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适应证和经验教训.方法使用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制成的自膨胀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58例.切开复位后1~4枚螺钉固定,术中检查稳定性是否良好;术后定期随访,检查踝关节功能和X线检查.结果随访54例147枚螺钉.全部骨折无移位,均愈合良好,无细菌感染.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6月(3~28月),根据国内王栋梁等综合功能评估标准,优良率达96.3%.结论PDLLA自膨胀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操作简单,效果理想.只要手术时机恰当,术中精细操作,术中术后处理得当,并发症也是可以预防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从 1994年~ 2001年 8月,采用小切口加腱皮减张缝合法治疗 22例受伤 1周内的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结果随访 8个月~ 5年,按照 Arner- 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 19例 (86.4% ),良 3例( 13.6%),优良率达 100%.结论小切口加腱皮减张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能有效分散断端张力,有效保护断端血供,创伤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膝关节损伤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 行MRI检查并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病例27例,采用西门子公司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均做矢状及冠状面扫描,层厚4mm.对8例有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和22个没有ACL损伤的膝关节,分别测量后交叉韧带(PCL)角和弯曲度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3例31个半月板损伤,术前MRI确诊18例,24个半月板,确诊率分别为62.0
目的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共收治46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按改良的Gustilo分类法Ⅰ型12例,Ⅱ型9例,ⅢA型6例,ⅢB型7例,ⅢC型2例.全部患者均急诊行清创术及胫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创面均给予一期缝合,但有2例另行减长切口、二期缝合.结果本组患者随访8~36个月,平均20个月.创面愈合情况:一期愈合36例,坏死组织再次清创术后行自体植皮术6例,骨外露以比目鱼
血管新生是组织修复再生中至关重要的过程.目前发现许多生长因子都有促进血管新生的特性,通过输注外源性血管新生因子或转导其基因促进缺血组织血管新生的血管新生疗法业已引起广泛重视.本文旨在对血管新生因子及血管新生疗法在重建外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Ⅱ型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取用锁骨与喙突间螺丝钉加压固定,喙锁韧带修复.结果24例患者术后骨折端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内固定物无松脱,肩锁关节无创伤性关节炎.结论本术式治疗成人Ⅱ型锁骨外侧端骨折,操作方便,固定可靠,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期刊
目的介绍X-Change金属网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各种应用形态.方法应用X-Change金属网按照Slooff-Ling和Campbell技术进行髋翻修术10例,其中第1次和第2次翻修者各4髋,第3次翻修和第4次翻修者各1髋;男2髋,女8髋,年龄45~89岁,平均71岁.翻修原因:髋臼松动4髋,股骨上段骨缺损、假体周围骨折4髋,髋臼松动、骨盆环中断合并股骨上段骨缺损2髋.结果10髋中已经放置X-Ch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前路钛板在手术治疗颈椎创伤、脊髓型颈椎病、颈椎肿瘤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前路钛板治疗颈椎创伤与疾病22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包括颈椎间盘突出)13例,颈椎骨折5例,后纵韧带骨化症2例,颈椎肿瘤2例.结果本组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3年5个月,平均1.5年,21例植骨块与上下椎体融合(95.5%),1例不融合(4.5%).无钛板松动断裂、移位,亦无植骨块脱出压迫食道.术后除1例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