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深化,我们的社会已经进人了信息化时代。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借助信息化已经大大提高,并且减少了很多人为的失误。因此,无论是国民经济的各支柱产业,还是服务业、管理业都要依赖信息化的管理方法,提升能力,提高效率。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直接提高了工程造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1、新形势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1.1政策方面的要求
当前的形势下,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手段,必须要在政策方面做出调整。为了适应国际一体化经济带来的变化,新政策的制定要尽可能的与国际接轨,逐渐完善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定价机制,对市场上的计价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与此同时,新技术与新思想的不断涌入,也为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宝贵的技术资源与研究依据。在政策中明确信息化是造价信息管理的方向和必然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1.2為加快工程造价信息化进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我国在工程造价信息化进程方面,还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因此,必须要强化工程造价信息化相关技术的研究,为工程造价信息化进程不断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BIM 技术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不仅可以改善传统工程计价与计量方法,让工程造价搭载新科技的列车,并对其进行集成式的管理,建立全面有效的工程投资体系,使项目决策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角对经济数据进行对比,使其更容易做出最正确的选择。除了 BIM 技术以外,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有效的提高了计算机计算的效率与质量,这不仅是技术方面的革新,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带动生产力发展的优秀案例。
1.3工程造价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工程造价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工程造价信息的发送与收集,还满足了建筑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制定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基础上,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相对统一的工程造价信息标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在信息的传递以及相关资料的处理方面可以采用标准化的模式。
2、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措施
2.1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个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不单需要对于施工方进行管理,而且还要对于造价单位进行资质的评估,同时也要对于整个造价过程进行监管,所以,必须要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中将一些必须的基本功能模块进行建立。1)在造价资质方面进行管理。比如对于施工一方,要对其资质进行登记和变更;某些造价咨询机构也要进行相关的资质方面的审批,并进行登记和管理。2)对于造价过程的相关管理。在造价的过程中,主要有这几个模块,即投资决策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招投标管理系统、实施控制系统。所以,在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些模块的管理和建设。3)项目实施过程中文件的编制处理处理。在完成一个大的项目工程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采购、变更洽商文件需要编制和管理,所以,就需要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完成这些工作。4)工程造价的档案处理及管理,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数据、文件、变更洽商的过程文件都是工程建设重要的档案资料,也是宝贵的技术经济数据,需要加强管理力度,信息化管理能够很好地实现工程造价的数据文件管理。5)建立各层次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各主管部门的平台应注重政策法规的公示,政府指导价格的更新,重大项目的造价管理经验,和典型案例的分析解剖。设计、施工单位的信息平台注重项目的数据积累,数据的分析,为限额设计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及投标报价的经济支持。
2.2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机制
要想快速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从而能确保其对于信息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快捷性,就应该做到构建一个能够进行独立监督的部门,对于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管理,并且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及时地监管信息的发布情况,还要做到在工作机制中逐渐完善,要制定一些同工程造价有联系的信息管理系统,方便进行查询和管理,赋予每位参与者一定的权限,浏览不同的信息。
2.3设计系统化的业务流程
不同的业务涉及不同的管理监督运行系统,将所有的信息汇集,实现财务控制;把技术和制度规划进行完美对接,让每一个变更洽商都是合理有效的,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是阳光的、透明的。建立网络申请、网络审核、网上监督举报等板块来处理业务,让资金流向可以实时得到控制。
2.4创新信息处理
要想有效地解决当前信息资源处理手段落后问题,实现工程造价资源的有效分析与累积,就需要建立造价资料分析系统,改进原有的信息处理技术。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迫切需要建立起标准化的造价基础数据库,将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信息及相关资料及时进行打包压缩、转换格式等进行技术处理。同时,将处理好的数据存储到基础数据库中,方便动态跟踪和分析工程建设期间项目所发生的费用材料变化情况,做好在建项目与已建项目的造价对比,有效预测造价走势,从而提高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水平。专业造价软件与BIM技术的良好衔接,经济专业与设计专业的无缝连接,也是进行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需要融入信息化管理。一个工程项目从开始规划到设计、实施,竣工结算,都需要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样才能对整个项目的运行和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准确的经济数据,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实现更高的投资收益,使基本建设走上一条高效益、高智能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董云燕.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36.
