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都中了“妖毒”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看电影《画皮》,绝对是“童年梦魇”之一:影片中女鬼“对镜梳妆”、道士如卷画轴般卷起人皮的惊悸场面以及“挖心”、“吃心”等血淋淋的镜头,没少让童年的我在乡间的夜里胆颤不已,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大人们吓唬我们的素材。所以,对于新版《画皮》,我是担心胜过期盼,恐惧甚于好奇。
  现在好了,号称是“东方魔幻大片”的《画皮》,在恐怖指数上比鲍方版《画皮》大有下降,应该不会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望片生惧,加上“魔幻”这个噱头,“动作”这个外壳,“爱情”这碗毒药,陈嘉上不过是借了蒲松龄原著《画皮》中的一张皮,来给我们讲述他所理解的现代婚姻危机罢了。
  


  把故事地点搬到沙漠和那个叫做“江都”的小镇,把角色从书生、道士、乞人变成将军、“斩妖情侠”、“降魔女侠”,都不过是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者说是为了衬托和影射“动作”和“小三”这些卖点和元素,对此进行指责根本是在吹毛求疵,将影片主题简单化为“一个小三引发的家庭危机”也失偏颇,都埋没了陈嘉上用心演绎的一片苦心。
  片中陈坤演的王生爱赵薇演的妻子佩蓉,甄子丹演的庞勇也爱佩蓉,周迅演的狐妖小唯爱王生,孙俪演的降魔者爱上了庞勇,而小唯的身边也跟随着一只始终痴爱着她的蜥蜴精。如此纠缠不清的情感波折婉若琼瑶大戏,煽情指数也毫不逊色于任何情感大片,甚至于结局也是中国式的团圆,虽然不真实,甚至有些矫情,但提炼出的却完全是现代生活的真经,寄托着芸芸众生对迷茫、迷失、错位等爱情特性和表象的理解和掌控。
  每一个角色都是爱情的奴隶,都在努力追求和寻觅着自己的真爱,即便是一只“九霄美狐”,为了爱情曾经不择手段、费尽心机,到头来也会为了爱情放弃千年修行,牺牲自我。人和妖之间根本没有明显的界限,所谓的“妖毒”不过是“情毒”的代名词,谁服下了也会义无返顾,就像那扑火的飞蛾,虽然是自取灭亡,但胸中自有浓浓的爱意流淌。
  很有意思的是,《画皮》与生活的真实有着如此巧妙的重合: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王生”经历了从迷茫到坚定的心路历程,有多少“义胆贞妻”从最初的固守到无奈地放手,就是“小三”也个个同片中的“九霄美狐”一样,法力无边,尽管饱受众人的口水和道德的谴责。“心魔”无处不在,但“降魔心法”却不能是仇恨和武力,而是宽容、大度、舍弃等一些传统的美德。
  如果说中了“妖毒”是我们的不幸,是我们一切烦恼、争斗、仇恨、隔阂的根源,那么反过来说,幸亏我们中了“妖毒”,才能够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里捕获真爱,并且在爱情的力量下收获纯真的友谊和生活的勇气。这,也许是《画皮》所要表达的主题。
  [责编/布丁]
其他文献
议论性散文相对结构严谨的议论文而言能广泛地选取素材,表达方式也更灵活自由,同时又能彰显文化底蕴,在考试中往往容易获得较高的分数。作为一种讨巧的文体,怎样才能较好的运用素材呢?运用素材上又有何章法可循呢?归纳近年高考考场佳作,笔者总结了五种素材运用的技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巧串名句添诗意]  好的名言警句会让文章进入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境界,给人一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感受。  例1 布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