的思想感情与理想追求。
  (三)追求画面的透明度
  中国水彩画更讲究透明感,透明是水彩画艺术的鲜明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画种语言的根本所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也讲求透明,笔墨只有“透”才会有“韵”,中国画家作画往往从某一局部开始,慢慢铺开,没有西方绘画从小构图、大色调、局部塑造回到整体这样的反复过程。在这个参照系下,中国水彩画家对水彩画透明感的把握更敏感,更讲究。例如《荷塘月色》这幅水彩画的月光、湖水以及荷花、荷叶都给人一种空灵与透明的感觉,画面清新而美丽。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彩画是指用水彩颜料绘成的图画,与西方水彩画相比,当代中国的水彩画在创作时积极利用了水分,使水分与色彩在作品中平分秋色,熟练运用水分渗化与渲染使水彩画色彩清新明丽,充满水气淋漓之感;其次,当代中国水彩画注重笔力和写意效果,继承了国画的创作经验,作品意境高于西方,表达了画家的思想感情与理想追求;另外,中国水彩画更讲究透明感,使画面给人一种空灵与透明的感觉。
其他文献
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电的高效转化得到很好的解决,高效率地被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也提高了,次之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较低了,降低能源资源的浪费,减少污染,同时也达到国家发展战
摘要: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因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审美趋向以及使用阶层的不同,各地的彩画装饰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色和审美特征.其中又以北京官式建筑彩画与徽州地区的民居装饰彩画的对比最为显著,因而通过对两地的建筑彩画进行比较,进而揭示其在题材、风格,以及文化内涵与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宫廷;徽州;建筑彩画;装饰;比较  一、艺术特色的比较  (一)构图形式的比
摘 要:20世纪以来,中国画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部分画家开始摆脱传统绘画模式的束缚,尝试将设计元素运用到中国画创作中,即将传统与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探讨设计元素在现代中国画中的运用方式,并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论述分析,为中国画创作带来新的生机。  关键词:设计元素;点;线;面;现代中国画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以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美术领域里
介绍了景洪电厂推力外循环装置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流体力学流态特性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改变油流管路的流动参数实现了流态控制消除了气体堆积的因素,实现了推力外循环故障的
针对甲岩水电站2号机组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机组振动问题,通过对机组结构、安装及调试过程中相关记录文件的分析研究,采用排除法对可能引起机组振动的因素进行一一试验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