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保护彭雪枫遗骨的李哑巴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42217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而李哑巴用生命保护彭雪枫遗骨的动人故事,却鲜为人知。在纪念彭雪枫诞辰100周年、为国捐躯63周年时,我们深切怀念彭师长的马夫——这位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李哑巴。
  
  李哑巴毛遂自荐当马夫,与彭雪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李哑巴,这是当年淮北军民对他的称呼。因为他一生有姓无名,李哑巴就是他的名字。
  李哑巴,祖籍河南。191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先天哑巴,性格内向,做事勤快,村上的老少爷儿们都很喜欢他。
  1940年,李哑巴离家讨饭,流浪于淮北泗城(今属安徽泗县)近郊,为一个地主家放马。后来,逐渐学会喂马。1941年5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率领部队进驻洪泽湖畔,经常活动于泗城一带。四师骑兵团那一匹匹威武雄壮的乘马,使得李哑巴惊喜不已。一天,几经周折的李哑巴终于来到他的河南老乡——彭师长面前,用手势比划着乐意为师长做马夫。彭师长想到骑兵团需要养马的能人,当即答应。从此,李哑巴就跟着彭师长当上了马夫,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李哑巴调教饲养军马有方,先后为彭师长喂养的“火车头”和“雪里站”两匹乘马,成为当时新四军四师有名的上等座骑。
  
  彭雪枫牺牲后,李哑巴日夜守护陵墓
  1943年,部队实行精兵简政,组织决定李哑巴复员回地方,但他复员后没有回家,仍在四师师部驻地附近的半城一带,以切马蹄、订马掌为生。
  1944年春,日军为了打通京广线,大举向河南进犯。为拯救中原人民于水火,是年8月,彭师长率四师主动西征。9月11日,于河南夏邑八里庄战斗中,彭师长不幸中弹,以身殉国。翌年2月,彭师长的灵柩被安葬在半城西郊——“淮北抗日烈士陵园”内。
  李哑巴得知彭师长牺牲后,痛不欲生。从此,他悄悄地住在陵园南边的羊圈里,日夜守护着彭师长的陵墓。
  
  彭雪枫墓被破坏后,李哑巴冒死收集遗骨
  1946年11月23日,淮北区党政机关连同军分区4个团向东撤往淮海区。撤退前,部队首长动员李哑巴随部队转移。但他坚决不走,用手势比划着要留下来照看彭师长的陵墓。
  我军刚刚撤离后,淮北根据地迅速沦入敌手。国民党军队及地主还乡团像恶狼一样一起扑来。是年12月中旬的一天,国民党半城区区长祖宇昌指使区大队长张桂清,带领顽匪30余人,对“淮北抗日烈士陵园”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破坏,他们不仅对纪念塔、碑开枪射击,用绳拉倒纪念碑顶上的新四军战士铜像,更为恶劣的是,将彭师长的灵柩从墓穴中抬出,撬开棺盖,将彭师长的遗骨倒出,抛撒在墓穴旁和水塘内。在敌人的淫威下,淮北的乡亲们敢怒不敢言,只是暗暗地流泪。
  在匪徒们劈棺抛骨后不久的一个夜晚,李哑巴腰间扎着一个大蒲包,冒着生命危险,敏捷地穿过敌人岗哨,爬进陵园,先将散落在墓穴旁和路边的彭师长的遗骨,一块一块地捡起来,装进蒲包里,带回到自己的住地收藏好。之后,又在几个夜晚,下到冰冷的水塘里,一块一块地把彭师长的遗骨打捞上来。
  一天夜里,李哑巴偷偷地渡过安河,来到小河东面的尚嘴附近(半城东30华里处),找到坚持在洪泽湖上斗争的游击队,将彭师长的遗骨交给了他们。随后,游击队的同志将遗骨用红绫绸布包好,装入一个较大的坛中,再将坛子放入一口棺木中,最后,暂时寄埋在尚嘴的一个乱茔内,并作上了标记。
  
  李哑巴用生命保护了彭的遗骨,后人永远铭记
  李哑巴送走彭师长遗骨后,心情感到无比宽慰,仍旧回到半城,重操旧业。1946年12月下旬的一天,由于坏人告密,李哑巴被敌保长高殿魁抓去,吊打逼供,要他交出彭师长的遗骨。尽管敌人用尽酷刑,对李哑巴进行了一天一夜的折磨,但他坚贞不屈,始终没有供出一个字。敌人无奈,于第二天早晨,由保丁们押着李哑巴在半城集上来回游街,令其逐户指认出谁是同伙。李哑巴高昂着头,一声不吭。敌人最后无计可施,逐将其押到半场南的乱坟岗枪杀了。
  1949年8月,当地政府开始修复烈士陵园。彭师长的遗骨,从尚嘴迎回故地,重新安葬于半城西郊的“淮北抗日烈士陵园”(后更名为“雪枫墓园”)。从而,了却了广大民众的一桩心愿。
  此后,每年清明节,县内外数以万计的各界人士,前来这里瞻仰革命先烈。彭雪枫师长的夫人、亲密战友林颖同志几次来泗洪到雪枫墓前祭扫时,总要提起李哑巴,并满怀崇敬之情,为他献上花圈。
  (作者为江苏省泗洪县委党史委主任)
其他文献
高效便携的闪存产品是大多数消费者必不可少的小型存储装备,最近威刚科技推出了全新的闪存盘产品PDl7。威刚闪存产品向来具有不错的时尚色彩,这款PDl7简明大方的风格和可爱气质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血清瘦素(LEP)和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在抗结核治疗前后变化关系。方法对44例肺结核患者和44例对照组。LEP和BMI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被检测,同时C-反应蛋白
上个世纪20年代末,蒋介石听信了随从“高参”的建议,为争取江浙财团和广东势力的支持,要他向宋美龄求婚。于是,蒋介石与元配夫人毛福梅和两位侧室姚冶诚、陈洁如办理了脱离婚姻关系的手续。就这样,刚满12岁的蒋介石的二公子蒋纬国,跟随了姚冶诚于1928年到了苏州。同姚冶诚一起到苏州的另有蒋介石的胞妹蒋瑞莲、在上海农业银行任职的妹夫竺芝珊,还有蒋介石在奉化凤麓学堂读书时的启蒙老师张家瑞一家。  蒋纬国到了苏
这是1971年的年尾,天特别冷。  老队长挨家挨户通知说:下午都去大队部,听文件传达!同屋的国强多嘴问了一句:听什么文件传达?老队长黑着脸说,中央文件,不准迟到啊!  我们插队的那个村是上海穷村,贴着黄浦江;隔江就是奉贤县,如果上公社,要走十里路,闭塞得很。大家只顾土里刨食,大队部也很少去。全大队集中传达中央文件,这是多年没有过的事,到底要传达什么,老老少少都有些好奇,也有些紧张。  我从北窗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