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西安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欧洲中心细网格模式预报等资料对2017年9月27日西安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表明,暴雨发生在秋季连阴雨结束前,距地
【机 构】
:
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71001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北京1008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西安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欧洲中心细网格模式预报等资料对2017年9月27日西安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表明,暴雨发生在秋季连阴雨结束前,距地面冷锋后部300~400 km,暴雨发生前地面气温较低,不利于高温高湿能量的积累,西安地区850 hPa、700 hPa均为偏北风,无法为其带来水汽,但500 hPa西风槽为西安地区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天气形势;通过诊断饱和相当位温、地转绝对动量表明西安暴雨的不稳定机制是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冷锋锋面自南向北逐渐倾斜,陕南地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700 hPa有一支偏南风带来暖湿气流,暖湿气流被锋面强迫爬升至西安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区域,产生倾斜对流.大气有着较强的斜压性,中等强度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地转绝对动量维持较小的坡度,中高层暖湿气流使得中高层饱和相当位温有着较大的坡度,从而使中高层形成条件性对称不稳定.降水回波呈现出平行带状,与0~6 km风切变矢量西西南风平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区域与倾斜上升运动及回波高度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其他文献
利用四川盆地1980-2012年5-9月123个气象观测站逐时降水资料,对96个西南低涡暴雨短时强降水日合成,研究了区域性西南低涡暴雨过程中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累计
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为人们生活的各行各业提供着便捷,而且也在推动着网络技术与不同行业的结合与渗透,通过更多现代化的载体,使理论更加形象化,内容更加清晰化。而通过
利用WRF模式模拟兰州市西固区河谷盆地和兰州新区低丘缓坡地形两种下垫面的冬季边界层特征,从近地面风场、温度场、位温廓线、地面通量和边界层高度等方面对比分析两种不同下
选取新疆塔城地区玛依塔斯交通站、老风口站2015-2018年气温、降水、极大风速及风向、最小能见度等逐10 min观测资料和常规地面及高空观测资料,分析了玛依塔斯风区15个东风型
雷达资料同化对提高数值天气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2016年7月5-6日武汉一次梅雨期暴雨过程,采用改进的雷达资料同化方案STMAS (Space and Time Multiscale Analysis Sy
金色的阳光穿透冬日的冷气,洒在乡间的小路上,乍寒还暖。摩托车“嘟嘟嘟”的扭着前行。“拐进这条道就到了。”我坐在后座上指挥着骑车的他说。原来今天我让爱人带我去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