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噻嗪类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及蛋白激酶C活性的三维构效关系研究

来源 :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aaaa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本室诱导建立的耐药细胞株K562/A02,研究在体外条件下吩噻嗪类衍生物(PTZs)逆转多药耐药(MDR)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与结果:利用已知PKC Cys 2功能区晶体结构,结合计算化学和分子图形学手段对PKC抑制剂与PKC蛋白分子间可能的相互作用模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位取代各种基团逆转MDR作用强度依次为:COC3H7>CF3>COCH3>H.边链哌嗪环4′-位取代基作用强度为:CH3>COOC2H5>C2H4OH.结论:选出代表性化合物测定对鼠脑的抑制活性,初步三维构效关系研究表明,PTZs抑制PKC活性确实与特定的立体结构特征有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PTZs,PKC和MDR三者间的内在机制和设计有效PKC抑制剂或多药耐药逆转剂提供了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在许多显花植物中,自交不亲和性由复等位基因构成的被称为S位点的单一遗传位点控制.在茄科、玄参科和蔷薇科中,迄今已知的唯一S位点编码的产物为一类核酸酶,称为S核酸酶(S RN
本文主要针对土工实验数据离散性的特点,以及岩土体内部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强度特征、物理力学性质、荷载条件等具有差异性,提升对土工实验数据的评价.主要对造成土性参数
目的:从组织学上观察锌剂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选用12只新西兰兔,先形成双侧颧骨骨折模型,然后随机分两组,实验组术后两周内每日肌注0.2%ZnSO4注射液,按1mg/kg计算;对照组
介绍了馆际互借的意义,回顾了馆际互借的历史,分析了馆际互借的业务流程,剖析了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的现状,列举了馆际互借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几个典型案例,提出了馆
目的:探讨骨肉瘤动脉内化疗栓塞术的临床疗效和病理改变。材料与方法:对32例病理确诊的骨肉瘤做动脉内化疗栓塞术,然后行手术切除,对以上病例作术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论述了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目标、信息的产生,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及工程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利用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黄芩甙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28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模型组、黄芩甙Ⅰ组、黄芩甙Ⅱ组。观察黄芩甙对各组大鼠心电图
利用SrCl2和Pb(Ac)2作为选择性重原子微扰剂,分别诱导出吡哌酸的固体表面延迟荧光和氟哌酸的室温磷光,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混合样品中的两种药物获得成功。在pH约11的条件下测定吡哌酸的线性范围为
前列腺素系统在蛋白尿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为了探讨这个系统在蛋白尿发生中的作用,我们通过雷公藤多甙治疗肾性蛋白尿患者,分析尿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水平,以提示雷公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实验性肾小球肾炎中对肾小球花生四烯酸(AA)产物合成的调节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加速性肾毒性肾炎(NSN)模型,应用高效液相层析及放免法测定肾小球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