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六岁那年她从一座小城转学到那个相对封闭落后的乡村中学读书。她的到来给那个小小的校园增添了不少光彩。她的美丽、她的衣服、她的零食、她的成绩,甚至于她的一切都是乡村学生无法比拟的。犹如一只仙鹤起舞于鸡群中,又如一片杂草中突然长出一朵婀娜多姿的鲜花,她总是那么耀眼夺目。
那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纯真年代,她是众多乡村少年暗恋害单相思的对象。那时的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学校为了调节单调的课外生活,经常组织同学们玩一种叫丢手绢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全班学生坐在操场上,围成一个圈,由一个学生拿一条象征幸运的手绢在圈外跑,其他同学则闭着眼睛,片刻后睁开眼睛,如果有手绢丢在自己背后,那就马上拿起手绢围绕圈跑,然后丢给和自己关系好的同学后面。就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如果手绢丢在哪个同学身后他还浑然不知,被丢手绢的同学绕一圈后捉住,他就要站在圈内表演节目。
那时的他学习成绩一般,而且家庭条件很差,兄妹众多的他常常拖欠学费,受了老师和同学们不少的奚落和嘲笑。他因此很自卑,在班上他像一只墙角里无人问津的丑小鸭。每当课外活动的时候是他最难受的时候,没有人肯丢手娟给他。而她则不一样,每次玩游戏,她得手绢的次数最多,笑得很有感染力,因为她的歌声,整个操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每当别人拿起手绢放在自己的好朋友的后面,得意地坐下或表演节目时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内心深处,他多么希望有人给他丢一次手绢,满足自己年少的自尊心,然而每次游戏结束时几乎全班同学都能得到手绢,唯独他除外,他总想掉泪。
时间长了,她发现他的自卑。她开始关注起他来,她发现他的字和作文很好,可是始终没有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课间时分她主动和他聊天,了解他的情况,她诚挚地赞扬他的字和作文。她的激励和赞扬就像黑夜里的火把,点亮了他暗淡自卑的心灵。
有一次,课间游戏快结束时,许多同学争着丢手绢给她,她得了很多手绢,但她发现没有人丢手娟给他。他忍受着被冷落的煎熬时,只听到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大声喊道:“快跑呀,有人给你丢手绢了!”他如梦初醒,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
那次游戏他得的手绢最多,他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暗自发誓以后写出更好的作文,得到更多的手绢。
从那以后,他像换了个人似的,上课时头抬得高高的,抢着回答问题,脸上经常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写的作文成为范文,有的还在县里获奖。她总是不失时机地激励他写更好的作文,得更多的手绢。
初三还没毕业,她就转学了。临走时她给他送了一条手帕,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愿你今后得到更多的手绢!那天晚上,他湿润着眼睛,躲在被窝里捧着带有她气息的手绢彻夜难眠。后来他成为该校第一个考到外地的大学生。毕业后他从事文化工作,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他出了几本书,成为当地的文化名人。有一次,当地电视台请他做一档节目,主持人问他成功的动力来自何方,他的答案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一条手绢。
他哪里知道,他的第一条手绢来自她!当时是她趁同学们闭着眼睛不注意时悄悄把放在自己身后的手绢挪到坐在旁边的他的身后的。
至今他仍保存着那条朴素的维护了他尊严,给了他自信的手绢。那薄薄的手绢丝丝缕缕交织着一颗年少心灵最温情的鼓舞;角角落落融合着纯真年代最富有力量的自信。
(选自《人生十六七》)
●说说这篇散文●
手绢舞出的生命光华
男孩是那所乡村学校中最不起眼的一员,他家境贫寒,成绩也并不突出,还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在喧闹的校园中,他像丑小鸭一样孤独、自卑。而女孩则恰恰相反,她美丽而优秀,是同学们心中的公主,是大家争相亲近的对象。
在相处的过程中,女孩发觉了男孩的自卑,善良的她开始关注起男孩。她主动和他交朋友,用心发掘他的长处,真诚地鼓励他,慷慨地赞扬他,让男孩渐渐相信,自己其实也是优秀的。女孩了解男孩渴望得到友爱的心,在课间游戏时,她“略施小计”将自己背后的手绢悄悄地转送给男孩,这个善意的谎言不仅保全了男孩的自尊,还将他带回大家的视线,使他重新融入到热闹温暖的集体中。
女孩的努力和帮助,让男孩不再自卑、不再孤独,他在感动之余暗下决心,要让自己更加优秀,得到更好的成绩和更多的手绢。最终他成功了,在显赫的成就和众人的赞叹中,他却始终铭记着一条美丽的手绢给予自己的温暖和鼓励。小小的手绢,善良的女孩,成为他灿烂人生的成就者和源动力。
我们不得不感叹,关怀和鼓励竟有如此魔力,能让丑小鸭蜕变为雄健的大鹏一飞冲天。年少时那个女孩善良的关注和慷慨的鼓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贫瘠孤寂的心灵,让信心和希望喷薄而出,温暖了少年的心,更释放出无限的力量,照亮了美好的前程。
