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盼望春暖花开,长大了才懂得春寒料峭。春天这个季节,似乎有两种面孔。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春是一年之始,她象征着时光流逝,所以,又是一年春来到之际,看旧去新来,万物更迭,我们难免感怀良多。
不过,春风春日春雨的沐浴,很快会改变你的心情。这就是生命与自然的魔力。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起点,该振作精神,追求自己新一年的目标和幸福了。
如果把春天拍成电影,那么恰好可以分成三个故事:早春的伤逝,阳春的生机,和晚春的温暖。
春之伤怀
春天再美,也会逝去。爱情也是如此吗?韩国电影《春逝》就是这样把爱情比作转瞬即逝的春日。大男孩尚优(刘志太饰)是录音师,由于工作关系他结识了独自到远方出差的电台DJ恩素(李英爱饰)。两个人坠入爱河,沐浴在优美的自然春光里。融雪、溪流、竹林、碧野,恩素陪伴尚优一起捕捉大自然的声音,一起捕捉爱的幸福。
很快,同样由于工作,他们分开了,两地相隔很远。初尝爱情之美的尚优依然热烈痴情,甚至可以只为个电话就远行一夜,看望爱人。但是情感经历更丰富的恩素知道,其实他们之间并不了解,也不相似,这段无根之情不会太久。尚优不在身边之后,她与前男友旧情复萌。
失恋的尚优起初无法自拔,难道自己只是包暂时充饥的“速食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陪伴为情所伤,却痴情一生的奶奶平静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尚优也领悟了许多。
影片结尾令人感慨良多。已是夏日,尚优一个人躺在阳光下的芦苇丛中,安宁地听着他们相爱时录下的天籁,脸上慢慢露出微笑。是啊,春天已逝,爱情不再,但既然曾经美好过,何必执着于永恒呢?
这部舒缓唯美的爱情片,由韩国导演许秦豪导演,他的《八月照相馆》,同样是韩国爱情片中的经典之作。
《春逝》展示了一种东方式的美学:对美之将逝的哀婉情怀。这一点,在许多日本文学作品中早有体现,比如“唯美派”小说的代表三岛由纪夫。2005年上映的日本电影《春雪》就是根据他的作品改编。
顾名思义,春天之雪,纯白无暇,却即将融化。影片讲述日本大正时代(20世纪初期)一对贵族情侣坎坷悲惨的爱情故事。他们本是青梅竹马,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却又不知该如何把握爱情。直到女孩(竹内结子饰)与皇亲订婚,男孩(妻夫木聪饰)才意识到自己早该去爱,此时二人方吐真情,却只能换来错中之错……这个令人扼腕的故事,被拍得清纯唯美,悠长动人。原著的文学功底,和奢华的布景铺陈出力不小,年轻导演行定勋的功力也不容小视,他的成名作正是经典纯爱电影《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
还有我国40年代的经典老片《小城之春》。费穆先生这部片子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南方,小城,早春。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过着平静的生活。男主人八年不见的挚友来访,却掀起了春水微澜。原来,他也是女主人的初恋情人……影片中的春天,是败落的城墙和被墙阻隔的苍山衰草,薄薄春意。一切终究都没发生,只有颓然的情绪随风而逝。费穆镜中的春天,实际是唱给隐忍了数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们的一曲挽歌。2002年,著名导演田壮壮重拍此片,并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
春之希望
但春天毕竟是生机盎然的。很多时候,人们都把春天当作希望的象征。为什么“春风化雨”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老师对学生的教导之恩呢?因为,春雨不但滋润万物生长,更给世界带去了希望。
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就是这样一部赞颂师恩的电影。一所乡村学校有一群难缠淘气的学生,在校长暴虐的高压政策下,孩子们愈发破罐破摔,不思进取。这时,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家来到这里担任助教,他耐心,友善的引导孩子,开设音乐课,成立合唱团,让音乐成为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最终,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孩子们爱上了音乐,也走上了正途,老师甚至培育出一位日后驰名世界的指挥家……
春天是孩子们成长的季节,但即便人生之旅走完大半的老人,也应该对春天露出灿烂的笑容。2001年的捷克电影《秋天里的冬天》里,就有一个“聊发少年狂”的老顽童——范达,一个75岁的老头子。他不甘心在家中闷坐等死,总是精力充沛,渴望到外边冒险。他在剧院工作的老友埃德跟他志同道合,二人经常一起搞出不少恶作剧。像什么假扮地铁查票员抓逃票的女学生,然后“勒索”一吻;假扮富豪戏弄势利眼的房地产商;坐热气球上天……最后甚至假称自己去世,骗老伴虚惊一场。不过,最后,妻子也理解了范达,老两口一起抛开烦恼,以无比坦然活力的态度,共享这夕阳季节里的蓬勃希望。
本片获得2002年捷克卡罗维发里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三项演员大奖,三位老演员炉火纯青的演技,堪称电影表演的绝佳范本。
春之爱意
在春天的暖风之下,一切都蠢蠢欲动。为什么爱情喜欢发生在春天?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不如用电影来告诉你答案吧!
