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73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广西玉米主产区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坚硬的问题,以当地习惯的耕作方式旋耕为对照,设置深松35 cm+免耕、深松35 cm+旋耕、深松25 cm+免耕、深松25 cm+旋耕和免耕6种不同耕作方式,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其中以深35 cm+旋耕和35cm+免耕的保墒效果最佳;深松处理均增加了叶面积、根冠比;而深松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研究设定的6种耕作措施中,以深松35 cm+旋耕为最优组合.
其他文献
测定了海南岛南渡江和万泉河2个水系33尾须鲫线粒体控制区5'端520 bp序列,共发现5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4个,没有插入、缺失,转换颠换比为4,定义了5个单倍型。万泉河和
从湛江红树林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通过细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类鉴定,并研究了温度、pH值、金属离子、EDTA和吐温80等因素对该
为研究冬小麦不同品种植株性状和氮效率的差异,于2008—2009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标本园对中国春-Synthetic 6xA组7个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进行研究,采用裂区设计,设置正常施氮(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