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RP的城市配电网优化规划设计问题探讨

来源 :电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ib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运用综合资源规划的基本原理,在分析某居民小区用电负荷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基准负荷和一个用于小区配电DSM规划的负荷半径,建立电网公司在对负荷小区实行DSM规划时的数学模型,并且在不同的激励系数时.得到相应的电网公司设施DSM时积极性百分比参数,从而认为只有在平衡激励及以上的情况下才能保证DSM的顺利进行。同时认为只有选择适当的基准负荷和规划半径才能更好地发挥DSM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资源规划;规划负荷半径;DSM激励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飞跃,城市规模与格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正向规模型、集约型、紧密型方向迈进。居民用电所占城市供电的比率稳步增长,规模化的城市居民小区建设为配电网的规划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目前,发电规划和输电系统规划研究较多,即使是在以厂网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电力市场的条件下,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发电规划和输电规划难度增大,但是,也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及数学模型。如场景决策方法、机会约束规划方法都取得了很好地应用效果“J。比较如言,城市配电系统(380V—220V)及用户侧电能规划和控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一方面是由于两者有着不同规划方法与目的,输电系统规划的任务是根据规划期间的负荷增长预测及给定的发电规划方案确定最佳电网结构翻嘲;另一方面配电网点多面广和规划的成本太高,又缺乏相应的规划激励机制。如何用市场的和技术的手段来规划配电网络,提高用户的用电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社会用电比例、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实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1,2]。
  本文通过对居民小区用电负荷特性曲线的分析,确定基准负荷、设置规划负荷半径的方法,确定需要参与资源规划的负荷量来进行小区配电综合资源规划。在提高用电效率为基础上,以小区居民用户和电网公司分享规划节电效益和各种激励效益为目标,充分考虑到配电网络的规划风险和各方对响应DSM措施的积极性,确定小区配电网最优规划的负荷规划半径。
  2.基本概念
  2.1 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
  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又称电力系统的负荷方式,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通常是用负荷特性曲线来表示。主要包括负荷特性曲线和年、周、日负荷特性曲线来表示。与需求侧关系比较大的、联系比较紧密的、研究较多的还是日负荷特性曲线。
  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与一系列因素有关,主要取决于电网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用户的生产特点,当地的气候条件、生活水平和风俗习惯,以及电网规模等。对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电网来讲,电力系统的负荷方式主要是由终端用电方式决定的,要改变电力系统的负荷方式就要改变终端用电方式。
  对于市某小区一年中典型用电负荷统计,该小区绝大部分负荷在4.0—6.0MW“箱体”区域内运行。随着季节的不同,负荷围绕在4.0MW、5.0MW、6.0MW三条直线附近分布。负荷顶部所构成的曲线我们以函数f(p)表示。
  2.2 改变负荷特性的基本方法
  (1)直接负荷控制
  直接负荷控制是在电网用电峰荷时段,系统调度人员通过远动或自控装置随时控制用户终端用电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随机控制,因为它降低了用户峰期用电的可靠性,不易被用户接受,尤其是那些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用户和设备,突然停止供电有时会酿成重大事故和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即或采用降低直接负荷控制的供电电价也不太受用户欢迎,限制了这种控制方式的应用范围。
  (2)可中断负荷控制
  可中断负荷控制是根据供需双方事先的合同约定,在电网峰荷时段系统调度人员向用户发出请求信号,经用户响应后中断部分供电的一种方法。可中断负荷控制是一种有一定准备的停电控制,由于这种电价偏低或给予中断补偿,有些用户愿意以较少的电费开支降低有限的用电可靠程度。它的削峰能力和终端效益,取决于用户负荷的可中断程度和这种补偿是否不低于用户为躲峰所支出的费用。
  (3)提高终端用电效率
  通过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高效设备来实现的,其根本目的是节约用电、减少电量消耗,其中包括直接节电和间接节电
  综合资源规划(英文是Integrated Resources,简称IRP)或称作最小成本计划(简称LCP)是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和西欧工业化国家兴起的一种用于电力工业的新的计划规划模式。
  IRP的关键则是需求侧管理(英文是Demand—Side Management,简称DSM)。DSM是指通过法律的、技术的手段来提高用电效率。(合理用电)
  3.DSM过程中电网公司赢利计算
  3.1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的目标
  (1)通过负荷管理技术改变用户的用电方式,降低电网的最大负荷,取得节约电力、减少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的效益。
  (2)通过用户采用先进技术和高效设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减少电量消耗,取得节约电量效益,同时获得节约电力减少系统装机容量及电网建设资金的效益。
  4.结语
  虽然每年上千万的机组和上千亿的电网投资使得我国电力跃居世界电力发展前列,但是,“电荒”再次证明: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用电效率太低仍然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在加大供应侧投资力度的同时,如何有效地提高用电效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合理地规划配电网络以及提高用户终端设备的使用效率,将DSM电网规划所取得的作用将同等于发电规划和输电规划,在政府、电力公司、中介机构及用户之间建立~种协调机制将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查浩,韩学山,杨朋朋.电网运行状态下的概率优化调度[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
  [2]林小村,龙子泉,何朝阳等.联合电网条件下广西电网购电优化调度系统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35(2).
  作者简介:王猛(1979—),男,湖北黄石人,大学本科,工程师,现供职于宁波市宁海县供电局,长期从事电力行业工作。
其他文献
5月19日,“青岛市慈善总会海尔集团慈善基金”启动仪式在青岛民政大厦11楼青岛市慈善总会会议室隆重举行。青岛市慈善总会长张旭升、海尔集团党委副书记徐立英等出席了仪式。
【摘要】电子实验室作为职业教育电子专业建设的核心,它的作用不容小嘘。然而,在实验室建设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直接导致教学资源浪费,教学效率低下,甚至误人子弟。所以,合理选择教学设备,是电子实验室建设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实验;教学;电子;学生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摘要】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消除加工误差,提高机械加工精度,将是今后机械加工行业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从机械加工工艺方面对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误差;机械加工工艺  1.概述  机械加工工艺是指采用合适的方法对毛坯进行机械加工,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合格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是零件加工的基础工艺,
本文提出了基于文本分类的主观题自动评分模型。模型采用文本词性相似度和文本浅层相似度作为分类器的条件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本的语义理解。通过对已有文本的学习,使用
【摘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界限,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以项目教学为主线,以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关键词】高职教育;PLC课程改革;动手能力  一、引言  教育部2007年16號文提倡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职业能力。该文特别
本论文从网络安全现状出发,介绍了入侵检测的原理和基本技术,随后就企业如何在已有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可扩展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以及整个方案的设计、实现作了相关阐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