首先请出法国电影大师埃里克·候麦。他从1990年70岁高龄开始,陆续拍摄了一组关于爱情与人生的电影,春夏秋冬各一部,合称《四季》。我们要说的就是四部曲之中最早拍摄,也是风格最灵动有趣的《春》。
哲学女教师珍妮与男友同居多年,虽然彼此早已激情不再,但还是准备结婚,对珍妮来说,这就像“习惯成自然”。在一次聚会上,她与活泼的少女娜塔莎结识,二人渐成莫逆之交,娜塔莎越来越喜欢这位智慧美丽的朋友,正巧她十分厌恶父亲的小女友,生怕她会成为自己的新妈,于是便暗中撮合父亲与珍妮。另一头,娜塔莎的父亲与女友真诚相爱,可也总觉得这老少配太不现实,于是,他便将计就计,任由女儿撮合。于是,娜塔莎恰如一阵“多事”的春风,把几位成熟男女吹得春心荡漾。他们开始试探,遐想,萌动……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部轻快的喜剧,候麦老先生并不打算探究什么,更不打算责备谁。他把这样的故事留给春天,真是老辣得很——爱情这事,有时候就跟花草发芽一样,无缘无故。反正春天都来了,就心猿意马一次吧!正所谓“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春天是舒展爱情的季节,千万不要荒废。巧得是,《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不仅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情歌,也是一部香港电影的名字。
该片拍摄于1994年,改编自同名音乐剧,并使用了原班演员,外加英俊小生吴大维,在当年创下票房奇迹。不过,这可是一个讲述爱情愈久愈纯的甜蜜故事。姚小蝶曾是红透半边天的歌后,但她在事业顶峰之际,也因为身为乐手的男友家豪不堪忍受压力与其分手,而错失了一段真感情。多年后,姚小蝶引退舞台,归于平淡,只有与老友相聚倾谈,才能依稀找回当年的苦辣酸甜,爱恨情愁。一天,她应邀登台重唱当年家豪为她写的歌时,蓦然发现家豪的身影……扮演姚小蝶的刘雅丽因本片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那首由她演唱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在影片中有着醉人的魔力。
让我们以一个浪漫欢快的爱情童话作为结束吧——“如果春天的小熊从冬眠中醒来,我已开始爱上这样的一个你。”
这句莫名其妙的话透着俏皮和可爱。就连我们坏脾气的女主角也不禁为之心动。她是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交过很多男朋友,但都因为受不了她倔强的性格而告吹。尽管至今单身,但她也满不在乎。直到在图书馆的一本书里偶然发现了这张字条。
更离奇的是,她又在其他书里也读到了这行字。究竟这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人留下的?是特意留给她的还是另有所属?女孩开始了追踪……想知道结果吗?就去看看2003年的韩国电影《恋恋春熊》吧!本片由韩剧改编,但节奏更为紧凑,笑料层出不穷,还平添了几分神秘。由影星裴斗娜扮演的女主角,率性自然,真挚可爱。
不过,春风春日春雨的沐浴,很快会改变你的心情。这就是生命与自然的魔力。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起点,该振作精神,追求自己新一年的目标和幸福了。
如果把春天拍成电影,那么恰好可以分成三个故事:早春的伤逝,阳春的生机,和晚春的温暖。
春之伤怀
春天再美,也会逝去。爱情也是如此吗?韩国电影《春逝》就是这样把爱情比作转瞬即逝的春日。大男孩尚优(刘志太饰)是录音师,由于工作关系他结识了独自到远方出差的电台DJ恩素(李英爱饰)。两个人坠入爱河,沐浴在优美的自然春光里。融雪、溪流、竹林、碧野,恩素陪伴尚优一起捕捉大自然的声音,一起捕捉爱的幸福。
很快,同样由于工作,他们分开了,两地相隔很远。初尝爱情之美的尚优依然热烈痴情,甚至可以只为个电话就远行一夜,看望爱人。但是情感经历更丰富的恩素知道,其实他们之间并不了解,也不相似,这段无根之情不会太久。尚优不在身边之后,她与前男友旧情复萌。
失恋的尚优起初无法自拔,难道自己只是包暂时充饥的“速食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陪伴为情所伤,却痴情一生的奶奶平静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尚优也领悟了许多。

