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音调变化的三部曲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echengsh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寻一种应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判断音调随质量变化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音调;振动;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1(X)-0017-1
  
  判断音调随质量变化问题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声音教学中经常遇到根据杯子中水的多少判断敲击杯子时发声音调高低的问题,解决方法多是根据实验现象的经验记忆来完成的,其结果容易遗忘和混淆,而且可信度也缺乏理论支持,使之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一大困境。本文探寻一种应用简单可行的理论分析的方法解决这一物理教学困境的途径。
  由声学知识可知,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质量越大的物体振动的越慢,其音调也越低。从这一线索反向探寻,可知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快慢,振动的快慢取决于发声体质量的大小,因此得出如下的判断音调变化的三个简洁紧凑的理论分析的步骤:
  首先,判断谁是发声体;然后,比较发声体的质量;最后,应用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发声体质量越大、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的规律,即可轻松判断出音调的高低变化。
  例如,在判断装有水的容器发声时的问题,从发声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声音:水发声、杯体发声和空气流发声。当水滴落在大面积水域时则是水发声,水滴越大,其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当敲击装水的杯壁时则是杯体发声,装水越多,发声的杯体质量越小,音调越高;当向水壶等狭长空腔灌水时则是水流运动带动空气柱振动而产生的空气流发声,灌入的水越多,发声体质量越小即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又如,蜜蜂采蜜前后音调的变化。假定蜜蜂飞行的力学情况相同,采蜜后质量变大,导致振动变慢,因此音调变低。
  从上例可以看出,应用此种理论分析的方法可以轻松解决音调随质量变化的问题,既避免了经验记忆的不可靠性,又加强了理论解释的可信度,成为教学和解题的有力依托。
其他文献
2004年4月16日,商务部发布了(下称),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这使得今后外商投资商业企业不再只是“试点”的身份,外资进入商业领域的门槛也进一步降低.
用耳纹破案的法医侦探rn1996年5月7日,邻居发现老处女多罗西·伍德已在家中去世多日.警方经过侦察,断定这位老太太已死一年多了,而且是窒息身亡.案发已过一年多,警方又未能在
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是物体在相互接触时,接触面之间因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也可以说是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作用力,因而压力也是一种弹力。  压力的方向与被压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并且指向受压物体的内部,不论受压物体的受力面是水平的、竖直的还是倾斜的,压力的方向始终和被压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跟物体表面不垂直,则这种力就一定不是压力,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受力面上
近期非典事件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了紧急事件的存在。最近,长春市政府在其信息中心电子政务建设中采纳了炎黄新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应急辅助决策系统。
动物王国里有很多非常有趣的现象。壁虎遇到紧急情况或被猛摔时,会把自己的尾巴甩给对方,起到分散对方精力以求逃之夭夭。这是舍末求本、丢卒保车在动物身上的生动体现。更令人吃惊的是,若将雄雌两只壁虎用力捧向地面,壁虎的两条尾巴便会自动脱离,在地面上蹦跳起来,而且愈跳愈近,最后竟能自动地相互“携手”拧绕在一起,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麻花”,非用大力是不可能拉开的。如果同时把两只雄壁虎或两只雌壁虎分别摔在一起,
新课程理念中物理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时代要求,也是为适应未来“智力社会”的需要,作为课
牛“闪膊”,又叫“掉小膀”、“脱膊”,是牛常见多发的前肢病之一,日久不治或治疗不当,多成残疾.rn1 发病原因rn该病的发生,多因闪、扑、撞、跌等使肩部气滞血瘀,而影响正常
本文分析了慈溪市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河道综合治理对策,从而改善河水水质,提高总体环境质量。
随着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发展 ,校园网络的硬件平台及硬件环境日趋完善。如何利用校园网络 ,开发为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服务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