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狂欢——《太阳照常升起》影片分析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g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太阳照常升起》是由姜文导演的影片,改编自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本文依据影片中1956年至1957年期间,在中国南部、中部、西部所发生的看似分散实则相连的人物故事进行分析,对影片的符号使用、叙事内容以及主题进行总结,对人性与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生命 狂欢 《太阳照常升起》
  影片《太阳照常升起》改编自青年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是继姜文导演《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鬼子来了》之后的第三部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使用倒叙的时空交错的手法,运用唯美的镜头画面,悠扬婉转的音乐以及黑色幽默的手法表达了对激情岁月的怀念,也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同时极具革命浪漫艺术色彩,抛弃了传统模式,表现了粗犷的男人气息和柔弱的女人气息,也反映了在那个“极度压抑个人性欲的时代”,每个人所反映出的人性欲望之中的各种极致境界。
  第一部分:1976年春,中国南部。讲述的是“我妈”(周韵饰)梦到一双绣着带有黄须子鱼的绣花鞋,便在洗脚后光脚去街上买鞋,在买完鞋的时候遇到了逃学的儿子(房祖名饰),便和儿子展开了追逐。回家途中一只鸟飞过来说:“我知道,我知道”,在“我妈”方便完后才发现鞋子被鸟叼走了,她去追鸟却不知怎地爬上了那棵树并大喊进而开始发疯,儿子就在家里和自己“疯妈”做着你走我追的事情。在一次外出时,儿子发现了母亲建造的白宫,并发现家里丢失的东西都在这里,却在儿子接连不断的喷嚏中接二连三地碎了。等儿子回到家,母亲对儿子说自己已经好了并让儿子去接下放的人,在儿子接人到村落河边时,孩子们突然告诉他说,他妈消失了。就在这时,发现河流中漂浮着妈妈的绣花鞋和一套军大衣,正缓缓向远方离去。在这一部分,首先影片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性符号,例如妈妈的脚,在文章开头这双脚浸在洗脚水中,阳光下反射出绝美的光影,被拍得很有灵性。当这双脚踏上土地后,镜头长时间地跟踪拍摄这双脚,说明这部影片是关于性和欲望等情感的。其次,妈妈在影片中是光脚的,没有鞋穿,而鞋和脚一样,是欲望和爱的象征,所以妈妈在情感上是缺失的,当妈妈捧着那双绣有活灵活现的鱼眼睛的鞋时,她的内心便有了寄托,心灵深处也需要感情的宣泄。树代表了生命和生机,当鞋被鸟儿叼走以后,便意味着她的生命中失去了对性爱和生命力的幻想,她知道他深爱的男人最终还是选择了他爱的人把自己抛下了,自己苦苦等待终成了蹉跎,自己只不过是他的匆匆过客,鸟儿说出了她内心害怕却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所以妈妈爬到树上,近乎疯狂地呐喊,来宣泄自己压抑已久的生命能量和对美好幻想破碎的绝望。石头在影片中也存在着它特殊的符号象征意义,“树底下全是这个(石头)能不歪吗”,就像妈妈,心里都是压抑的心结,生命能好吗?最后,儿子找到了妈妈用石头建造的房子,它是由白色的石头堆积而成,就像子宫的样子,孕育着最安全的生命,是妈妈心灵栖息的地方,每个人的心中都承载着一生的秘密,所以当儿子好奇地窥探时,所有的东西轰然倒塌。也许,妈妈并没有疯,只是沉浸在了自己所认知的世界里,她清醒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做着自己内心觉得对的东西,而疯的是那个时代。
  第二部分:1976年夏,中国东部。伴随着梁老师悠扬动听的歌声开场。梁老师在食堂弹着吉他唱着动听的情歌,五个女孩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揉着面粉,并时不时地配合着歌声抬起大腿,大腿的镜头特写反映出对女性意识的强加,此处压抑的情感得到体现。梁老师去医务室包扎伤口,一个口罩的特写镜头较为独特,然后是林大夫(林冲饰)沉重的呼吸声,打针的镜头,妩媚的站姿都表现出林大夫对梁老师不一样的感情,但是林大夫却与唐老师(姜文饰)有染,而唐老师和梁老师又是好朋友。林大夫来到医院看望梁老师,浑身湿漉漉的场景,以及主动的亲昵动作,直白的告白话语,“我就是要你摸我,我是你的人”,体现了林大夫对爱的渴望以及内心长久压抑的感情,才导致这样所谓闹剧式的告白。影片中唐老师号角的声音以及林大夫的到来,暗示了号角声音便是二人的偷情信号,而林大夫一再表白自己在看电影被摸,并和梁老师告白或许是对自己当晚偷情行为的掩饰,又或许在拯救那个不堪的自己。最终,梁老师死去了,在门楼前用自己留下的枪带吊死了,双手插在兜里,影片响起同开头一样悠扬的歌声,如果说音乐开始时的慢弹轻唱带给我们情绪上的舒展和沉醉,结束时的画外哼唱则带给我们灵魂的拷问。他离开的这个喧嚣的世界,就像死亡时那轻松的姿态,用极具形式感的方式描述了梁老师坦然离世的样子。对于梁老师的尸体不断地拉镜头的拍摄,使身体貌似有两米那样的长度,周围有五颜六色的蔬菜,就像梁老师生前一样和它们简单地打着交道,远离这个虚伪的世界。
  第三部分:1976年秋,中国南部。生产队的小队长开着拖拉机去接被下放的唐老师和唐妻(孔维饰),在路途中,唐老师用梁老师送给他的枪打了一只野鸡送给生产队的小队长,这里出现的枪也是一种象征性符号,强烈的男权主义思想被体现。而后来到老唐家,二人开了两枪,遭到唐妻的咒骂,扔起的脸盆在空中旋转漂亮地转场到老唐带领孩子们打猎的情景。孵小鸡的不能打,在一起的野鸡不能打,树杈代表禁止,体现了一种人文情怀和对万物本性的尊重,使得影片浪漫而深刻,当老唐发现了妈妈所建造的白宫时,也留下了树杈的标记,这说明老唐对于人内心秘密的尊重,对于其心灵的保护。当小队长对老唐说了 “可是你老婆的肚子根本不像天鹅绒”,无异于触动了老唐爱情里最柔软的禁区,于是枪响了。情变了,但对于情的坚守却不会变。所以,情仇如枪。
