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心理测评量表形式评价高校思政课学生学习成果的思考

来源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xu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鉴心理测评量表形式,评价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是时代需要.通过打破学科界限,借鉴心理学研究方法,赋予心理测评量表新价值,为评价高校思政课学生学习成果提供评价工具.教师可以应用评价数据鉴定与诊断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不断调控思政课教学手段,持续改进评测量表,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他文献
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任务,是立足于实现教育强国发展目标采取的重要举措.“五育并举”顺应了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时代需求,回应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本源问题.在新时代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诉求下,幼儿园“五育”教育存在分离、割裂的局面,以及“五育”教育评价失衡等问题.为有效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幼教工作者在幼儿园活动开展中通过找准突破口,协同推进“五育”教育;倡导融合,打破“五育”分离局面;精准发力,补齐“五育”教育短板;标本兼治,促进“五育”教育和谐发展;注重评
通过列举大量案例,从物理概念学习方法、物理规律学习方法及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记忆方法三个方面,概括论述了学生学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有效策略.
以“反冲运动 火箭”为例,以问题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实验探究为抓手,以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采用“情境化”“活动化”“自主化”学习策略,探究如何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凸显并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以探究“弹簧振子”振动全过程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为主线,巧设生活情境,通过“情境—建模—设计—探究—结论—论证”多个环节,实现对简谐运动概念的持续认识,激活学生观察发现、抽象建模、质疑生成、选择优化等各种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物理观念.
目的 分析早发冠心病(CAD)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自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抽取360例CAD患者,包括180例早发CAD(观察组)、180例非早发CAD(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临床危险因素、预后.结果 ①对比两组临床危险因素:观察组高血压、遗传史、吸烟史等发生率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和TG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临床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观察组中预后不良患者70例,预后良好患者110例,其中预后不良患
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2019年2月-2020年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肿瘤细胞减灭手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腹腔热灌注化疗,然后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CAl25疗效(98.0%)、腹水疗效(98.0%)、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有无发热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90.0%)、(90.0%),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6.
为补齐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短板,完善并发挥学前教研服务体系在民族地区的重要作用,以工作坊为教研指导模式和框架,探索民族地区学前教研指导工作机制.以认同民族文化、互通共享资源、同步协作研究、输出成果导向为工作原则,通过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教研共议机制、惯例指导机制、培训共生机制、科研带动机制、成果共享机制推动民族地区学前教研工作体系建立.
足跟痛是以足跟部疼痛为特点的症候集合,其病因病机复杂,治疗方法众多,后期容易出现僵硬、慢性疼痛、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因此需要把握病情,选择针对性、个性化、高效化的治疗方案,以尽快解除痛苦,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足跟痛解剖结构、病因病机、影像学特点、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足跟痛提供参考思路.
全身均保持着适度的肌张力和肌力使肌肉功能最有效的发挥,以维持身体姿势及正常运动.腰部作为人体躯干部活动中枢,相应肌群在长期受到重复应力后逐渐出现肌张力异常升高、肌力下降,这种慢性积累性损伤又无足够时间恢复,最终引起慢性腰肌劳损.结合文献研究,本文从肌肉力学性能角度对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慢性腰肌劳损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家训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人们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桥梁和纽带,传统优秀家训文化能为思想教育提供载体,也能助力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传统优秀家训文化为代表的客家古邑家训为例,大学生深入了解和实践客家古邑家训智慧,能明确传统优秀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并拓展传统优秀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从而强化大学生对传统家训文化的认同,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