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的概念与论证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hu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蒙以来的现代境况使得道德及其论证的问题既重要又困难.一方面,传统论道德连同其更高真理包含着无法论证的前提,因而所有道德的核心必须还原到规范之自然的或合理的基本存在之上;另一方面,契约论以及其他现代道德替代品涉及的仅仅是一种外部的社会裁定,而道德则是一种在羞愧、义愤等道德感受中感受到的内部的社会裁定.因此,道德的可能性只在于:本质上将自身理解为一个共同体一般以及与此相关的受到普遍尊重之观念的环节.
其他文献
“软法”是缺乏“国家法”的拘束力,但却意图产生一定的规范效果的成文规范。在复杂、多元和速变的当代社会,“软法”是公共治理的主要凭借。“软法”概念是可以成立的。卢曼
李贽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是"无",但这一"无"只是就具体的现象世界而言的,而真主所代表的本体世界则是"有".在李贽观念中,这一本体世界是真而又真的,生存于现象世界的穆斯林,必
奥斯威辛之后,传统的上帝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汉斯·约纳斯在的报告中系统地阐释了奥斯威辛之后他的上帝观念.面对信仰和苦难的悖论,约纳斯积极回应,从恶的责任者的角度出
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体现出不同的时代性内涵和特征。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特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形成公平正
萨特(Sartre)和梅洛-庞蒂(Merleau-Ponty)的哲学都受过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Husserl)和海德格尔(Heidegger)的影响,他们的立场在其意向上是一致的,但在方法上则是相反的.不管
企业社会责任的诸方面内涵显现了和谐的特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伦理资源。同时,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以人为本是和谐
这篇报告回忆了作者20世纪50年代在德国编辑的艰难开端和20世纪80年代到中国促成编译的东方之旅,讲得真实生动,可谓有价值的学术史料.
本文首先通过对内在关联的两个主体间性的问题的追问,去展现罗尔斯正义之思的视域。“原初地位”的内容及其在罗尔斯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将依据这种展现方式而被解读。本文关于
从官方的材料中或多或少可以看出:亚洲各国政府或人民考虑人权观念这一问题时强调:(1)"两人相觉"的必要性;(2)个人与集体从家到国到世界的协调的与和谐的关系;(3)历史,文化与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从黑格尔哲学立场出发,对马克思哲学之价值加以描述,其初衷是为了摆脱韦伯对责任伦理的呼唤与其所描述的形式理性脱钩的困境。这也回应了卢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