影片结尾令人感慨良多。已是夏日,尚优一个人躺在阳光下的芦苇丛中,安宁地听着他们相爱时录下的天籁,脸上慢慢露出微笑。是啊,春天已逝,爱情不再,但既然曾经美好过,何必执着于永恒呢?
这部舒缓唯美的爱情片,由韩国导演许秦豪导演,他的《八月照相馆》,同样是韩国爱情片中的经典之作。
《春逝》展示了一种东方式的美学:对美之将逝的哀婉情怀。这一点,在许多日本文学作品中早有体现,比如“唯美派”小说的代表三岛由纪夫。2005年上映的日本电影《春雪》就是根据他的作品改编。
顾名思义,春天之雪,纯白无暇,却即将融化。影片讲述日本大正时代(20世纪初期)一对贵族情侣坎坷悲惨的爱情故事。他们本是青梅竹马,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却又不知该如何把握爱情。直到女孩(竹内结子饰)与皇亲订婚,男孩(妻夫木聪饰)才意识到自己早该去爱,此时二人方吐真情,却只能换来错中之错……这个令人扼腕的故事,被拍得清纯唯美,悠长动人。原著的文学功底,和奢华的布景铺陈出力不小,年轻导演行定勋的功力也不容小视,他的成名作正是经典纯爱电影《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
还有我国40年代的经典老片《小城之春》。费穆先生这部片子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南方,小城,早春。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过着平静的生活。男主人八年不见的挚友来访,却掀起了春水微澜。原来,他也是女主人的初恋情人……影片中的春天,是败落的城墙和被墙阻隔的苍山衰草,薄薄春意。一切终究都没发生,只有颓然的情绪随风而逝。费穆镜中的春天,实际是唱给隐忍了数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们的一曲挽歌。2002年,著名导演田壮壮重拍此片,并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
春之希望
但春天毕竟是生机盎然的。很多时候,人们都把春天当作希望的象征。为什么“春风化雨”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老师对学生的教导之恩呢?因为,春雨不但滋润万物生长,更给世界带去了希望。
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就是这样一部赞颂师恩的电影。一所乡村学校有一群难缠淘气的学生,在校长暴虐的高压政策下,孩子们愈发破罐破摔,不思进取。这时,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家来到这里担任助教,他耐心,友善的引导孩子,开设音乐课,成立合唱团,让音乐成为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最终,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孩子们爱上了音乐,也走上了正途,老师甚至培育出一位日后驰名世界的指挥家……
春天是孩子们成长的季节,但即便人生之旅走完大半的老人,也应该对春天露出灿烂的笑容。2001年的捷克电影《秋天里的冬天》里,就有一个“聊发少年狂”的老顽童——范达,一个75岁的老头子。他不甘心在家中闷坐等死,总是精力充沛,渴望到外边冒险。他在剧院工作的老友埃德跟他志同道合,二人经常一起搞出不少恶作剧。像什么假扮地铁查票员抓逃票的女学生,然后“勒索”一吻;假扮富豪戏弄势利眼的房地产商;坐热气球上天……最后甚至假称自己去世,骗老伴虚惊一场。不过,最后,妻子也理解了范达,老两口一起抛开烦恼,以无比坦然活力的态度,共享这夕阳季节里的蓬勃希望。
本片获得2002年捷克卡罗维发里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三项演员大奖,三位老演员炉火纯青的演技,堪称电影表演的绝佳范本。
春之爱意
在春天的暖风之下,一切都蠢蠢欲动。为什么爱情喜欢发生在春天?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不如用电影来告诉你答案吧!
