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宣传稿件采写工作“小窍门”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炮制出一篇可看的稿件,笔者认为有一个“小窍门”必须掌握,那就是拥有“四颗心”即:爱心、学习心、勤奋心、喜新厌旧心。宣传工作需要释疑解惑,要善于造势,要正确导向,常怀如此“四心”,即便做不到一日进益千里,但日日进步,一天小步便是人生的一大步。
  【关键词】四心;爱心;学习心;勤奋心;喜新厌旧
  宣传稿件的采写,是作为企业基层宣传干事一项必备基础技能,同时是一项时时需要进行的工作。宣传稿件的采写粗看貌似并不复杂,采访——编写——出稿,流程简单出品容易。然而,虽然是同样的工艺流程,却往往会因为其中的细微差别而决定一篇稿件质量的好与坏。
  “为什么自己写的稿子连自己也不喜爱看?”进行宣传稿件采写初期,这是笔者经常对自己的自问。处于入门阶段之时,对于这份工作的体会是迷茫,感觉可写的素材少,写出的稿子总是老生常谈、以会报会、以活动报活动,有事写事、没事干看的“豆腐干”,编写陷入一种循环性的停滞状态。而随着对采写工作的日积月累,自问也有了变化,变为:“如何让自己写的稿子更多人喜爱看?”
  任何工作,都有一个逐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迈进的过程。同理,一篇宣传稿件的采写工作,也必定会经过这样的过程。作为一名基层宣传工作者,从事此项工作数年,写作由爱好变为职业,由无可无不可变为必须,归纳采写的一些心得和小窍门,如何炮制出一篇可看的稿件,笔者认为有一个“小窍门”必须掌握,那就是拥有“四颗心”。
  一、培育爱心,爱之亦能喜之
  “爱心”是从事此项工作的首要之心。有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说的好:热爱是精神的动力,勤奋是成功的阶梯。而对于宣传工作,网络上流行着这样的评价:三年个体成富翁,三年厂长成股东,三年技术当高工,三年报道两手空。评价准不准确暂且不论,但由此可知把这项简单工作做好、做长久背后的艰难性,如若没有热爱之心作为精神支柱,必不精彩也必不持久。
  如同做工作一样,从爱好到入门,从入门到提升。如果不爱它,不热爱去写,没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那怎么又会写出令人喜爱的东西?有人曾说过:“穷其一生的精力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直至成为艺术,终究不会被时代所淘汰的。”虽然是一份貌似简单的事情,但只有爱写,才会在怎么写好上下功夫,才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血去推敲,才会爱看自己写完的东西,爱比较它的不足,爱比较不足之后的提升,诞生出“爱”提升之后的欣慰。
  二、常怀学习心,学之方能写之
  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是宣传干事的独门武器,而拥有这两项独门武器的重要途径便是学习,永不停歇的学习。
  大致总结过自身采写稿件经历的三个阶段:其一为模仿阶段,此时为初学阶段,只觉“书当快意读易尽”。其二为苦寻内容感觉无素材可写的阶段,唯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苦闷。过渡到第三阶段便是见到事件就会潜意识开始分析,这样的素材该怎么写才能有看点,此时已经成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了。三个阶段中,以笔者自身为例第一、第二是自然过渡,而从第二过渡至第三阶段就是一个艰难甚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不停的学习、充实来为此奠定基础。
  学习什么?作为企业的宣传工作者,需要扩大信息来源,吃透两头精神,吃透上面的精神,了解基层的实际。我们的工作重心主要为双服务,为党和国家,为上级、基地和公司服务,为基层职工服务。如果对上级的精神学习不够、理解不透,就会盲人骑瞎马。需要不断地多看报、多听广播,学哲学、学经济、学时事、学报刊提升政治理论水平,需要学文学、学诗词提升文字表达能力。如果对所属企业产品、基层职工工作性质了解不够,就会文浮于事,不实际、不生动,需要学习企业的产品、学业务知识、学操作流程,让稿件更翔实、更贴近实际。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只有在积极的状态下,将稿件采写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不断从中获得新知识,才能不断创新方法,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喜闻乐见的作品。