  第四部分:1958年冬,中国西部。开场便伴随着唐妻爽朗的笑声,两个女人骑着骆驼穿行在戈壁滩上,唐妻向妈妈讲述着她和老唐的爱情故事,种种事迹表明这个来自南洋的女人骨子里的浪漫气息,喜欢新奇勇敢而不拘小节,怀孕的妈妈就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二人的性格大相径庭,这也许就造就了妈妈苦苦等待深爱那个男人的结局,在分岔路唐妻选择了路的盡头,这就意味着她和爱人美好的结局。而妈妈走向了非尽头,这便暗示妈妈选择了一条永不能回头的路,结局只能是凄凉的。父亲用一件被三枪打破的衣服来向妈妈证明自己死了,但是妈妈不信,正如桌上摆着的书《怎么办》一样,它讲述的也是一个女人徘徊在两个男人中间,一个浪漫,一个普通,最终女人跟随了那个浪漫的男人。父亲也一样选择了别的女人抛弃了妈妈,或许这是一种对爱的讽刺。妈妈在上厕所时偶然生下儿子,在鲜花遍布的铁轨上迎来了儿子的降生,极具形式主义的展现方式凸显了一个新生命在黎明前的到来。“阿廖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他一笑天就亮了”,一个看似封闭式的结尾其实是一种呼唤,一种对爱情的守护,太阳艰难地升起,生命的旅程就像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本部影片通过讲述年轻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辗转新疆、云南等地,放弃城市,回归田野,用乡野的大美和纯真,来抗衡现实的丑陋和城市的混乱,大量鲜艳的花,湛蓝的天,奔腾的流水,层层的田,这些用绚烂至极的色彩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对人性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样看来,《太阳照常升起》更像是一场生命的狂欢,情感也在人性和欲望中间滋长,残酷却又生机盎然地存在着。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的照耀下有无尽的狂欢还在孤苦地等待,生命被照耀得无比绚烂,唯有太阳升起,生命才回归本真。
  (作者简介:郭宁,女,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封建宗法制社会里,女人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家族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存在的。长期的误导与视野期待下,这种把男性经验视作普遍经验,要求读者对男性认同。女性读者的阅读经验便成
新历史主义把创作主体的活动概况为协合,并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由此来看《欢乐山的五月柱》,可发现霍桑在创作中典型地体现了新历史主义的协合观。 New historicism summar
期刊
2015年我市教育教学上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学讲活动,各中小学都在实施。我校当然也不例外,各教研组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之后,在自己的班里划分小组,每节课都在摸索用“学讲模式”完
期刊
现代广播电视传媒业是具有高投入、重装备、高消耗等特点的行业。以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和地方等各级广播电视台作为重要媒体主要承担着新闻宣传的职能,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正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作为提供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也深深地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因此,清晰地认识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能够从信息技术方面改进人力资源管理。从而为企业或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单位对管理模式的调整与改善提供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因素;管理模式  一、
中国风电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风力发电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然而在风电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风”现象,本文针对风力发电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适当建议
期刊
目的:探讨在髋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应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医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均分法进行分组,其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汲取及应用,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从而构建良好的历史知识体系。然而历史教学中,仅仅依靠文字叙述,不能直观化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