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教学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blecle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打造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三大标准的“金课”。文章以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为例,通过对课程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的教学改革实践,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研究。
  [关键词]“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
  [基金项目]2018年浙江万里学院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 ’背景下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为例”
  [作者简介]陈莎莎(1980—),女,湖南长沙人,硕士,浙江万里学院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7-0-02 [收稿日期] 2020-05-27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了“双万计划”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给出了课程的范围,确定了推荐类型为“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另外,该意见强调了课程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
  一、“金课”的概念
  在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课”的概念。提出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的深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2018)认为“金课”可以归结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其一,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其二,创新性。课程内容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其三是挑战度,挑战度是指课程一定要有一定难度。[1]认为要打造和建设五大类型“金课”,分别为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国内高校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和诠释[1]。崔佳,宋耀武(2019)从“金课”的教学设计原则的角度进行探究,认为学习内容聚焦是建设“金课”的基础型原则;全脑教学是建设“金课”的科学性原则[2]。宋颖(2019)从多年执教经验的角度,提出“一二三”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两个转变、三个过程[3]。文章以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为例,设计了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的“金课”类型,建立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的教学模式。
  二、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教学研究室主任王强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融合创新,使课程有了高阶性的特点,课程建设的应用要与时代精神、理想信念、学科前沿及能力培养有机地融合。
  (一)课程目标
  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和引导性地位。课程的知识点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以“面向工作一线、立足岗位流程、注重综合素质、突出应用、强化物流实践、培养物流信息处理能力”为指导思想。基于我校应用型本科的定位,在教学中将实验课程、实践课程和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发展的需要,围绕物流管理专业对于应用能力的要求构建理论、实验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课程体系。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要注意吸收国内外物流信息管理的最新成果,紧密结合我国物流信息管理的实际,开展案例教学、务实教學,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事物流信息管理的能力。
  (二)采用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
  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由“moodle 微课”部分、翻转课堂部分、“实验 实践”部分构建而成。具体思路为:以“moodle 微课”为基础,建议柔性化的课程内容体系,利用“moodle平台”的网络开放性,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以此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化;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并以此进行拓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而实施个性化教学,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小组探究实现知识的内化;以“实验 实践”作为知识应用的升华,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操作实验软件,通过调研、参考、考察等多层次的实践形式,在实践中促进知识融合和运用,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培养。
  “moodle 微课”相结合的教学部分,可以在moodle平台上传资源丰富的微课,该微课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短小精悍的特点,在教学中借助蓝墨云班课App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在翻转课堂开展研究性教学、合作式教学,加强知识点的融合贯通。“实验 实践”部分能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打通课程设计,参与相关的学科竞赛环节;实践部分通过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有利于理解物流信息管理知识和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各个环节。
  第一部分:“moodle 微课”。由教师在moodle平台提供课程导学、课程大纲、视频课件等基本信息和教学内容,以及作业练习、在线答疑等自主学习活动的反馈,还有互动社区,便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微课视频、特色PPT特色是项目和案例及自测题等结合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特色的教学资源。
  第二部分:翻转课堂。利用moodle平台和课程资源,与翻转课堂有机融合,构建深度学习平台。在翻转课堂教学中采用课程与思政教学相融合的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实现从“知识的传授”向“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应用”转变。
  第三部分:“实验 实践”。根据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的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中职业需求的特点,整合相关软硬件资源,以物流管理实验室的相关技术软件为基础,下载符合目前物流管理技术需求的相关软件,建立一整套符合课程体系基础型、综合型、验证型等多层次实验项目。实践项目中通过对本地物流基地等物流相关场合的参观考察和调研,更加直观的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促进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基础知识的融合,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三)“互聯网 教育”教学手段
  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设计中强调把知识传授放在课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课程的学习内容,课堂上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答疑、协作学习、小组探究等形式进行知识的内化,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各种教学活动,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通过智能终端掌控课堂的节奏、利用如软件中的抢答等功能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同时在课后与学生之间搭建讨论、帮助性的指导,随时随地与学生之间探讨和回答学生的各种疑问和问题;另外,老师还能在课后针对学生学习中的分析、探讨、创新精准的鼓励和点评,科学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
  (四)多位一体的评价方式
  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的考核评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期末的试卷考试占比50%和平时成绩占比50%。其中过程评价中建立了多位一体的考核机制,考核方式根据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表现,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动态、开放性的考试及其评价体系。其中在线的学习包括:视频的观看时长,线上作业的完成度、讨论帖的完成情况、线上考核等;线下学习包括:学生的到课、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的完成和贡献度等多种形式,在此课程中注重过程考核,以对学生课程学习的知识、动手能力和实践进行全面而科学的检验。利用“moodle平台”和蓝墨云班课App大数据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和效果进行分析,为考核学生学习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造。平时过程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合理给出各项成绩,从而实现动态、多元、全面和科学的课程考核。
  三、小结
  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是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此课程的学习紧跟物流行业职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对课程目标的优化、采用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方法、“互联网 教育”教学手段以及多位一体的评价方式,使课程的教学改革受到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崔佳,宋耀武.“金课”的教学设计原则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9(05):46-48.
