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权”的困惑与见解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0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部近日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特别作出了“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力”的规定。此规定对我们教师工作的正常开展是适时的。权利在手,我们该如何实施批评权,首先要明确批评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其次批评教育还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注意批评的艺术性。另外,更要明确一点:批评不仅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
  关键词:规定 批评权 方式 责任
  
  “教不严,师之惰”,“批评”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义务。有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合理的惩戒不仅合理,而且是必要的”。那么,教师的“批评权”如果过度弱化,受害的最终还是孩子自己。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何况必要的批评呢?但教学中一些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或因个人性格、处事方式,或迫于教学的压力等原因,在批评学生的时候,的确在方式和程度上存有不妥或不当。如果因此而否定教师批评学生的价值与意义,显然是不对的。所以,批评也要适度。那么,当今我们应该如何用好“批评权”呢?
  一、明确批评是权力更是义务
  首先,批评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必然构成部分,并不意味着是体罚、“心罚”。它和表扬同样重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龄比较小,难免会有错误,作为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助其克服。反之,“不敢批评学生”“放任学生”更是一种失职。曾掀起轩然大波的“杨不管”事件,就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放任学生的相互伤害行为,而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惨剧。究竟是谁动了教师的批评权?
  1.独生子女,老师不敢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一旦遭到老师批评就难以承受。这是老师不敢管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近年来一直强调赏识教育,只要出现教师批评学生的现象,特别是学生与教师出现了矛盾,总是习惯于强调学生权利而忽略教师权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的“弱势”,不敢管学生。
  2.家长的过度维权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教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条文。因此,“批评”成了一个敏感的问题。遇到错误到底管不管,批评在两难间。
  有个孩子受到批评后,家长便找到学校帮孩子“理论”,甚至到教育管理部门投诉。有些老师担心因批评“得罪”学生而丢掉职位,索性做起“老好人”。只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放任自流。
  真正解决这个矛盾,仍然需要从教育和社会两个层面共同着手,真正尊师重教,在维护学生权利的同时,也要切实用好教师的“批评权”。
  二、批评教育要采取适当的方式
  老师有责任教育管理学生,但“方式”非常重要。批评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因此,批评也要有一定得“艺术”。
  1.要注意适当用语
  批评学生时,教师一定要酝酿自己的语言,应该带着对孩子的爱心进行,切忌一切讽刺、挖苦、痛斥的语言。我们在批评时要注意态度不宜生硬,语言要委婉,要做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最佳的心理状态。
  2.要注意批评的分寸
  在批评时,要掌握一定的分寸。过火的批评、脱离实际的批评,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反感而带来消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并督促其改正。
  当然,批评的方式还有很多,但我们要做到因人而异,灵活多变。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
  总而言之,教师批评权,归根到底它是一种“责任”——一种教书育人的责任。我们在乎的不是老师有没有这个权利,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个“权利”到了我们的手里,是否能产生我们所希望的效果。虽然教育部明确规定“适当批评”,但尺度还是不容易掌握的。主管部门应该拿出更具操作性的规程,以便让班主任们既敢于大胆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同时也能够注意避免滥用权力、随意批评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历程延伸,教师开始从迷茫的追随转入理性的反思,特别是一线教师,反感包装过度的作秀教风,追寻简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怎样的教学才称得上简约又有效呢?前不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方向,如何通过音乐课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每个音乐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
主题图作为小学新课改数学主要亮点,对于学生兴趣激发,能力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充分地利用主题图来实现新课改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摆在教师
历史上的“丹书铁券”  说到丹书铁券,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水浒传》中的一回:《李逵打死殷天赐 柴进失陷高唐州》。周世宗的后人柴皇城的祖宅被知州的小舅子殷天锡看上了,要搞强拆。柴皇城说:“我家是金枝玉叶,有先朝丹书铁券在门,诸人不许欺侮……”  小说中柴大官人家的丹书铁券,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周世宗柴荣的心腹大将,世宗驾崩后,他发动陈桥兵变夺了柴氏的江山。宋太祖赵匡胤因为心中有愧,对
要使小组汇报展示呈现多元化、立体化、生动化,小组汇报展示就必须多样。通过多样的展示方式,使课堂更活泼、生动、有趣。汇报展示的多样性,要注意善变,同中求异,要体现趣、
只要三五年时间,手机的存储容量就可以达到1000个G,轻松携带一个图书馆不再是梦想。昨天,在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京工业大学等联办的“光电子学、材料与能源国际研讨会”上,专家透露了这一令人期待的消息。  研讨会上,来自美、英、德、意、新加坡等国家的顶级专家学者,包括美国纳米科技领军人物、奥巴马总统科技顾问Chad A Mirkin教授,著名有机光电子学领军科学家、美国艺术与科
作为一个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人口大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更加显现。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导向,加快农业发展转型,构建“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新型农
泰诺印第安人是美洲大安得列斯群岛原始文化的创始者。其文化发源于波多黎各和希斯帕巴奥拉,以后扩展到附近的维尔京群岛、牙买加及巴哈马群岛。大约在公元十至十五世纪,泰诺
追求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是新课程《品德与生活》教学改革的基本追求。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改理念的主阵地。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实效呢?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教育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