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是中部人口大省,建设一支职业化的人口计生队伍,是推进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保障。近年来,我省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积极开展试点,以点带面,扎实稳步推进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全省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程度明显提高,一支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职业化队伍正在形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机构,建强队伍
按照政府机构改革的总要求,在机构稳定、人员配备,待遇落实等方面强化措施,着力建强机构队伍。
1.稳定机构。
在农村综合改革和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中,保证了人口计生机构的性质和队伍稳定。目前,全省已建立起省、市、县、乡四级完备的人口计生行政管理机构。省本级和1 4个市(州)人口计生委,1 28个县(市。区)人口计生委(局),列入同级政府组威部门,乡级设立并保留了计生办。省本级设有计划生育研究机构,市、县、乡三级均建立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75%以上的县(市、区)人口计生委(局)增设了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局,执法局、奖扶办、信访室等机构。
2.配齐人员。
按照常住人口规模比例配齐配强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其中:省、市、县,乡四级人口计生行政管理机构,均配备了数量适当、素质较高、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行政人员,每个乡镇计生办都明确了2名以上的统计员和微机员。乡镇计生服务所技术人员配备为:1万人以下的乡镇配备1~2名:1万人以上、2万人以下的配备2--3名,2万人以上的可适当增配。全省近年来共增加抚养费征收管理局、执法局。奖扶办、信访室等机构人员850余人,保证了工作需要。
3.落实待遇。
积极落实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激发他们的积极怍和主动必。目前,全省所有乡镇计生办工作人员的工资全部由财政统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全部由财政负责,4个试点县(市)对连续任职3年以上且表现优秀的乡镇计生办主任解决副科级待遇,全省所有县计生技术服务站为全额拨款的副科级事业单位,站长普遍由县人口计生局班子成员兼任:乡镇服务站(所)为全部纳入财政全额拨款,普遍落实了全额编制和人员工资财政统发的要求。村级专干工资纳入财政统筹,由乡镇统一发放,明确规定村专干的工资报酬保证不低于村支书待遇的80%,是党员的享受村支部副书记待遇,非党人员享受村委会副主任待遇,当选的村专干由乡镇党委明确在村、支两委班子中作为相当于支部副书记或村委副主任的定补干部使用,有效解决了计生专干政治待遇难提高和工资报酬难落实的难题。
二、优化结构,提高素质
在稳定机构、配齐人员、落实待遇的基础上,狠抓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支队伍的机构优化,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1.全力优化行政管理队伍。
执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对人口计生行政队伍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经过近三年的调整,我省人口计生领导班子中人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省、市、县三级92%的人口计生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了1名大专以上学历医学专业的人员分管计生科技工作,有的班子中还增加了非党人士。全省已有70%的人口计生干部达到了大专以上学历,与2006年比较,上升了1 5个百分点。
2.全力优化技术服务队伍。
大力实施“十一五”人才发展计划以来,加大了对在职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培训力度,全省计生技术人员的学历程度、业务水平,综合素质都有明显提高。我们坚持高级职称评审晋升,每年全省有5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高级技术职称评审,50%左右的参评人员获得高级职称,现获有高、中职称技术人员提高到13%,高级提高到1%。
3.全力优化群众工作队伍。
坚持重心下移,狠抓村级计生专干这支群众工作队伍的结构优化和素质提高。严格村级专干准入门槛,全省大部分县委、县政府发文规定:“村级专干年龄必须在50周岁以下,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政策业务水平,由女性担任,优先考虑卫校毕业生以及待岗的卫校毕业的乡镇干部”。目前,全省51299个村均配备了计划生育专干,取得中专以上学历的有6209人,占12%,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女专干的配备率达到了98%。
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的效提升了人口计生干部形象的极大改善。2005年以来,我省有近200名人口计生工作者受到省委组织部、人事厅和省人口计生委的联合表彰,有300名村级专干被评为“省优秀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专干”;人口计生干部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逐年增多。全省多数县(市、区)计生委(局)在民意测评或人大评议中成为满意率高的单位、或被评为“双文明”单位、优秀领导班子集体。
三、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职业化建设在人口计生系统是新生事物,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我们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全面提升职业化建设水平。