  [3]宋颖.抽“水”注“金”打造“金课”[J].山东教育(高教),2019 (05):26-27.
  Abstract: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 and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new era, and create "gold classes" that embody the three standards of advanced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challenge, this paper takes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nd through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of the course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ims to build the research of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gold classes teaching.
  Key words: gold class; online-offline teaching; Blended learning
其他文献
摘要:9月开学季的到来,全国各高校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段,不过,这也成了新生被骗被盗的高发期。新生初入学,由于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人生地不熟,自身鉴别能力有限和对信息的真实性把握得不够完整等因素,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往往也成为了诈骗受害的高危人群。作为高校做学生工作的老师,应当抢抓时机,在开学季的初期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于各类诈骗的防范意识和警惕意识,避免学生上当受骗。  关键词
[摘 要]该文运用信息安全教育理论,探究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内涵,结合信息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剖析影响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因素。运用对比分析法和访谈、问卷调查法,分析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现状及问题,找出适合学院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对策。  [关键词]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对策  [课题项目]2020年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院级课题“‘智慧海南’背景下高职院校大
摘要:机关执行力是新形势下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执行力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实地调研,探讨目前我国高校机关执行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执行能力—理念—制度三方面的实体特征,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机关;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5-0013-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
摘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界的主要目标。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从教及专业建设经历,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瓶颈,并分析了当前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思考,以期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匠精神;双师型;师资队伍;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形势下,如何打造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有机结合,支持自主学习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本文以职业教育国际贸易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出口业务操作》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为例,从开发设计思路、实施要点特色、应用效果调查、优化路径思考等四方面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深入研究,并基于对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2016级
摘要:本文在对经济管理类“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的基础上,重点以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类“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为例,从培养方式、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平台建设方面提出了“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的模式,并且构建了“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  关键词: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现代教学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科学选用现代教学媒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文章在现代教学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教学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与弊端,并提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学选用现代教学媒体的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教学媒体
摘要:啦啦操起源于美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国际体育竞赛项目,啦啦操发展迅速,受到世界各国青少年的喜爱。2002年传入中国,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和全国啦啦操委员会积极推广下,已经成功举办多次大型啦啦操赛事,赛事的参与度高。中国也多次派出代表队参加国际啦啦操赛事,荣获佳绩。  关键词:双人街舞;啦啦操;成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
摘要:目的:探析转化医学理念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内科教学的有效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于X院2017年9月接收的内科学生中,采用随机双盲法抽取38例学生入组研究,将教学指导思想的差异性作为划分依据,将所有研究样本分为传统教学组和转化医学组,分别基于传统医学理念和转化医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结果:与传统教学组学生相比,转化医学组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相对较优。结论:由于内科
摘要:2018年6月,国家发布《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 36342-2018),提出了智慧校园建设的系统总体架构。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以此为标准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本文通过调查在校学生对现有数字化校园的使用情况、满意度,从数据中分析学生对智慧校园功能的潜在需求,以对未来智慧校园的顶层规划和建设提出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智慧校园;学生需求;一卡通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