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中的解释

来源 :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释与描述不同,描述旨在转述事实,解释旨在阐发意义.比较而言,描述比解释更为客观,解释比描述更有弹性.如果仔细区分,解释还可以分为形式分析、意义解释和理论阐释.我们可以将意义解释称之为低度解释,将理论阐释称之为高度解释.低度解释通常表现为意图主义解释,高度解释通常表现为反意图主义解释.通过解释,我们不仅可以识别作品的风格,而且可以明确作品的范畴.风格和范畴都与作品的意义阐发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摘要:视障儿童作为弱势群体的一类,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视障儿童的成长以其早期的教育发展。调查发现,视障儿童的教育仍然处于落后状态。书籍作为视障儿童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忽视了视障儿童的不同认知心理和认知特点,主要表现为形式单一、不具有针对性、内容缺少互动性,无法激发视障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依据视障儿童在阅读时的认知特点,将多种感官阅读方式融入书籍设计中,增强视障儿童的阅读
摘要:山水文化在中国有很深厚的社会情感积淀,并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山水式园林。18世纪的英国园林由古典主义向自然风景转变,山水文化意识淡薄。因正值中英交流时期,中国山水园林的创作手法对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英国园林师也对中国园林文化的内在哲学思想产生了误读。  关键词:古典园林;山水文化;自然风景;审美观;误读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
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向前一步,天宽地阔rn王静波rn赣南采茶戏作为原来仅在江西赣州客家地区盛行的地方小剧种,近十年来,凭借《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等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剧目作品,在全国戏曲领域异军突起.《八子参军》即是其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期刊
摘要:人才的培养是全方位的,这其中既有知识经验的传授,又有思想意识观念的塑造和情感的培养。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正是要求在以往重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能成为更高素质的人才,满足新时期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网络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阵地,能否占领网络思政宣传阵地,发挥好网络主体的作用,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重要性和现状,进
摘要:在“双减”与“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之下,初中数学教育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社会对初中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美育教学符合课程标准和时代的要求,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认识数学的审美价值、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需要提升数学审美素养,树立数学审美意识,创设友好情境,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将美育渗透进初中数学教学中。与此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学校共同助力,促进初中数学美育教学真正扎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作为乡村振兴重要内容之一的文化振兴实际发展缓慢,因此还未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临投入资金较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人才匮乏,管理机制陈旧;文化建设主体单一,农民主体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共同组成乡村文化振兴需要突破的困境。本文在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
文章以民间文化视角切入,考察1979年至2019年间五部哪吒题材动漫作品中哪吒之母形象跟随时代变化的建构轨迹.从《哪吒闹海》到《封神榜传奇》,母亲形象的由虚到实隐含着民众对安定与达观的精神追求;《哪吒传奇》与《我是哪吒》以女娲和莲花类比母亲,传达出民众推崇母性与实用之美的观念;《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母亲形象走下神坛,其显示的民间文化元素照应着现实,透射出人情人性美与真实感.文章认为母亲形象的变化展现了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的融合,这为国漫的创作带来了新思考.
摘要: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文化自信就凝聚于每个中国人民的内心。大学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接力人和继承者,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将“小我”从源头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我”中,培育文化自信,才能享有与祖国和人民同出彩的机会,才能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信;培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2  只有汇入国家事业的大海,涓滴
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共同体美学理论、电影工业美学理论是近年来被学术界重点关注的三个最前沿的电影理论.中国电影学派理论是一种宏观的、全面的对于中国电影的指称和整体观照下所倡导的学派理论;共同体美学理论则是更多地站在现实的土壤上,试图归纳多元创作的精神趋向,引导更多的创作来共同拥戴对时代发展趋向的理论呼吁;电影工业美学更聚焦于当下所倡导的与时俱进的新生创作现象,也更多朝向于电影的工业性技术表现的美学理论概述.
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遵循着两种并行不悖的发展轨迹,其一是以文学、戏曲等艺术形式为参照进行改编,并由此衍生出中国电影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影戏”观念;其二是在“影戏”观念的基础上萌生了以表达家国理想为主的民族主义创作观.“影戏观”的出现和民族主义的艺术创作倾向共同构成了中国电影理论的早期形态.本文就早期中国电影理论生成的环境、代表论著以及思想理念,结合史料,意图对现代中国电影理论的生成路径进行一番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