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读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来源 :兰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150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不仅缺乏系统的马克思哲学文本的支持,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遭到了后代主义思潮的猛烈解构。然而,作为一种富有批判精神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早期资本主义危机的深刻揭示蕴涵着强烈的后现代主义意味。邓小平站在当代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既契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智慧,又体现出了反本质主义、反表象主义和反基础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倾向。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在与现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对接、碰撞中奏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音符。
其他文献
走生态文明之路是建设中国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当前人们的消费需要持续超出了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状态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造成资源枯竭、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
理想信念何以生成?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人的本质视角切入来考察理想信念生成的根基和依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和看法,即:人的社会历史性、未完成性是理想信念生成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