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车流量的增加,促使国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投入量增加。而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合理有效的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提出有效的解决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方式,其低于提升公路施工质量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为解决当前问题提供有效参考意见。
关键词:公路施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混凝土路面施工工作是保证公路工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直接会影响整个公路施工的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公路建设的数量也不断扩大,保证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有效的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为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做出保障。基于此,对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进行研究非常必要。
1、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1水泥水化意识薄弱
在进行混凝土调配过程中,水泥容易产生水化热,就是处于高能态的几种化合物与水反应,向更稳定的低能态过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几种无水化合物组分的溶解热和几种水合物在溶液中的沉淀热形成了大部分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且比热容又不高,这样以来,水泥水化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就会导致其内外温差迅速增大,一般 2~4d 达到最大值,此时的温度应力也是最大,而温度应力是目前预拌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术界有一种观念认为,混凝土应力的三分之二来自于温度变化,三分之一来自干缩和湿胀。另一种观念认为混凝土早期开裂主要是由于初凝前后干燥失水引起的收缩应变和水化热产生的热应变所引起。因此水泥水化热是混凝土早期开裂的主要因素之一。
1.2维护混凝土浇灌环境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交通运输方式、模子的排列顺序或者钢板的排列顺序都会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使其难以达到最为理想的浇筑状态,最终对整个公路施工工作造成整体影响。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没有高度重视浇筑环境,最终影响公路施工。所以,相关人员要关注混凝土浇筑环境,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按照目标顺利地开展与进行。
1.3水泥混凝土路面缝隙衔接存在问题
纵向缝隙施工、横向缝隙施工以及保养技术的运用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重要的三个方面,如果任何一个方面存在问题,其必然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1)纵向缝隙施工问题。路面与硬路肩宽度比和实际铺设的宽度不匹配,或者宽度大于实际鋪设宽度,这是纵向缝隙施工的常见问题。所以,在施工中要借助平缝拉杆方式构建。与此同时,保障面板混凝土模板厚度合适[1]。(2)横向缝隙施工问题。当摊铺工作结束以后,通常会选择横向缝隙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更为具体的说,保证胀缝以及缩缝之间吻合,借助螺纹传力杆施工。(3)保养技术的运用。保养技术也是提升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关键。标准保养、热保养、自然保养是常见的公路建筑保养的方式。在选择保养方式时不能全凭主观意愿选择,而是要结合实际公路建设标准进行具体问题分析,最终制定出相应的方案,最终达到最理想的保养状态。
2、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选择正确的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材料直接会影响公路工程质量,所以,为了提升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就需要在不断地研究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混凝土材料。通过实验发现,混凝土材料配比维持在以下水平最为适宜。65%—70%的粉煤灰,18—25%石灰,6%—15%的石膏,3%—5%铝粉膏。与此同时,在开展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养护温度最小为35℃,养护温度最大也到达到400℃。因此,在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最优化配比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2.2 摊铺与振捣混凝土正确方式
在开展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促使拌合物均匀摊铺,通常会选择人工铁锹反扣方式促使拌合物均匀。与此同时,还会预留一定的阵实高度。如此一来,能够保证设计标准和实际摊铺、高度以及阵实平整度一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摊铺混凝土时,为了防止混合物出现离析情况,就不要使用抛掷方式。施工过程中加大对钢筋的保护程度,促使混凝土摊铺环节中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在模板中明确标记各种类别钢筋的使用数量。在对混凝土混合料进行人为性的整平以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同时插入振捣器。操作人员要实时观察混凝土振捣情况,最终会减少混凝土表层中的气泡。为了提升施工质量,还需要进行第二次振捣。
2.3 接缝施工工作的开展
2.3.1 纵缝施工工作的开展
在施工过程中,路面总宽度要比一次铺筑的宽度大。此时还需要设置纵向施工缝隙,重合现象不得产生在轮迹和施工缝位置之间。但要保证车道线和施工缝隙之间保持较近的距离,或者两者之间重合。纵向施工缝要尽量选择插杆式企口型,选择厚度大于260mm的面板地点进行摊铺工作。在滑膜施工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借助摊铺机侧向拉杆设备,这样有利于保证纵向施工缝栏杆。为了促使纵缝施工质量提升,施工单位以及相关监理单位需要对路面施工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在阵实过程中,要以固定模板的方式为主。如果一次铺筑高于4.5m,需要充分应用假拉杆型纵缝。在设置锯切纵向缩缝位置时,它可以作为设置车道宽度最为重要的依据。在将位杆插入施工过程中,需要借助对位杆插入装置,将插入间隙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2.3.2 横缝施工工作的开展
在路面施工过程中,此次在摊铺施工中暂停时间超过了30分钟,所以,需要选择横缝施工。因为只有采用横缝施工,才能保证两个相邻施工时间段的施工质量是一致的。在设置横缝时,需要保证伸缩缝、横缝以及膨胀缝之间具有一致的高度。为了保证其高度一致,施工过程中利用螺纹传力杆企口缝形式。同时,将板长度控制在恰当范围内,6m为最大的板长度。
2.3.4 混凝土养护施工工作开展
混凝土公路在投入使用之后,后期会面临着冻害的侵袭。所以,在实际的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采取预防冻害的具体措施[2]。在初期,混凝土收缩时,我们就要及时开展保养工作。浇筑施工工作结束后3d,这是进行混凝土保养工作的最佳时期。在白天,相关施工人员需要保证混凝土路面要足够的水分。每次间隔2小时洒水一次,后期每天洒水的次数减少,但是每天至少也要有4次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洒水。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投入使用以后,其容易受到损害,这主要是其后期承载的压力过大。基于此,相关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采用正确的施工方式促使公路施工达到最佳的水准。从而提升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促使我国经济水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敏.论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58(13):236-236.