真挚的关怀、鼓励,其实都是我们举手之劳的付出,可这些对于接受者来说,却可能具有意想不到的意义。每一个善感的心都像一条美丽的手绢,能够舞动出最灿烂的未来。
(推荐与评析:杨 琳)
那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纯真年代,她是众多乡村少年暗恋害单相思的对象。那时的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学校为了调节单调的课外生活,经常组织同学们玩一种叫丢手绢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全班学生坐在操场上,围成一个圈,由一个学生拿一条象征幸运的手绢在圈外跑,其他同学则闭着眼睛,片刻后睁开眼睛,如果有手绢丢在自己背后,那就马上拿起手绢围绕圈跑,然后丢给和自己关系好的同学后面。就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如果手绢丢在哪个同学身后他还浑然不知,被丢手绢的同学绕一圈后捉住,他就要站在圈内表演节目。
那时的他学习成绩一般,而且家庭条件很差,兄妹众多的他常常拖欠学费,受了老师和同学们不少的奚落和嘲笑。他因此很自卑,在班上他像一只墙角里无人问津的丑小鸭。每当课外活动的时候是他最难受的时候,没有人肯丢手娟给他。而她则不一样,每次玩游戏,她得手绢的次数最多,笑得很有感染力,因为她的歌声,整个操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每当别人拿起手绢放在自己的好朋友的后面,得意地坐下或表演节目时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内心深处,他多么希望有人给他丢一次手绢,满足自己年少的自尊心,然而每次游戏结束时几乎全班同学都能得到手绢,唯独他除外,他总想掉泪。
时间长了,她发现他的自卑。她开始关注起他来,她发现他的字和作文很好,可是始终没有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课间时分她主动和他聊天,了解他的情况,她诚挚地赞扬他的字和作文。她的激励和赞扬就像黑夜里的火把,点亮了他暗淡自卑的心灵。
有一次,课间游戏快结束时,许多同学争着丢手绢给她,她得了很多手绢,但她发现没有人丢手娟给他。他忍受着被冷落的煎熬时,只听到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大声喊道:“快跑呀,有人给你丢手绢了!”他如梦初醒,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
那次游戏他得的手绢最多,他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暗自发誓以后写出更好的作文,得到更多的手绢。
从那以后,他像换了个人似的,上课时头抬得高高的,抢着回答问题,脸上经常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写的作文成为范文,有的还在县里获奖。她总是不失时机地激励他写更好的作文,得更多的手绢。
初三还没毕业,她就转学了。临走时她给他送了一条手帕,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愿你今后得到更多的手绢!那天晚上,他湿润着眼睛,躲在被窝里捧着带有她气息的手绢彻夜难眠。后来他成为该校第一个考到外地的大学生。毕业后他从事文化工作,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他出了几本书,成为当地的文化名人。有一次,当地电视台请他做一档节目,主持人问他成功的动力来自何方,他的答案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一条手绢。
他哪里知道,他的第一条手绢来自她!当时是她趁同学们闭着眼睛不注意时悄悄把放在自己身后的手绢挪到坐在旁边的他的身后的。
至今他仍保存着那条朴素的维护了他尊严,给了他自信的手绢。那薄薄的手绢丝丝缕缕交织着一颗年少心灵最温情的鼓舞;角角落落融合着纯真年代最富有力量的自信。
(选自《人生十六七》)
●说说这篇散文●
手绢舞出的生命光华
男孩是那所乡村学校中最不起眼的一员,他家境贫寒,成绩也并不突出,还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在喧闹的校园中,他像丑小鸭一样孤独、自卑。而女孩则恰恰相反,她美丽而优秀,是同学们心中的公主,是大家争相亲近的对象。
在相处的过程中,女孩发觉了男孩的自卑,善良的她开始关注起男孩。她主动和他交朋友,用心发掘他的长处,真诚地鼓励他,慷慨地赞扬他,让男孩渐渐相信,自己其实也是优秀的。女孩了解男孩渴望得到友爱的心,在课间游戏时,她“略施小计”将自己背后的手绢悄悄地转送给男孩,这个善意的谎言不仅保全了男孩的自尊,还将他带回大家的视线,使他重新融入到热闹温暖的集体中。
女孩的努力和帮助,让男孩不再自卑、不再孤独,他在感动之余暗下决心,要让自己更加优秀,得到更好的成绩和更多的手绢。最终他成功了,在显赫的成就和众人的赞叹中,他却始终铭记着一条美丽的手绢给予自己的温暖和鼓励。小小的手绢,善良的女孩,成为他灿烂人生的成就者和源动力。
我们不得不感叹,关怀和鼓励竟有如此魔力,能让丑小鸭蜕变为雄健的大鹏一飞冲天。年少时那个女孩善良的关注和慷慨的鼓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贫瘠孤寂的心灵,让信心和希望喷薄而出,温暖了少年的心,更释放出无限的力量,照亮了美好的前程。
真挚的关怀、鼓励,其实都是我们举手之劳的付出,可这些对于接受者来说,却可能具有意想不到的意义。每一个善感的心都像一条美丽的手绢,能够舞动出最灿烂的未来。
(推荐与评析: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