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加快推进云南桥头堡建设,促进云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一区、两带、四城、多点”滇中经济圈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作出了建设昆玉旅游带的重大举措。构建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带,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和引导示范作用,促进旅游产业在滇中经济区中率先突破,对推动我省实现“两强一堡”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玉溪在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玉溪是滇中经济圈的重要区域,建设昆玉旅游带,有利于加快玉溪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建设,加快玉溪第三大支柱产业培育,推进玉溪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滇中经济圈的形成。
玉溪是滇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是滇中、滇中南大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良好,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较好,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优良,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广阔的可开发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极大潜力。实施云南旅游“二次创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玉溪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省政府批准设立“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以来,经过全市的积极努力,一批旅游重大项目正在实施或即将启动建设,加之全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之一的帽天山项目的规划建设,玉溪将加快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内陆型国际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成为云南旅游转型升级,实现“二次创业”目标的引爆点和增长极。同时随着中部红塔区中心城区的生态建设、东部试验区的发展、西部民族风情自驾体验区崛起,玉溪旅游产品建设不断加快,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玉溪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快速上升,在滇中、滇中南大旅游圈及全省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玉溪旅游对昆玉旅游带建设,滇中、滇中南大旅游圈的形成将起到十分关键的支撑作用。
二、玉溪在推进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中的目标任务及总体布局
(一)目标任务
经过近10年的努力,将玉溪中心城区建设成为昆玉旅游带核心区。将三湖四城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休闲度假舒适、接待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端休闲度假、康体旅游目的地。将哀牢山—红河谷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民族民俗文化浓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玉溪市接待旅游者突破3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以上。
(二)总体布局
在现有“一体两翼”的总体布局下,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打造“一核、三湖、四城、三大精品旅游线、五山一河特色旅游产品、十大精品旅游项目、一个生态自然民族风情旅游带”。
“一核”即红塔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将城市建设与旅游景区建设相融合,城市跟着景区建,景区围着城市建,建设景区化城市、城市化景区,把红塔区打造为的玉溪旅游核心区和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的次集散中心。“三湖”即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好三湖,将抚仙湖建设成为国际知名、中国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聚集区和旅游目的地;将星云湖建设成为以生态湿地旅游、湖钓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滨湖、湿地休闲度假聚集区;将杞麓湖建成为集山—城—湖历史文化于一体的休闲旅度假旅游、休闲农业旅游聚集区。“四城”即澄江、江川、通海、华宁。围绕“三湖”统筹城市建设、集镇建设与旅游发展,把4城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和城市品牌,联动发展一批特色旅游集镇。“三线”即红塔山—抚仙湖高端休闲度假精品旅游线;中心城区—“五山一河”特色精品旅游线和哀牢山—红河谷生态自然、民族民俗文化特色观光休闲精品旅游线。“五山一河”即帽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生命摇篮”古生物化石主题公园、李家山古滇国青铜文化公园、红塔山工业旅游示范园、龙马山森林公园、秀山“山·城·湖”文化旅游区、玉溪大河生态城市文化旅游区。“十大精品旅游项目”即太阳山国际度假区、国际干细胞暨医疗度假中心、仙湖锦绣休闲度假社区、抚仙湖国际老年康体养生度假中心(樱花谷)、抚仙湖国际养生园、仙湖山水国际度假园、九龙晟景、湖畔圣水-悦椿度假酒店、仟龙湾旅游文化小镇、玉山城度假社区。“一个生态自然、民族风情旅游带”即哀牢山—红河谷生态自然、民族风情旅游带,依托雄山峻岭、高山飞瀑、多样性物种的生态自然资源,花腰傣、哈尼族、彝族为重点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建设一批特色观光体验、休闲旅游产品集群,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哀牢山—红河谷生态自然民族风情旅游带。
三、玉溪在推进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中的工作重点
(一)强化规划指导
精心组织实施《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总体规划纲要》和《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玉溪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框架方案》,抓紧启动《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玉溪板块规划》编制工作,尽快完成对澄江、江川、通海、华宁四县县城的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
(二)加快项目建设
继续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全力推动旅游重大重点项目、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规模大、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旅游重大项目,在规划编制、项目审批、用地供给等方面加大指导扶持力度,做到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优质重大旅游项目。
(三)加大招商引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重点,创新方式,完善机制,引进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参与旅游开发。坚持优质资源向优势开发主体配置的原则,鼓励具备条件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等投资主体,在遵守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等相关建设、保护规划的前提下,以独资、合资、合作、承包、租赁、托管、股份制等形式,投资开发全市各类旅游资源,建设旅游产品。
(四)完善产业要素
一是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旅游产品建设。三是打造一批全省知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旅游节庆品牌。四是培育一批特色旅游商品。五是加大乡村旅游建设力度,推动全市乡村休闲旅游进一步提升和规范发展。
(五)做好宣传促销
一是进一步拓展营销渠道,打破地区、部门和企业的界限,组织建立旅游联合促销联盟,不断创新宣传促销手段和方法,采取有效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传促销,强化昆玉旅游带的整体品牌形象宣传推广。二是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与昆明、红河等地区联动整体促销,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形成一批集“宣传、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集群,满足旅游个性化、信息化的需求,持续扩大我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的客源市场。
(六)规范行业管理
一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重点加强对一线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岗前、在职培训,强化上岗资质管理,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探索建立覆盖全市旅游产业各要素的满意度调查系统,建立玉溪旅游服务质量信息发布和社会媒体监督制度。二是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抓好旅行社、购物店、旅游车辆、导游人员,以及主要旅游线路旅游综合服务的等级划分评定和管理标准制定工作,并全面宣贯推广实施。在标准化试点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重点旅游区、旅游要素企业完成标准化创建工作。
