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课“婴幼儿喂养”教学实践及效果分析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er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解护理学院学生对儿科双语课程的接受程度,探讨教学模式并评价其效果,对517名护理学院高年级学生进行了“婴幼儿喂养”的双语课教学。效果表明:护理学院学生能认可儿科学双语教学,对教学模式、方法及教学效果能提出很好的建议和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儿科学 双语教学 护理本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159-02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双语教学已成为高校教育的热点问题。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对国际医学教育和学科发展具有战略眼光的医学精英人才。它能使医学生较早地了解国外医学教育的理念、模式与教材,加强国际竞争力。教育部2001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2004年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明确规定双语教学A级标准为“有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能积极实施双语教学,教学效果好”。目前,全国医学院校普遍开展了双语教学实践。笔者所在教研室2003年开展了儿科双语教学的尝试,2007年又对本校护理学院4个年级的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婴幼儿喂养”的双语课教学。笔者总结其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对该双语教学的目的、意义、接受程度及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探讨在儿科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评价其教学效果。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2007年开始,对2003年至2006年入学的护理学院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婴幼儿喂养”的双语课教学。学生为大学三年级,人数517名,其中女学生465人,占总人数的90%。
  (二)方法
  双语课教材为新版的世界权威教科书“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中的“婴幼儿喂养”章节。主讲教师将原著主要部分摘录成册并翻译成中文,编制成英文带重点中文翻译的双语教材发给学生。为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双语学习效果,每个班级学生被分为6~7个学习小组,由已通过大学六级英语考试的学生任正副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的笔译、口译及讨论活动。理论课讲授中,用中、英文交替进行,教师先朗读原著,然后用中文翻译和解释医学专业知识问题。课程结束后,对学生作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双语课的认可程度;对双语课内容的听懂程度及影响因素;希望的双语课授课方式、教材及课堂运用英文的比例。对51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77份。
  二、结果
  (一)学生对双语课的认可情况
  在很喜欢、喜欢、一般及讨厌的4个选项中,回答“很喜欢”者81人,占17%。回答“喜欢”者262人,占总被调查人数的55%。回答“一般”和“讨厌”的人数为119人和14人,分别占25%和3%。
  (二)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要求情况
  对教材选择上,60%学生认可原版文教材带中文的版本。在授课方式上,50%学生认可中英文互译方式,课件以英文为主,附以中文关键词说明。在回答“你希望双语课使用的英文比例”中,希望课堂使用70%以上英文的学生人数为81人,占总人数的17%。希望使用50%和30%的人数为296和100人,分别占62%和21%。
  (三)教学效果评价
  听懂程度问卷调查有四个选项:第一,听懂授课内容的95%以上;第二,听懂80%;第三,听懂60;第四,听懂50%以下。19名学生回答能听懂95%以上内容,占总人数的19%。听懂80%和60%的学生人数为138人和205人,分别占29%和43%。另115名学生仅听懂一半左右的课程内容,占总人数的24%。在回答影响双语课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中,83%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词汇量是影响双语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此外,双语教师的英语发音、语速等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也对学习效果有影响。对该双语课教学效果总体评价,58%学生认为好,29%认为一般。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研究表明:教学内容“婴幼儿喂养”与护理专业关系紧密、护理专业女生较多,喜欢英语学习,护理学院学生对双语课认可程度较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二)启示
  1.教材。教材对双语教学起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使用的双语教材有三种:一是国外原版教材;二是原版引进后据学校、学生情况改编的教材;三是各学校双语教师自编的教材。原版教材虽能反映学科领域最新内容,但教材费用高,内容上与我国医学学制及教学计划脱节,且由于人种、地理等差异,在流行病学及正常值范围诸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普通医学院校很难采用该类教材。自编双语教材需要教师很高的专业水平和英文素养,但普通医学院校教师出国留学,接受英文写作方面的专门训练较少,编写双语教材时,常出现“中国思维,外国翻译”的低水平教材。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特点,从原版教材中摘录实用部分进行加工而成。教材简洁明了,且附有中文译文,英文水平高的学生可直接阅读原著,体验“原汁原味”的英文表达。英文水平低的学生也能从读中文译文中学到前沿的医学知识,这就解决了高英文水平学生“吃不饱”,低英文水平学生“吃不了”的问题,满足了全体学生的学习要求,保护其对双语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在问卷调查中,58%学生选择原版改编教材,而选择原版教材者低于20%,因此,我们认为,普通医学院校使用原版改编教材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
  2.授课方式。教师要始终明确“用外语来学好专业,而不是学好外语”的双语课教学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从语言概念中解脱出来,学到专业新知识。在问卷调查中,60%学生认可中英文互译的授课方式,一般知识讲解多用英文,重点、难点则以中文讲解为主。例如:The best feeding method is breast feeding,Do you know whatis breast feeding?(最好喂养方式是母乳喂养,你知道母乳喂养吗?)添加辅食不当可导致“Malnutrition”(营养不良),这样不断用中英文交替互译,解释专业词汇,对学生记忆英文和专业知识大有帮助。83%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文的比例为30%到50%之间,这样才能兼顾全体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及外语的需要。
  3.双语学习效果。影响双语学习效果最大因素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词汇量。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专业外语词汇不足,但尽管如此,仍有72%学生能听懂60%~80%课程内容,学生对本双语课的总体评价为满意。
  儿科学是医学院校临床学科四大主干课程之一,对医学生的培养起着极大的作用,积极开展儿科双语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目前,双语教学在我国已进行了近十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成绩,各医学院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多种教学模式,编写了双语教材,培养了一批双语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得到了统一。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例如,对双语教师的认定资格缺乏统一标准;对学生双语学习缺乏考核要求;对教学效果缺乏评价手段等。这需要在发展双语教学的进程中不断克服这些困难,使双语教学真正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德育资源 整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B-0090-01  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思想品德教师应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整合德育资源,达到育人目的。那么,思想品德教师应如何整合德育资源,发挥育人功效呢?  一、以书为本,注重教材资源  思想品德课是完成德育任务的主载体和主渠道。从教科版初中《思想品德》
众所周知,坚果是健康食品,但不少人仍敬而远之,认为坚果热量和脂肪含量高。其实,坚果所含的大部分脂肪是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心脏,不易发胖。美国"每日饮食网"近日刊文指出,如果
介绍V-Ray渲染器的基本特点,分析玻璃的属性,在3Ds-Max建模的基础上,基于V-Ray渲染器探讨玻璃材质的调节。
阐述高职图书馆开展阅读教育的必要性与优势,并提出开展阅读教育的建议。
目前,国外兴起了一种新的健身观念和方式——交替运动。它可以使人体各系统生理机能交替进行锻炼,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措施。交替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体脑交替:要求人们一方面进行跑步、打球等体力锻炼,另一方面要进行看书、写作、下棋等脑力锻炼。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体力,而且可以使脑力经久不衰。  动静交替:要求人们一方面不断进行体力和脑力活动锻炼,另一方面每天抽一定时间使体、脑都安
我最近在减肥,为了能少吃点,就餐的时候吃菜,很少吃饭。在网上看到人说,这样只吃菜不吃饭的人很容易患糖尿病,请问是真的吗?  重庆 程女士  答:不少人以为“只吃菜、不吃饭”能减肥,事实与之相反,饭少吃了,菜吃多了,菜肴中的油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很高,甚至还可能超过米饭中淀粉的热量,导致热量超标、营养过剩。  1克油中,大约有9个热卡的热量;在1克蛋白质中,大约有4个热卡的热量;相比之下,1克米饭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