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结构钢铁材料的研究进展

来源 :材料热处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对钢铁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鉴于梯度结构可以解决传统强化手段造成的强度提高而塑/韧性下降的问题,近年来关于梯度结构钢铁材料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文简要综述了梯度结构钢铁材料的发展历史和制备加工方法,分析了梯度结构对钢铁材料强塑性、耐磨性、腐蚀性和疲劳性能等的影响,最后对面临的一些基础科学问题和工业化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基于多子种群和密度估计的高维多目标进化算法,通过生成参考向量来划分子种群,借助收敛性保持机制提高逼近帕累托前沿的程度.该算法通过计算个体与参考向量的欧式距离来评估个体密度,从而保持解集的多样性.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所得解集的收敛性和多样性明显优于对比算法.最后,使用该算法对冷轧负荷分配进行高维多目标优化,优化后的负荷分配方案可使能耗降低2.2%,改善了产品质量.
研究了LRRM(传输线-反射-反射-匹配负载)校准算法,完善了负载标准测量模型,通过参考面平移将测量结果由被测件中间平移到探针端面,基于MATLAB开发平台编制了校准软件.用研究的校准方法和商用校准方法分别对同一在片散射参数测量系统进行校准,校准后的系统测量相同的短路标准和衰减器.测量结果显示,在100 MHz~110 GHz频段范围内,反射幅度最大偏差0.02,反射相位最大偏差0.3°,传输幅度最大偏差0.05 dB,传输相位最大偏差0.5°,能够满足国内在片散射参数校准和测量需求.
提出一种多算法融合的跌倒行为识别算法.首先,针对人体目标的特征对YOLOv3 tiny检测算法进行改进,有效框定人体动态目标区域,提取出目标前景;在此基础上利用AlphaPose姿态识别框架识别出人体骨骼关键点,得到人体主要关节图;最后以人体关节图坐标信息为输入,通过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对跌倒等动作进行检测识别,满足对不同场景跌倒的有效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算法改善了不同场景下跌倒行为的检测效果,检测的准确率可达到97.4%,并有效降低了误检率.
针对气载氚监测仪校准用气体参考源氚化甲烷,提出其体积活度测量方法,用催化氧化燃烧炉将其转化为氚化水,用二级串联鼓泡器收集氚化水,并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活度,从而确定气体参考源氚化甲烷体积活度,并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测定实验室已有氚化甲烷的体积活度为17.4 MBq/m3,不确定度为6.4%(k=2),符合GBT 30150-2013对气体参考源不确定度的要求.利用该气体对一款商用气载氚监测仪完成了校准实验,校准因子为0.88,表明利用所述方法确定气体参考源氚化甲烷体积活度及其不确定度,可为气载氚监测仪校准的
针对采用标准失配衰减网络实现负载牵引测量系统校准时,转换增益测量误差△GT作为校准结果无法直观反映系统测量输出功率(Pout)以及功率附加效率(PAE)的测量性能问题.通过在后端模块的负载端插入经校准的精密极化步进衰减器对△GT进行衰减替代测量,给出了校准结果△GT与Pout及PAE变化量的曲线族,方便设计师快速获取系统测量性能.其中,Pout误差随AGT呈等量线性变化(斜率45°);PAE误差随△GT线性增加,当PAE为70%、AGT为0.5 dB时,对应的功率附加效率PAE的不确定度约为8.5%.经实
通过搭建碳排放连续在线监测实验平台,模拟分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在线监测过程.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JJG640-2016《差压式流量计》等技术规范,建立碳排放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全面地分析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表明:碳排放连续在线监测实验平台的扩展相对不确定度为5.86%,包含因子k=2,置信水平为95%,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环境温度引入的系统误差.
生物气溶胶监测仪利用荧光光谱法检测空气中的生物性物质,对疾病防控以及生物防恐预警意义重大.研究发现目前的国产生物气溶胶监测仪在采集空气中的生物颗粒时并不能区分不同细菌状态,得到的为总细菌数.通过实时定量PCR法和菌落计数法检测BioSampler采集瓶中的微生物,发现总细菌数和可培养的细菌数差异显著.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采样器的撞击和离心作用影响了所收集的空气中微生物的生存能力,因此不宜用菌落计数法校准生物气溶胶监测仪.
通过Python编写计算程序,完成自适应蒙特卡洛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代码实现,进而评定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肥料中苯并[a]芘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 表明,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肥料中苯并[a]芘含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0179 mg/kg.探索了自适应MC法在肥料成分含量测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适用性广、计算过程直观、计算结果可靠的优点.
基于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内关穴对焦虑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选取l2位焦虑受试者随机分为TEAS内关穴干预组(穴位组)和TEAS非穴位干预组(非穴位组),分别采集电刺激前后各组受试者脑电数据,提取脑电信号的特征近似熵(ApEn)与关联维数(D2),分析大脑复杂度的变化,同时比较电刺激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进行效果评定.实验表明,电刺激后穴位组的SAS量表评分比刺激前显著降低,且各个脑区的复杂度均存在下降趋势,脑电信号的ApEn在AF3、F7、F3、P7、F8、F4、
采用粉末冶金法,通过六方氮化硼纳米片(BNNSs)与Al的原位反应制备多元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BNNSs与Al的原位反应机理以及反应前后对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组织、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BNNSs与Al混合粉末在630℃放电等离子烧结致密化后,BNNSs与Al并未发生反应.基于此,将烧结坯体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热处理,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B、N原子在Al基体中的扩散速率加快,使得BNNSs与Al的反应进程加剧.经过反应后,基体界面及晶界处弥散分布的AlB2 、AlN能够有效提高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