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初探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1314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理念,从不同的理论视角、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出发,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论述了如何运用崭新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开展基于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全面优化与创新,使初中语文教学迈向了综合发展的全新界。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c)-0136-01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面对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全新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能在综合发展、教育先行的背景下大力的深化改革,领悟新课程要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语文素养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转变当前影响深远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需求,并根据语文学科固有特点实施基础教学的全面创新。经过多年对课改实践的研究笔者认为,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设计,实施人性化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关键点。
  
  1 崭新的教学理念
  1.1 公平对待、面向全体学生的充分发展
  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其语文基础掌握的牢固程度、基本素养的形成还尚未稳定,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认清这一特点,公平对待、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其语文学习能力的充分发展,利用师生互动、问题情境、动机原理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良好的激励、公正评价、及时总结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入合理的问题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而采用学生互问、互答的模式,具体方法是将学生分为四组,先将提问题卡片发给每组学生,而后让学生在卡上自主提问,提问完毕后分小组将题卡收回后再依次将四个小组的题卡分别对调,如,一组的题卡发给三组、二组的题卡发给四组,当然每小组的题卡顺去可以无次序打乱,学生接到题卡后便可根据平日的语文知识积累对随机问题进行解答,当答题完毕后教师再次收回题卡并对提问方式及答题结果依次进行评析,鼓励提出问题合理性、逻辑性强的实例、表扬回答问题精彩的同学,同时也指出学生们在提问、回答中的不足之处、错误论点。在这样一种新颖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改变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即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这种死板的提问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受教师惯性思维的禁锢,很难突出重围,用自我、特色、丰富多样的思维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而学生们随机提问、随机回答的方式则有效的避免了这一弊端,在自主发问、自主回答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对语文知识印象加深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1.2 用情感教育升华学生的语文素养、用探究式学习塑造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特有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选取那些具有时代特色、社会热点问题的教学内容可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深受中华民族美德的感染,从而产生正确的理解祖国语言能力、丰富的积累文学知识、自如的形成语感及发散的语言逻辑思维、强大的文字识别及阅读能力、良好的口才及交流能力、深入观察问题及写作能力等综合语文素养。同时通过素养的激励,学生们的品德高尚了,审美观点鲜明了、人格健全了,他们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达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实践证明,学生的广泛参与性、课堂踊跃性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要塑造他们勇于合作的探究式学习精神。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机会,使学生通过协同合作的探讨、小组的比拼、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及语文学习热情,从而使语文学习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
  
  2 创新的教学形式
  2.1 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形式的全面创新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只有以人为本的注重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多变的教学方式、全新的教学设计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探究—— 讨论式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自学辅导法、脑风暴的智力激励法、抛锚式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等多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总之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学用结合、自主创新是塑造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有力前提。
  2.2 成绩评定的创新
  初中语文教学以往的成绩评定方式多以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这种单一的模式是不可取的,有违新教改对语文教学创新教学形式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充分的借鉴国外教学成绩评定的多样化模式,以单元考试、专项测试来丰富闭卷考试内容,同时增加开放式考试环节,如,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几道课后作业,学生可通过查阅教材、报纸、新闻、网站等方式强化语文知识点的掌握与语文素养的多渠道发展,教师则可通过设置口头发言、论文写作、课堂辩论、即兴演讲等考察方式检验学生对开放性问题的掌握与综合素养的形成。
  2.3 教学内容的丰富
  语文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的,因此,面对日益丰富的教材内容设置我们必须将创新的教学形式予于丰富的教学内容中,塑造学生敏锐洞察力、细致观察力的形成,促进语文教学向语文教育的深刻转变。即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独特敏锐性引导学生思考生活、观察生活,有力的开展渗透教育、伦理教育,使学生开拓视野、在共同的交流与成长中达到全面的升华。
  
  3 综合的教学手段
  3.1 板书式教学不容忽视
  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手段不容忽视,简洁的文字、清晰的结构、形象的图表、合理的步骤能体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精髓,学生们则在布局合理的板书式教学中恰当的抓住了课程内容的要点,使丰富的教学内容与严谨的教学手段融入的恰到好处,因此,板书式教学方式是任何一种手段都无法取代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3.2 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语文活体辅助、丰富教学
  新教改形式下配套的新教材為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来源于生活的教学内容,面对语文教学涉足领域拓宽、视野广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形式,我们只有选取更新颖的教学手段、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来适应丰富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在创新的模式影响下快速消化所学的语文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语文实践能力。例如:在讲授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具有人文色彩的教学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古代能工巧匠们的伟大创造,为了更形象的向学生展示文章描述的意境之美,我们可充分的利用挂图、模型、多媒体幻灯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细节观察能力、赏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吸收,使学生在生动的语文教学中感同身受的体会语文教学的魅力。
  
  4 结语
  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教育管理者们与时俱进推进语文教学向语文教育转变的决心。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欲望是强烈的,因此,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挖掘初中生们自身无法意识到的这种需求,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崭新的教学理念、综合的教学手段、勇于实践的科学探索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才能最终使他们找到自我,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 闫瑞华.浅论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4).
  [2] 中莉娜.语文学习中高原现象频发状况探索[J].大众文艺,2010(3).
其他文献
为了改善聚酯(PET)膜的表面加工性能,采用常压射流等离子体(APPJ)处理引发PET膜表面与丙烯酸(AA)反相乳液接枝聚合,研究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接枝效果的影响.通过测试处理前后PET膜接
从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振华港机已经囊括了全球60%以上的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市场上海振华港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320)很“神”, 只有14年历史的企业,创始人兼总裁管彤贤却已
用纬向弓曲率描述全新飞艇蒙皮膜材OP11-1000的编织情况,并将样本分成两个研究区域.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得到各区域经、纬向试件强力以及3个应力阶段的弹性模量,讨论了纬向弓曲
合成了一种新型“A-D-A”型有机配体L(其中,A 为三联吡啶、D 为取代芴基)及其金属钯齐聚物((L2Pd)n),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图谱表征.将该芴G三联吡啶钯齐聚物作为活性层制
摘 要: 在“工学结合”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管理理念,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对提高学生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拓展就业岗位、增强就业能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企业化管理模式  新时期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在“校企互融”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学校和企业全方位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