一、玉溪在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玉溪是滇中经济圈的重要区域,建设昆玉旅游带,有利于加快玉溪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建设,加快玉溪第三大支柱产业培育,推进玉溪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滇中经济圈的形成。
玉溪是滇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是滇中、滇中南大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良好,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较好,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优良,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广阔的可开发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极大潜力。实施云南旅游“二次创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玉溪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省政府批准设立“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以来,经过全市的积极努力,一批旅游重大项目正在实施或即将启动建设,加之全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之一的帽天山项目的规划建设,玉溪将加快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内陆型国际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成为云南旅游转型升级,实现“二次创业”目标的引爆点和增长极。同时随着中部红塔区中心城区的生态建设、东部试验区的发展、西部民族风情自驾体验区崛起,玉溪旅游产品建设不断加快,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玉溪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快速上升,在滇中、滇中南大旅游圈及全省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玉溪旅游对昆玉旅游带建设,滇中、滇中南大旅游圈的形成将起到十分关键的支撑作用。
二、玉溪在推进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中的目标任务及总体布局
(一)目标任务
经过近10年的努力,将玉溪中心城区建设成为昆玉旅游带核心区。将三湖四城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休闲度假舒适、接待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端休闲度假、康体旅游目的地。将哀牢山—红河谷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民族民俗文化浓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玉溪市接待旅游者突破3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以上。
(二)总体布局
在现有“一体两翼”的总体布局下,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打造“一核、三湖、四城、三大精品旅游线、五山一河特色旅游产品、十大精品旅游项目、一个生态自然民族风情旅游带”。
“一核”即红塔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将城市建设与旅游景区建设相融合,城市跟着景区建,景区围着城市建,建设景区化城市、城市化景区,把红塔区打造为的玉溪旅游核心区和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的次集散中心。“三湖”即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好三湖,将抚仙湖建设成为国际知名、中国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聚集区和旅游目的地;将星云湖建设成为以生态湿地旅游、湖钓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滨湖、湿地休闲度假聚集区;将杞麓湖建成为集山—城—湖历史文化于一体的休闲旅度假旅游、休闲农业旅游聚集区。“四城”即澄江、江川、通海、华宁。围绕“三湖”统筹城市建设、集镇建设与旅游发展,把4城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和城市品牌,联动发展一批特色旅游集镇。“三线”即红塔山—抚仙湖高端休闲度假精品旅游线;中心城区—“五山一河”特色精品旅游线和哀牢山—红河谷生态自然、民族民俗文化特色观光休闲精品旅游线。“五山一河”即帽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生命摇篮”古生物化石主题公园、李家山古滇国青铜文化公园、红塔山工业旅游示范园、龙马山森林公园、秀山“山·城·湖”文化旅游区、玉溪大河生态城市文化旅游区。“十大精品旅游项目”即太阳山国际度假区、国际干细胞暨医疗度假中心、仙湖锦绣休闲度假社区、抚仙湖国际老年康体养生度假中心(樱花谷)、抚仙湖国际养生园、仙湖山水国际度假园、九龙晟景、湖畔圣水-悦椿度假酒店、仟龙湾旅游文化小镇、玉山城度假社区。“一个生态自然、民族风情旅游带”即哀牢山—红河谷生态自然、民族风情旅游带,依托雄山峻岭、高山飞瀑、多样性物种的生态自然资源,花腰傣、哈尼族、彝族为重点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建设一批特色观光体验、休闲旅游产品集群,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哀牢山—红河谷生态自然民族风情旅游带。
三、玉溪在推进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中的工作重点
(一)强化规划指导
精心组织实施《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总体规划纲要》和《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玉溪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框架方案》,抓紧启动《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玉溪板块规划》编制工作,尽快完成对澄江、江川、通海、华宁四县县城的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
(二)加快项目建设
继续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全力推动旅游重大重点项目、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规模大、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旅游重大项目,在规划编制、项目审批、用地供给等方面加大指导扶持力度,做到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优质重大旅游项目。
(三)加大招商引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重点,创新方式,完善机制,引进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参与旅游开发。坚持优质资源向优势开发主体配置的原则,鼓励具备条件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等投资主体,在遵守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等相关建设、保护规划的前提下,以独资、合资、合作、承包、租赁、托管、股份制等形式,投资开发全市各类旅游资源,建设旅游产品。
(四)完善产业要素
一是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旅游产品建设。三是打造一批全省知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旅游节庆品牌。四是培育一批特色旅游商品。五是加大乡村旅游建设力度,推动全市乡村休闲旅游进一步提升和规范发展。
(五)做好宣传促销
一是进一步拓展营销渠道,打破地区、部门和企业的界限,组织建立旅游联合促销联盟,不断创新宣传促销手段和方法,采取有效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传促销,强化昆玉旅游带的整体品牌形象宣传推广。二是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与昆明、红河等地区联动整体促销,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形成一批集“宣传、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集群,满足旅游个性化、信息化的需求,持续扩大我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的客源市场。
(六)规范行业管理
一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重点加强对一线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岗前、在职培训,强化上岗资质管理,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探索建立覆盖全市旅游产业各要素的满意度调查系统,建立玉溪旅游服务质量信息发布和社会媒体监督制度。二是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抓好旅行社、购物店、旅游车辆、导游人员,以及主要旅游线路旅游综合服务的等级划分评定和管理标准制定工作,并全面宣贯推广实施。在标准化试点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重点旅游区、旅游要素企业完成标准化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