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出现持续尿频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19例TURP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2.1±2.3)岁。伴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23例,心脏疾病6例。119例术前IPSS评分(22.1±5.9)分,其中储尿期评分(10.2±1.8)分,排尿期评分(11.8±4.7)分。每日排尿次数(10.8±2.6)次,夜尿次数(3.8±0.8)次。B超检查:残余尿量(38.1±9.1)ml,前列腺体积(34.1±4.2)ml。术前最大尿流率(8.8±3.9)ml/s。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力(43.9±14.1)cmH2O(1 cmH2O=0.098 kPa),最大逼尿肌压力(99.7±12.2)cmH2O,有效膀胱容量(217.5±14.8)ml。40例(33.6%)膀胱收缩力减弱,36例(30.2%)膀胱逼尿肌活动过度。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持续尿频,将患者分为尿频阳性组和尿频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结果119例患者中,尿频阳性组21例,尿频阴性组9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IPSS评分、术前储尿期评分、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力、最大逼尿肌压力、有效膀胱容量、膀胱收缩力减弱、术前膀胱逼尿肌活动过度是影响术后尿频的重要指标(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3.842,P=0.021)、IPSS总分高(OR=5.109,P=0.011)、最大逼尿肌压力低(OR=3.477,P=0.039)、有效膀胱容量低(OR=4.051,P=0.017)、膀胱逼尿肌活动过度(OR=3.662,P=0.025)是TURP术后出现尿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年龄大、术前IPSS总分高、最大逼尿肌压力低、有效膀胱容量低、膀胱逼尿肌活动过度是TURP术后出现尿频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