[2]胡建学.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方法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147.
[3]朱雅琳.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D].山东大学,2012.
[4]熊丽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探究[J].中国外资,2013,03:71.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1、新形势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1.1政策方面的要求
当前的形势下,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手段,必须要在政策方面做出调整。为了适应国际一体化经济带来的变化,新政策的制定要尽可能的与国际接轨,逐渐完善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定价机制,对市场上的计价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与此同时,新技术与新思想的不断涌入,也为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宝贵的技术资源与研究依据。在政策中明确信息化是造价信息管理的方向和必然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1.2為加快工程造价信息化进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我国在工程造价信息化进程方面,还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因此,必须要强化工程造价信息化相关技术的研究,为工程造价信息化进程不断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BIM 技术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不仅可以改善传统工程计价与计量方法,让工程造价搭载新科技的列车,并对其进行集成式的管理,建立全面有效的工程投资体系,使项目决策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角对经济数据进行对比,使其更容易做出最正确的选择。除了 BIM 技术以外,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有效的提高了计算机计算的效率与质量,这不仅是技术方面的革新,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带动生产力发展的优秀案例。
1.3工程造价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工程造价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工程造价信息的发送与收集,还满足了建筑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制定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基础上,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相对统一的工程造价信息标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在信息的传递以及相关资料的处理方面可以采用标准化的模式。
2、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措施
2.1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个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不单需要对于施工方进行管理,而且还要对于造价单位进行资质的评估,同时也要对于整个造价过程进行监管,所以,必须要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中将一些必须的基本功能模块进行建立。1)在造价资质方面进行管理。比如对于施工一方,要对其资质进行登记和变更;某些造价咨询机构也要进行相关的资质方面的审批,并进行登记和管理。2)对于造价过程的相关管理。在造价的过程中,主要有这几个模块,即投资决策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招投标管理系统、实施控制系统。所以,在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些模块的管理和建设。3)项目实施过程中文件的编制处理处理。在完成一个大的项目工程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采购、变更洽商文件需要编制和管理,所以,就需要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完成这些工作。4)工程造价的档案处理及管理,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数据、文件、变更洽商的过程文件都是工程建设重要的档案资料,也是宝贵的技术经济数据,需要加强管理力度,信息化管理能够很好地实现工程造价的数据文件管理。5)建立各层次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各主管部门的平台应注重政策法规的公示,政府指导价格的更新,重大项目的造价管理经验,和典型案例的分析解剖。设计、施工单位的信息平台注重项目的数据积累,数据的分析,为限额设计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及投标报价的经济支持。
2.2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机制
要想快速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从而能确保其对于信息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快捷性,就应该做到构建一个能够进行独立监督的部门,对于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管理,并且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及时地监管信息的发布情况,还要做到在工作机制中逐渐完善,要制定一些同工程造价有联系的信息管理系统,方便进行查询和管理,赋予每位参与者一定的权限,浏览不同的信息。
2.3设计系统化的业务流程
不同的业务涉及不同的管理监督运行系统,将所有的信息汇集,实现财务控制;把技术和制度规划进行完美对接,让每一个变更洽商都是合理有效的,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是阳光的、透明的。建立网络申请、网络审核、网上监督举报等板块来处理业务,让资金流向可以实时得到控制。
2.4创新信息处理
要想有效地解决当前信息资源处理手段落后问题,实现工程造价资源的有效分析与累积,就需要建立造价资料分析系统,改进原有的信息处理技术。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迫切需要建立起标准化的造价基础数据库,将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信息及相关资料及时进行打包压缩、转换格式等进行技术处理。同时,将处理好的数据存储到基础数据库中,方便动态跟踪和分析工程建设期间项目所发生的费用材料变化情况,做好在建项目与已建项目的造价对比,有效预测造价走势,从而提高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水平。专业造价软件与BIM技术的良好衔接,经济专业与设计专业的无缝连接,也是进行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需要融入信息化管理。一个工程项目从开始规划到设计、实施,竣工结算,都需要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样才能对整个项目的运行和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准确的经济数据,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实现更高的投资收益,使基本建设走上一条高效益、高智能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董云燕.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36.
[2]胡建学.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方法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147.
[3]朱雅琳.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D].山东大学,2012.
[4]熊丽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探究[J].中国外资,2013,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