1.强化保障。
我们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及《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试点方案(试行)》的要求,对全省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进行了具体规划和周密部署,并选择浏阳、武冈,双峰、吉首等四个县(市)进行试点。四个试点单位都成立了由分管党群、人口计生的副书记任组长,分管组织、人事、人口计生工作的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试点县(市)每年安排15万元,作为职业化队伍建设经费,保障了工作顺利进行。
2.狠抓培训。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狠抓队伍培训,每年有组织、有计划、全方位,多渠道地对人口计生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支队伍进行培训。三年间,省级投入教育培训经费600多万元。各市(州),县(市、区)每年用于干部教育培训的经费都达到了不少于当年事业经费的10%。三年来,全省共举办各类培训I班1 300多期,培训各级人口计生干部5万多人次。2006年9月,我们启动了”湖南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项目建设工作,组织人员深入基地考察,与省内外有关单位和专家广泛联系,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目前已争取省财政50万元专项经费。
3.加强考核。
全省普遍建立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特别注重加强对村专干的考核和任用。在选配方法上实行考试,考核与选举相结合,明确规定
村级换届选举时,凡选上的女村民委员,必须经考试,考核合格,方能担任计生专干,享受定补干部待遇。对村专干实行“县管乡聘村用,县级备案,一年一聘,统一管理”,有效解决了称职的选不上、选上的不称职的问题。建立村专干工资报酬与工作绩效全挂钩的考核奖惩机制,对村专干按月进行考核,对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工作开展不力的村专干实行末位淘汰,予以解聘,对年龄到期的村专干予以劝退。同时,建立人员新陈代谢制,今年来全省共解聘村专干1600多人,增加了队伍活力。
通过一年来的组织实践,我省人口队伍职业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职业化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仍将继续努力探索,争取用五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借此机会,提两点建议:一是生殖健康咨询师培训建议由各省(市)自己组织,国家可派有关专家进行巡视授教。我省已具备大规模培训人口计生干部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具备培训生殖健康咨询师、助理咨询员和咨询员师资力量,完全可以承担培训本省人员任务。而且,中,初级咨询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对象主要来自县,乡、村,如在本省进行,可减少相关费用,确保生源。二是生殖健康咨询师中、初级职称考试,可分片到各省(市)进行,也可委托到各省(市)进行。根据考生报考相对集中情况,分设1~2个考场,便于报考人员参加考试。我省明年参加生殖健康助理咨询员和咨询员考试的人员,预计有250人。
(编辑 刘旖)
一、健全机构,建强队伍
按照政府机构改革的总要求,在机构稳定、人员配备,待遇落实等方面强化措施,着力建强机构队伍。
1.稳定机构。
在农村综合改革和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中,保证了人口计生机构的性质和队伍稳定。目前,全省已建立起省、市、县、乡四级完备的人口计生行政管理机构。省本级和1 4个市(州)人口计生委,1 28个县(市。区)人口计生委(局),列入同级政府组威部门,乡级设立并保留了计生办。省本级设有计划生育研究机构,市、县、乡三级均建立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75%以上的县(市、区)人口计生委(局)增设了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局,执法局、奖扶办、信访室等机构。
2.配齐人员。
按照常住人口规模比例配齐配强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其中:省、市、县,乡四级人口计生行政管理机构,均配备了数量适当、素质较高、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行政人员,每个乡镇计生办都明确了2名以上的统计员和微机员。乡镇计生服务所技术人员配备为:1万人以下的乡镇配备1~2名:1万人以上、2万人以下的配备2--3名,2万人以上的可适当增配。全省近年来共增加抚养费征收管理局、执法局。奖扶办、信访室等机构人员850余人,保证了工作需要。
3.落实待遇。
积极落实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激发他们的积极怍和主动必。目前,全省所有乡镇计生办工作人员的工资全部由财政统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全部由财政负责,4个试点县(市)对连续任职3年以上且表现优秀的乡镇计生办主任解决副科级待遇,全省所有县计生技术服务站为全额拨款的副科级事业单位,站长普遍由县人口计生局班子成员兼任:乡镇服务站(所)为全部纳入财政全额拨款,普遍落实了全额编制和人员工资财政统发的要求。村级专干工资纳入财政统筹,由乡镇统一发放,明确规定村专干的工资报酬保证不低于村支书待遇的80%,是党员的享受村支部副书记待遇,非党人员享受村委会副主任待遇,当选的村专干由乡镇党委明确在村、支两委班子中作为相当于支部副书记或村委副主任的定补干部使用,有效解决了计生专干政治待遇难提高和工资报酬难落实的难题。
二、优化结构,提高素质
在稳定机构、配齐人员、落实待遇的基础上,狠抓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支队伍的机构优化,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1.全力优化行政管理队伍。
