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如何食补比较好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网友在网上表示:“自家宝宝得支气管肺炎很长时间了,总是反反复复的发作,去了很多地方进行治疗均没有彻底治好。最近听说,让宝宝吃燕窝可以很好地治疗支气管肺炎,但是真的有效吗?宝宝的病没有好的情况下可以吃吗?如果吃燕窝没用,日常生活中吃什么对治愈支气管肺炎有好处呢?”为了解答网友的疑问,我们来谈谈小儿支气管肺炎如何食疗比较好。

一、小儿发生支气管肺炎有哪些症状?


  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不能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症状掉以轻心,尤其是出现以下症状,则极有可能您的孩子已经患上了支气管肺炎。
  (1)反复持续,且逐渐加重的咳嗽。支气管肺炎患儿咳嗽症状在一年冬春季节较为严重,一天中的清晨较为严重,且晚上多,白天少,而在夏秋两季则咳嗽症状显著减少。需要注意的是,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咳嗽症状多发时间并不固定,在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中,一年四季均有持续咳嗽出现,白天晚上均可能发生咳嗽。
  (2)晨起多见白色粘液泡沫状痰液,且不易咳出。通常情况下,咳痰这一临床症状在患儿受到感染与受寒后会加剧,同时痰液量、黏稠度也会增加,且伴随喘息的同时痰液以黄色脓性痰为主。
  (3)气喘。小儿支气管肺炎与呼吸道感染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因为导致细小支气管黏膜处于充水肿状态,所以导致了痰液阻塞与支气管官腔的狭窄,多表现出气喘这一症状。在气喘发生的期间,小儿还常伴随存在哮鸣音,医生对小儿肺部实施听诊,还能够清楚地发现哮鸣音,所以又将其称之为喘息性支气管炎。
  (4)感染症状反反复复地发生。步入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较大时,则极易导致呼吸道感染,虽然部分患儿通过咳痰和咳嗽后症状会暂时消失,但只发生喘息性慢支气管肺炎时却可以听见广泛哮鸣音。

二、小儿支气管肺炎可采用哪些食疗方法?


  受冷、吹风、冷热交替均是导致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原因,同时小儿自身体质较差,在其他病症的作用下,也可导致支气管肺炎的产生,日常生活中面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可采用药物治疗,但若想彻底治愈,则需从多个方面改善患儿的生活状态,尤其需从饮食方面对患儿实施治疗,具体食疗方法可有以下七种:
  第一种方法:首先,选择2个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并将其切成12瓣。其次,将4克洗净的川贝母与冰糖30克加入到蒸碗中,在加入50毫升开水后用湿棉纸封严碗口,上笼蒸2小时取出,梨块摆人盘内,原汁倒入锅中,加少量清水,最后,用10克湿豆粉勾芡,淋在梨上即可食用。
  第二种方法:首先煎15克枇杷叶,在去渣取汁后,用汁将粳米煮成粥,粳米50克,空腹状态下食用。
  第三种方法:首先,分别选择10~15克防风、2茎葱白煎熬取药汁。其次在采用50~100克粳米煮粥,粥煮好后将事先煎制好的药汁加入其中食用。
  第四种方法:将15克豆豉加水1小碗煎煮,持续10分钟,再将洗干净的葱须30克进行继续煎煮5分钟,最后加20毫升黄酒,出锅,趁热顿服。
  第五种方法:将250克鲜牛奶煮开后,加白糖少许调味饮用。
  第六种方法:采用不同方法将处理好后的人参10克、菠菜1500克、面粉1000克、瘦猪肉500克、生姜10克、葱20克、胡椒粉3克、花椒粉2克、酱油50克、芝麻油5克以及食盐适量,包制成饺子进行食用。
  第七种方法:分别取麻黄2克、生石膏15克、甜葶苈5克、瓜蒌12克、杏仁10克、苏子6克、苏叶5克、浙贝母9克、菔子10克、半夏6克、生姜6克、焦鸡内金10克、六一散12克,用水煎服,1日1剂,每日2次。

