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I放射性粒子链腔内近距离放疗输尿管癌的初步经验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hu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链腔内近距离放疗输尿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10例输尿管癌患者采用C臂CT联合数字血管造影(DSA)引导进行肾造瘘,并在输尿管闭塞/狭窄段置入125I粒子链行腔内近距离放疗。评价技术成功率、并发症、肿瘤局部控制率、输尿管通畅情况和生存时间,比较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肾积水Girignon分级和疼痛评分,对比术前术后剂量学参数。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肾造瘘及粒子链植入,技术成功率100%,操作时间(12.3±3.8)min,无输尿管穿孔、感染、严重出血等情况发生。粒子链近距离放疗后2~3个月,局部病灶评价CR 4例,PR 6例,局部控制率(CR+PR)100%。输尿管通畅率50%(5/10)。患者术后Karnofsky评分,肾积水Girignon分级,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Z=-2.72、-2.88、-2.83,P<0.01)。平均随访(14.6±6.5)(5~25)个月,3例随访期间病情进展,7例病情稳定;9例患者存活,1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术前术后D90%、mPD、V100%V150%V200%、CI、EI、H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肾造瘘联合放射性粒子链腔内近距治疗输尿管癌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是无法接受外科根治术患者有效替代方案。

其他文献
遗传性肿瘤由特定致病基因突变所致,早发现、早干预是防控遗传性肿瘤最有效的方法。高通量测序等基因检测技术突破了系谱分析对家系的限制,为遗传性肿瘤的诊治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途径。本文通过简要介绍遗传性肿瘤的发生机制,总结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遗传性结直肠癌等常见遗传性肿瘤和复杂及罕见遗传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探讨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2016年天津市滥用药物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危险性行为情况及其HIV感染状况。方法于2016年4—12月,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有针对性对天津市滥用药物的MSM进行广泛动员参与调查和检测。纳入标准为:18岁及以上男性;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口交或肛交性行为;最近6个月内有过药物滥用史,包括使用rush poppers、零号胶囊、其他毒品;无精神疾病和智力缺陷。本研究共招募302名滥用药物
期刊
目的分析广东顺德地区居民IL6及IL1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佛山顺德区两家医院患者。病例组纳入标准:原发性肝癌;顺德本地居民或在顺德当地居住10年及以上。对照组纳入标准:与病例组患者同期在同院于耳鼻喉科、普外科和体检科就诊的病例;顺德本地居民或在顺德当地居住10年及以上;依据病例组患者的性别、诊断时年龄(±3岁)进行1∶1匹配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状况对非吸烟非饮酒女性口腔癌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6年2月福州某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非吸烟非饮酒女性口腔癌患者242例,同期选取该医院体检非吸烟非饮酒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856名)。纳入刷牙频率、牙齿缺失数、口腔不良修复体、规律性看牙医、复发性口腔溃疡等5项口腔卫生指标,构建口腔卫生指数模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OR(95%CI)值,并根据受试
目的建立计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生物有效剂量(BED)和2 Gy分割生物等效剂量(EQD2)的模型。方法引入根据L-Q模型建立的外照射BED计算公式和持续低剂量照射BED计算公式。结合BED公式,根据EQD2的定义,建立持续低剂量率照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EQD2计算公式。总结常见组织的α/β值和见于文献报道正常组织的Tr1/2值,利用实际值,进一步简化EDQ2计算公式,提出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
目的探讨我国超重肥胖人群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与主要体测指标的关联,为预防超重肥胖人群骨骼肌含量的下降提供线索。方法于2014年4—5月期间,以志愿招募的形式,选取在北京居住满1年,22~55岁、自报BMI≥24 kg/m2的志愿者1 488名。排除首次体检时BMI≤24 kg/m2或存在器质性疾病的171名志愿者后,本研究共纳入1 317名研究对象(男女分别为507名和810名)。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