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培养途径探寻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i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教育是事关青少年成长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德育的好坏会影响一个人的终身,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好德育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与义务。初中语文做为初中教育的核心载体,是我们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将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与初中语文课堂完美的结合起来,十分有利于我们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开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发挥教师人格魅力,以身作则
  教师做为课堂的主体之一承担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顾名思义“教书育人”,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做为社会上一个无比神圣的职业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教师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对得起社会的这份信任。在初中阶段,教师的行为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更是举足轻重。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父母的作用,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一般都把教师做为崇拜、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应该注重端正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做到这一点。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初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这一课程时,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解钱学森的事迹,传达出钱学森爱国报国的深情,感受中国知识分子不畏权贵,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同样作为知识分子,教师可以现身说法,举自己以及身边其他优秀教师的例子,用实际案例来感染影响学生,用正面的能量来传达给学生。这样的例子带给学生的震撼往往会比教材来的更加深刻,而且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不会觉得遥不可及,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也更容易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用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正确引导学生,真正发挥教师的责任。
  2.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学以致用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是教育专家精心研究的成果,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课程安排设置也是十分科学合理的,而且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课堂中度过,因此充分利用好教材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十分可行的。
  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在初二年级的课程中就有一个专门的单元是以“爱国情怀”为主体开设的,包括《最后一课》《晏子使楚》《革命烈士诗二首》等等,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带给学生的感触会更加深刻,既有利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又能再学生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一举两得。课本每单元的教材设置都有明确的主体,可以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再比如在“道德修养”这一单元的学习中,课程设置包括《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等等,这些优秀的课文都是良好德育品质的缩影,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追求美好、心地善良、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在初中学习阶段就是做好学习这一本职任务,在长大步入社会,迈向工作岗位后也会以教材中的优秀人物为榜样,爱岗敬业,真诚奉献,这对学生的影响是伴随其终生的。
  3.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潜移默化
  德育教育贯穿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创新路径,从多角度考虑,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课外的活动来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的灌输。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沟通交往的能力,锻炼自己交朋友,接受认识新事物的能力,消除心理障碍,更好的融入学校生活以及以后的社会生活。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创新形式。例如,在讲解课文《向生命中的一切青春举杯》的过程中,因为这是一篇演讲的形式,目的就是鼓励拥有青春生命的年轻人不懈的追求创造,而且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有很多口语化的特点。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选取具有积极正面意义的演讲主题,可以是对父母的感恩,对祖国的热爱,或者是对社会正能量的歌颂等等。教师可以适时引导,给予学生演讲方面的指导,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德育知识的灌输,不枯燥无味以致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的形式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记录下每天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小事,让自己感动的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鼓励学生去发现自己每天的进步,去发掘生活的美好,寻求生活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引导学生的行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同时应该深度挖掘课文教材内容,吃透教材,在课堂讲解中渗透德育精神。再次教师还应创新德育形式,充分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社会正能量,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德育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充分利用初中语文这一教学平台,把德育教育融入其中,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与实践。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的教育不仅仅是多学科知识的传递,更加重要的是对学生自我价值、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的培养与塑造,他是人性培育的殿堂,所以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贯彻"以人为本"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进行英语实践的重要途径,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应当让他们充分调动起学习的能动性。尤其对于我们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基础差,底子薄,单词量少。很多学生没有形成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在阅读理解方面,我们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人在普通高中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和教学探究之后,总结了以下的方法和经验:  一、
大葱锈病在各地普遍发生,主要为害大葱的叶、花梗以及绿色茎部,直接影响大葱产量和质量。初期寄主表皮下产生椭圆形隆起的橙黄色疱斑,以后表皮破裂向外翻卷,散出橙黄色粉末。
对语言学在编辑加工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指出编辑工作与语言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编辑应充分掌握语言学的三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指导编辑工作。
美,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热爱美、赞扬美、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人们热爱美,是因为人们需要美,但不一定人人都懂美,尤其是小学生,对美的认识更是模糊,而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