执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对人口计生行政队伍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经过近三年的调整,我省人口计生领导班子中人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省、市、县三级92%的人口计生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了1名大专以上学历医学专业的人员分管计生科技工作,有的班子中还增加了非党人士。全省已有70%的人口计生干部达到了大专以上学历,与2006年比较,上升了1 5个百分点。
2.全力优化技术服务队伍。
大力实施“十一五”人才发展计划以来,加大了对在职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培训力度,全省计生技术人员的学历程度、业务水平,综合素质都有明显提高。我们坚持高级职称评审晋升,每年全省有5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高级技术职称评审,50%左右的参评人员获得高级职称,现获有高、中职称技术人员提高到13%,高级提高到1%。
3.全力优化群众工作队伍。
坚持重心下移,狠抓村级计生专干这支群众工作队伍的结构优化和素质提高。严格村级专干准入门槛,全省大部分县委、县政府发文规定:“村级专干年龄必须在50周岁以下,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政策业务水平,由女性担任,优先考虑卫校毕业生以及待岗的卫校毕业的乡镇干部”。目前,全省51299个村均配备了计划生育专干,取得中专以上学历的有6209人,占12%,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女专干的配备率达到了98%。
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的效提升了人口计生干部形象的极大改善。2005年以来,我省有近200名人口计生工作者受到省委组织部、人事厅和省人口计生委的联合表彰,有300名村级专干被评为“省优秀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专干”;人口计生干部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逐年增多。全省多数县(市、区)计生委(局)在民意测评或人大评议中成为满意率高的单位、或被评为“双文明”单位、优秀领导班子集体。
三、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职业化建设在人口计生系统是新生事物,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我们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全面提升职业化建设水平。
1.强化保障。
我们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及《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试点方案(试行)》的要求,对全省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进行了具体规划和周密部署,并选择浏阳、武冈,双峰、吉首等四个县(市)进行试点。四个试点单位都成立了由分管党群、人口计生的副书记任组长,分管组织、人事、人口计生工作的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试点县(市)每年安排15万元,作为职业化队伍建设经费,保障了工作顺利进行。
2.狠抓培训。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狠抓队伍培训,每年有组织、有计划、全方位,多渠道地对人口计生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支队伍进行培训。三年间,省级投入教育培训经费600多万元。各市(州),县(市、区)每年用于干部教育培训的经费都达到了不少于当年事业经费的10%。三年来,全省共举办各类培训I班1 300多期,培训各级人口计生干部5万多人次。2006年9月,我们启动了”湖南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项目建设工作,组织人员深入基地考察,与省内外有关单位和专家广泛联系,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目前已争取省财政50万元专项经费。
3.加强考核。
全省普遍建立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特别注重加强对村专干的考核和任用。在选配方法上实行考试,考核与选举相结合,明确规定
村级换届选举时,凡选上的女村民委员,必须经考试,考核合格,方能担任计生专干,享受定补干部待遇。对村专干实行“县管乡聘村用,县级备案,一年一聘,统一管理”,有效解决了称职的选不上、选上的不称职的问题。建立村专干工资报酬与工作绩效全挂钩的考核奖惩机制,对村专干按月进行考核,对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工作开展不力的村专干实行末位淘汰,予以解聘,对年龄到期的村专干予以劝退。同时,建立人员新陈代谢制,今年来全省共解聘村专干1600多人,增加了队伍活力。
通过一年来的组织实践,我省人口队伍职业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职业化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仍将继续努力探索,争取用五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借此机会,提两点建议:一是生殖健康咨询师培训建议由各省(市)自己组织,国家可派有关专家进行巡视授教。我省已具备大规模培训人口计生干部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具备培训生殖健康咨询师、助理咨询员和咨询员师资力量,完全可以承担培训本省人员任务。而且,中,初级咨询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对象主要来自县,乡、村,如在本省进行,可减少相关费用,确保生源。二是生殖健康咨询师中、初级职称考试,可分片到各省(市)进行,也可委托到各省(市)进行。根据考生报考相对集中情况,分设1~2个考场,便于报考人员参加考试。我省明年参加生殖健康助理咨询员和咨询员考试的人员,预计有250人。
(编辑 刘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