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持续尿频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73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出现持续尿频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19例TURP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2.1±2.3)岁。伴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23例,心脏疾病6例。119例术前IPSS评分(22.1±5.9)分,其中储尿期评分(10.2±1.8)分,排尿期评分(11.8±4.7)分。每日排尿次数(10.8±2.6)次,夜尿次数(3.8±0.8)次。B超检查:残余尿量(38.1±9.1)ml,前列腺体积(34.1±4.2)ml。术前最大尿流率(8.8±3.9)ml/s。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力(43.9±14.1)cmH2O(1 cmH2O=0.098 kPa),最大逼尿肌压力(99.7±12.2)cmH2O,有效膀胱容量(217.5±14.8)ml。40例(33.6%)膀胱收缩力减弱,36例(30.2%)膀胱逼尿肌活动过度。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持续尿频,将患者分为尿频阳性组和尿频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结果

119例患者中,尿频阳性组21例,尿频阴性组9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IPSS评分、术前储尿期评分、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力、最大逼尿肌压力、有效膀胱容量、膀胱收缩力减弱、术前膀胱逼尿肌活动过度是影响术后尿频的重要指标(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3.842,P=0.021)、IPSS总分高(OR=5.109,P=0.011)、最大逼尿肌压力低(OR=3.477,P=0.039)、有效膀胱容量低(OR=4.051,P=0.017)、膀胱逼尿肌活动过度(OR=3.662,P=0.025)是TURP术后出现尿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大、术前IPSS总分高、最大逼尿肌压力低、有效膀胱容量低、膀胱逼尿肌活动过度是TURP术后出现尿频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分析4例早期误诊、最后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CMPA)患儿临床资料,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对新生儿CMPA的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疗经过、结果和转归情况。结果4例患儿中男、女各2例,早产儿、足月儿各2例,发病日龄3~10 d。发病初期2例拟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另2例拟诊脓毒症。4例患儿C反应蛋白均增高,均发生贫血,3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是由一种或多种因素导致的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目前体外膜肺氧合成为常规治疗无效的PPHN患儿生命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国内的相关报道逐渐增多,现总结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就其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病理现象,在早产儿中更常见,且胎龄、体质量越小,PDA发生率越高。PDA可影响早产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对各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直接影响早产儿病死率及远期预后。如何早期正确防治早产儿PDA,目前仍然缺乏共识,是国内外临床医师所面临的困惑之一,现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早产儿PDA危害、诊断、治疗时机、治疗对象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新观点进行阐述。
目的探讨CT值在肾积水合并感染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l6年6月收治的185例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2例,女103例。年龄(52.2±13.1)岁,范围18~80岁。其中无感染肾积水58例,急性肾盂肾炎55例,肾积脓72例。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比较无感染肾积水、急性肾盂肾炎、肾积脓3组患者肾盂内尿液CT值的差异。结果无感染肾积水组CT值(5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海绵体背侧中线多点折叠法矫治青春期后Donnahoo Ⅲ型阴茎下曲的效果。方法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采用海绵体背侧中线多点折叠法矫治青春期后Ⅲ型阴茎下曲患者33例,其中初治18例,再手术15例。年龄18~37岁,平均29岁。均存在Donnahoo Ⅲ型阴茎下曲,弯曲度>20°。初治18例中单纯Ⅲ型11例,Ⅲ、Ⅳ混合型7例,合并尿道下裂12例;再手术15例中单纯Ⅲ型13例,Ⅲ、Ⅳ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