三、支气管肺炎患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小孩子在患上支气管肺炎以后,不仅要积极配合医生展开治疗,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对以下事项予以注意:
  (1)切忌不要食用寒性凉性食物。中医学理论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就是指身体在受寒后对人体肺脏有伤害,而发生支气管肺炎后再使用寒凉食物,则会加剧对肺的伤害,继而导致患儿病情久治不愈。
  (2)切忌食用油腻味重的食物。当摄入食物过度油腻或味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咳嗽加重,同时痰液较为黏稠,继而导致痰液难以被咳出。再者,患儿在食用油腻味重的食物后,对呼吸道具有一定阻塞作用,会导致哮喘加重,并导致病情难以治愈。另外,小孩子肠胃功能较差,食用油腻味重的食物会加大肠胃的负担,导致痰液滋生,最终导致咳嗽难以彻底治愈。
  (3)切忌食用腥味较重的鱼虾。鱼虾属于诱发咳嗽的因素,可诱发产生风热咳嗽,导致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情加重。此外,若小孩子存在鸡蛋过敏的情况,尤其须注意不可食用腥味较重的鱼虾。
  (4)切忌食用酸甜食物。酸性食物易导致痰液不易被咳出,继而会导致病情加重,日常生活中需减少食用香蕉、橘子、葡萄等水果。甜性食物具有助热作用,继而导致炎症难以被治愈。
  (5)切忌食用橘子。许多人认为橘子是止咳化痰的,于是让患儿多吃橘子。实际上,橘皮确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会生热生痰,而患儿不可能不吃橘肉只吃橘皮。
  (作者單位:四川省峨眉山市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老師应充分挖掘幼儿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快乐入园,前期准备  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上幼儿园是他们离开家庭走向集体的第一步,平时接触的人、事、物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难免会出现“分离焦虑”等情况。于是,我园在开学初期通过园本培训、教研商讨等,引导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会说话的生活教育环境,比如在班
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当下学前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幼儿园运用游戏可以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其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通过游戏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卫生、饮食、睡眠起居以及与个人生活有关联的行为习惯等。卫生习惯包括饭前饭后要洗手、不随便坐地上、保持活动场所整洁等。饮食习惯包括正确使用餐具、进餐时不大声说话、专注进餐以及不偏食、不挑
教师的指导是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尤其在户外平衡区。教师需要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依据大班幼儿的身心特点、认知发展水平等,做出各种有效的指导,引导幼儿自主参与活动,在户外平衡区游戏中健康快乐成长。  活动前指导  (一)选择合适的器械材料  在平衡区中投放合适的器械材料能有效激发幼儿对平衡区的兴趣。目前我园户外平衡区中的器械材料有高低不同的三角梯子、长短不一的木架、塑料平衡桥、篮筐
童谣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趣味性、韵律性等特点,内容贴近生活,以口头形式在民间流传。民间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用于幼儿教学。童谣和民间游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童谣融入幼儿民间游戏中,不仅可以渲染课堂氛围,帮助幼儿协调动作,还可以增加趣味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童谣的作用  (一)增强民间游戏的趣味性  大多数民间游戏都具有群体参与的特性,民间游戏需要音
胃肠肿瘤发生在胃部、大肠或小肠位置,临床表现为肿瘤发生性质及部位变异。一般情况下,良性肿瘤症状较轻,部分恶性肿瘤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肠道肿瘤主要为小肠肿瘤、食管瘤以及胃部肿瘤,医生可通过X射线造影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等方法找到肿瘤位置,及时采取手术的方式切除肿瘤,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人们还需了解胃肠肿瘤标志物等相关知识,当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去医院就诊。胃肠肿瘤的概念  胃肠肿瘤主要发生在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幼儿探究乐趣,体味探索过程,逐步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幼儿的科学学习指的是幼儿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在有创设条件的前提下,老师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并鼓励幼儿进行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形式和过程,体会发现的趣味性。老师应将幼儿的科学教育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把孩
婚前,老公给我打预防针:“我妈不谙世情,有时会不分场合骤然冒出一句话来,呛得人牙疼。”这使我心有余悸,断定婆婆不可亲近。  朋友凑我耳边说:“听人讲,你婆婆特别不会说话呢。”我跳起来:“喂,别背后说人坏话。”朋友赌气笑道:“你婆婆好,你婆婆妙,做人有智慧,圆融又通达……”我撇撇嘴:“背后夸人也不好,尤其是说反话。”她转怒为嗔:“去你的,虚伪的家伙。”我告诉朋友,我不虚伪,我是真的喜欢婆婆。虽然她待
阅读是幼儿积累语言知识,获得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该以幼儿为本,遵循他们的认知特点与思维发展水平,提供大量图文并茂的早期阅读材料,并创设阅读环境,激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捕捉幼儿的兴趣点选择恰当的绘本  在一次主题为“我和妈妈的趣事”的谈话活动中,有一个孩子说,“我想离开这个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没想到旁边的小伙伴也随声附和,“我也是,我要离开妈妈,让她找不
疼痛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长期疼痛还会引起心理疾病。若患者不及时治疗,长期的普遍局部疼痛会变成复杂的中枢性疼痛或者局部疼痛综合征,进而成为比较难治的疼痛性疾病。故患者出现疼痛后,应及时服用止痛药。但止痛药不能乱吃,若不正确使用,不仅没有止痛效果,还会给身体带来损伤,下文给大家介绍服用止痛药的误区以及滥用止痛药的危害。  常见止痛药有麻醉性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以及中枢止痛药。其中非甾体抗炎药物的
入园适应本是对新生首次入园而言,但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迅速蔓延。随着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幼儿园陆续复学。长达半年的宅家生活,幼儿与家长形成了更加亲密的依恋关系,适应了为所欲为的生活规律,因此,幼儿返园后犹如新生入园,因亲子分离、环境转变等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本文从幼儿返园适应不良的表现、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有效实施激励性评价的方法三个方面阐述教师激励性评价对幼儿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