  三、必备勤奋心,勤之才能熟之
  企业宣传工作者常会有这样的心得:生在宝山要识宝。我们身处最基层,便要善于发挥贴近新闻源泉的优势,时时留心身边事,处处当个有心人,造就一双“飞毛腿”,练就一双敏锐的“新闻眼”。
  这番绝技的练就,勤之一字是必不可少的。多询问、多察看、多修改、多跑腿、多动脑,数“多”荟萃,就靠这个“勤”来为之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只要勤奋、刻苦,“勤”之日久,写便会流畅、便捷、熟练起来,水平必定能向好的方面转化。这样你才会感到在常规性的工作、定期例会中蕴藏着采之不尽、写之不完的新闻素材,才会感到同样的素材累积,运用不同的写作方式便会出现不同的新闻亮点,如此才能领略到身处宝山的乐趣。
  四、雕琢喜新厌旧心,有之更能强之
  记得刚听到“开拓思想,与时俱进。”这些词语时,觉得很好,但是一年甚至两年、三年过去了,还在不停看到这样的词语,心里就觉得有些厌烦了。写稿子也应该是同理可证吧,如若总是遵循守旧,没有创新,不但会令读者生厌,也会令自己生厌,文出其新,文者也必定是要常怀喜新厌旧之心的。
  然而虽说是喜新厌旧,却不是完全抛弃旧的东西,而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将时新与陈旧结合,催生出不一样的精彩。某次听培训课,老师讲到“炯炯有神”这个词语反复被大家用来形容人的眼睛,看多了乏味无新,笔者深有同感。后来有一次采访公司的一位设计师,写稿子时我犯难了好久,那位设计师浑身上下,给人印象最深的只有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思索再三也找不到词语代替,最后只好江郎才尽,仍然毫无底气使用了“炯炯有神”这个词语。可见,要学会“喜新厌旧”也是需要功底的,只有在不断的工作中不断雕琢,方能熟练运用此项技能,追求更加进益的未来。
  上述的“四颗心”,是笔者工作中收获的一些“小窍门”,纯属个人体会。宣传工作需要释疑解惑,要善于造势,要正确导向,常怀如此“四心”,即便做不到一日进益千里,但日日进步,一天小步便是人生的一大步。花费了时间、心力、热情而塑造出的作品,又怎么会无人喜爱?
其他文献
对于约束优化问题,基于Fischer-BurmeisterNCP函数提出了一类新的QP—free方法.为了避免Maralos效应,引入了一个高阶修正方向.同时,算法采用线搜索以代替弧搜索.与其他传统的SQP方
随着日间手术的增多和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推广,寻求一种安全有效、运动功能恢复快的麻醉方式对于下肢短小手术来说尤为必要。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对于下肢手术麻醉效
根据气体输运过程中黏性现象、热传导现象和扩散现象这三种现象的共同特征,建立气体输运过程模型的合理简化假设,简化了碰撞过程,并应用其推导气体的输运系数,使原来比较复杂
前言  特高压能大大提升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本文对特高压变电站的防雷保护技术进行了阐述。  一、特高压变电站高压配电装置的直击雷保护  根据我国110-500kv大量变电站多年来的运行经验,如特高压变电站采用敞开式高压配电装置(AIS)、敞开式电气设备时,可直接在特高压变电站构架上安装避雷针或进雷线作为直击雷保护装置。如特高压变电站采用半封闭组合电器(HGIS)或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则其G1
<正>笔者从中医体质角度出发收集了60例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本院
本文主要对人工智能理论的概况、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优点与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为推动电气工程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智能化技术包含多个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地综合性能,如控制学、语言学、生物学与信息学等,作为一项人工智能技术,该技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通过长期发展愈加成熟,逐步形成一套以计算机为核心涉及多个领域与学科的综合性技术。作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