首先请出法国电影大师埃里克·候麦。他从1990年70岁高龄开始,陆续拍摄了一组关于爱情与人生的电影,春夏秋冬各一部,合称《四季》。我们要说的就是四部曲之中最早拍摄,也是风格最灵动有趣的《春》。
哲学女教师珍妮与男友同居多年,虽然彼此早已激情不再,但还是准备结婚,对珍妮来说,这就像“习惯成自然”。在一次聚会上,她与活泼的少女娜塔莎结识,二人渐成莫逆之交,娜塔莎越来越喜欢这位智慧美丽的朋友,正巧她十分厌恶父亲的小女友,生怕她会成为自己的新妈,于是便暗中撮合父亲与珍妮。另一头,娜塔莎的父亲与女友真诚相爱,可也总觉得这老少配太不现实,于是,他便将计就计,任由女儿撮合。于是,娜塔莎恰如一阵“多事”的春风,把几位成熟男女吹得春心荡漾。他们开始试探,遐想,萌动……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部轻快的喜剧,候麦老先生并不打算探究什么,更不打算责备谁。他把这样的故事留给春天,真是老辣得很——爱情这事,有时候就跟花草发芽一样,无缘无故。反正春天都来了,就心猿意马一次吧!正所谓“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春天是舒展爱情的季节,千万不要荒废。巧得是,《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不仅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情歌,也是一部香港电影的名字。
该片拍摄于1994年,改编自同名音乐剧,并使用了原班演员,外加英俊小生吴大维,在当年创下票房奇迹。不过,这可是一个讲述爱情愈久愈纯的甜蜜故事。姚小蝶曾是红透半边天的歌后,但她在事业顶峰之际,也因为身为乐手的男友家豪不堪忍受压力与其分手,而错失了一段真感情。多年后,姚小蝶引退舞台,归于平淡,只有与老友相聚倾谈,才能依稀找回当年的苦辣酸甜,爱恨情愁。一天,她应邀登台重唱当年家豪为她写的歌时,蓦然发现家豪的身影……扮演姚小蝶的刘雅丽因本片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那首由她演唱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在影片中有着醉人的魔力。
让我们以一个浪漫欢快的爱情童话作为结束吧——“如果春天的小熊从冬眠中醒来,我已开始爱上这样的一个你。”
这句莫名其妙的话透着俏皮和可爱。就连我们坏脾气的女主角也不禁为之心动。她是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交过很多男朋友,但都因为受不了她倔强的性格而告吹。尽管至今单身,但她也满不在乎。直到在图书馆的一本书里偶然发现了这张字条。
更离奇的是,她又在其他书里也读到了这行字。究竟这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人留下的?是特意留给她的还是另有所属?女孩开始了追踪……想知道结果吗?就去看看2003年的韩国电影《恋恋春熊》吧!本片由韩剧改编,但节奏更为紧凑,笑料层出不穷,还平添了几分神秘。由影星裴斗娜扮演的女主角,率性自然,真挚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