[2]于东海.试论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J].大科技,2015,27(4):88—93.
关键词:公路施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混凝土路面施工工作是保证公路工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直接会影响整个公路施工的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公路建设的数量也不断扩大,保证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有效的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为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做出保障。基于此,对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进行研究非常必要。
1、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1水泥水化意识薄弱
在进行混凝土调配过程中,水泥容易产生水化热,就是处于高能态的几种化合物与水反应,向更稳定的低能态过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几种无水化合物组分的溶解热和几种水合物在溶液中的沉淀热形成了大部分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且比热容又不高,这样以来,水泥水化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就会导致其内外温差迅速增大,一般 2~4d 达到最大值,此时的温度应力也是最大,而温度应力是目前预拌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术界有一种观念认为,混凝土应力的三分之二来自于温度变化,三分之一来自干缩和湿胀。另一种观念认为混凝土早期开裂主要是由于初凝前后干燥失水引起的收缩应变和水化热产生的热应变所引起。因此水泥水化热是混凝土早期开裂的主要因素之一。
1.2维护混凝土浇灌环境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交通运输方式、模子的排列顺序或者钢板的排列顺序都会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使其难以达到最为理想的浇筑状态,最终对整个公路施工工作造成整体影响。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没有高度重视浇筑环境,最终影响公路施工。所以,相关人员要关注混凝土浇筑环境,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按照目标顺利地开展与进行。
1.3水泥混凝土路面缝隙衔接存在问题
纵向缝隙施工、横向缝隙施工以及保养技术的运用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重要的三个方面,如果任何一个方面存在问题,其必然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1)纵向缝隙施工问题。路面与硬路肩宽度比和实际铺设的宽度不匹配,或者宽度大于实际鋪设宽度,这是纵向缝隙施工的常见问题。所以,在施工中要借助平缝拉杆方式构建。与此同时,保障面板混凝土模板厚度合适[1]。(2)横向缝隙施工问题。当摊铺工作结束以后,通常会选择横向缝隙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更为具体的说,保证胀缝以及缩缝之间吻合,借助螺纹传力杆施工。(3)保养技术的运用。保养技术也是提升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关键。标准保养、热保养、自然保养是常见的公路建筑保养的方式。在选择保养方式时不能全凭主观意愿选择,而是要结合实际公路建设标准进行具体问题分析,最终制定出相应的方案,最终达到最理想的保养状态。
2、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选择正确的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材料直接会影响公路工程质量,所以,为了提升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就需要在不断地研究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混凝土材料。通过实验发现,混凝土材料配比维持在以下水平最为适宜。65%—70%的粉煤灰,18—25%石灰,6%—15%的石膏,3%—5%铝粉膏。与此同时,在开展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养护温度最小为35℃,养护温度最大也到达到400℃。因此,在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最优化配比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2.2 摊铺与振捣混凝土正确方式
在开展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促使拌合物均匀摊铺,通常会选择人工铁锹反扣方式促使拌合物均匀。与此同时,还会预留一定的阵实高度。如此一来,能够保证设计标准和实际摊铺、高度以及阵实平整度一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摊铺混凝土时,为了防止混合物出现离析情况,就不要使用抛掷方式。施工过程中加大对钢筋的保护程度,促使混凝土摊铺环节中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在模板中明确标记各种类别钢筋的使用数量。在对混凝土混合料进行人为性的整平以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同时插入振捣器。操作人员要实时观察混凝土振捣情况,最终会减少混凝土表层中的气泡。为了提升施工质量,还需要进行第二次振捣。
2.3 接缝施工工作的开展
2.3.1 纵缝施工工作的开展
在施工过程中,路面总宽度要比一次铺筑的宽度大。此时还需要设置纵向施工缝隙,重合现象不得产生在轮迹和施工缝位置之间。但要保证车道线和施工缝隙之间保持较近的距离,或者两者之间重合。纵向施工缝要尽量选择插杆式企口型,选择厚度大于260mm的面板地点进行摊铺工作。在滑膜施工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借助摊铺机侧向拉杆设备,这样有利于保证纵向施工缝栏杆。为了促使纵缝施工质量提升,施工单位以及相关监理单位需要对路面施工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在阵实过程中,要以固定模板的方式为主。如果一次铺筑高于4.5m,需要充分应用假拉杆型纵缝。在设置锯切纵向缩缝位置时,它可以作为设置车道宽度最为重要的依据。在将位杆插入施工过程中,需要借助对位杆插入装置,将插入间隙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2.3.2 横缝施工工作的开展
在路面施工过程中,此次在摊铺施工中暂停时间超过了30分钟,所以,需要选择横缝施工。因为只有采用横缝施工,才能保证两个相邻施工时间段的施工质量是一致的。在设置横缝时,需要保证伸缩缝、横缝以及膨胀缝之间具有一致的高度。为了保证其高度一致,施工过程中利用螺纹传力杆企口缝形式。同时,将板长度控制在恰当范围内,6m为最大的板长度。
2.3.4 混凝土养护施工工作开展
混凝土公路在投入使用之后,后期会面临着冻害的侵袭。所以,在实际的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采取预防冻害的具体措施[2]。在初期,混凝土收缩时,我们就要及时开展保养工作。浇筑施工工作结束后3d,这是进行混凝土保养工作的最佳时期。在白天,相关施工人员需要保证混凝土路面要足够的水分。每次间隔2小时洒水一次,后期每天洒水的次数减少,但是每天至少也要有4次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洒水。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投入使用以后,其容易受到损害,这主要是其后期承载的压力过大。基于此,相关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采用正确的施工方式促使公路施工达到最佳的水准。从而提升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促使我国经济水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敏.论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58(13):236-236.
[2]于东海.试论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J].大科技,2015,27(4):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