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部分地区“出产”瘦肉精猪 主销南京

来源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头猪从长成到被宰杀成猪肉流向人们的餐桌,要经历养殖、收购、贩运、定点屠宰、市场销售等多个环节,各环节监管要求都非常严格。加“瘦肉精”猪肉何以能越过多道监管,流向餐桌?本刊记者历时一个多月,深入养殖、运输、屠宰、 检疫、销售现场,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在养猪大省河南,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怪象:一些养殖户从不吃自己养的猪肉。
  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历时一个多月调查发现,在河南省孟州市、沁阳市和温县等地,部分养猪户生猪饲养过程中违禁使用“瘦肉精”。
  一头猪从长成到被宰杀成猪肉流向人们的餐桌,要经历养殖、收购、贩运、定点屠宰、市场销售等多个环节,各环节监管要求都非常严格。而记者调查发现,加“瘦肉精”猪肉顺利地流向餐桌的背后,是一条完整的黑色利益链。
  
  瘦肉精猪卖相好,每头还能多卖几十元
  河南省孟州市是有名的养猪地区,大大小小的养猪场不计其数,分别散落在各个乡村。在这里,养成后出栏的生猪一般都是通过一些经纪人进行买卖和调运。一位经纪人告诉记者,他挑猪的标准是“屁股浑圆,体型要好”。
  记者跟随这位经纪人一连走访了多家养猪场,发现他眼中的“好猪”都个个体型健壮,呈双脊背,屁股浑圆,充满肌肉。“像运动员。”这位经纪人形容说。
  这样的猪是怎么喂养出来的呢?
  在一家养猪场的猪圈旁边,记者注意到堆放着几袋饲料。养猪户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喂猪的普通饲料,真正能让猪变成瘦肉型体型的,实际上是饲料里面添加的一种特殊的“白色粉末”。在随后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其他一些养猪场也在往饲料里添加这种特殊的东西。在当地,养猪户把这种添加过程称之为“加精”。他们承认,饲料“加精”后,使用起来效果显著。
  但对于这种神奇的“精”究竟是什么东西,养猪户们大都含糊其辞,“反正养猪场加的就是,这种东西没人去化验”。
  随后,记者又对孟州市周边的沁阳市、温县等地一些养猪场进行了调查,发现也有类似的“加精”现象。
  在沁阳市崇义宽平村一家养猪场,养猪户告诉记者,他们这里加的精跟孟州市的一样,也是一种白色粉末。
  而该村另一名养猪户透露,这种所谓的“精”是属于违禁品,一般不轻易拿出来示人,他们都是在加工饲料的时候偷偷进行添加。在这家养猪场的饲料加工点,立着一台大的搅拌机,周围随处堆放着一些饲料袋,袋子旁边一个小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小桶里面有一个银色的袋子。养猪户打开袋子,只见里面装的正是一种白色的粉末。
  这位养猪户告诉记者,这就是“瘦肉精”。他说,这种瘦肉精大多都是由收购生猪的商贩或者当地调运生猪的经纪人提供,每公斤卖到二三百元,养猪户买来以后,按比例添加到饲料里面。“我1000斤(饲料)加120克(瘦肉精)。”他说,“从一百八九十斤喂猪到二百二三十斤重,喂一个月。”实际上,各养殖户加瘦肉精的量并不一致,另外一位养殖户就告诉记者,“1000斤加4两”。
  公开资料显示,瘦肉精,通常是指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类似药物还有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同样能起到“瘦肉”作用。将这一类“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从而降低成本。
  这名养猪户说,他使用的“瘦肉精”正是盐酸克伦特罗。
  盐酸克伦特罗作为一种“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喂出体型好、瘦肉多的瘦肉型猪。但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老年人的危害更大。
  据了解,大约早在10年前,国家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经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瘦肉精”。
  事实上,对于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瘦肉精”的规定,一些养猪户心知肚明。
  也因此在当地“瘦肉精”的贩卖渠道和添加过程都非常隐蔽,一般是由调猪经纪人和前来买猪的商贩们直接卖给养猪户,采用银色袋子进行简单包装,上面没有任何标识和名称。
  一些养猪户声称,他们铤而走险偷偷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无非就是为了使养成出栏的猪看上去卖相好、更容易出手。“不加(精)人家不要。”
  当地一名知情人告诉记者,使用“瘦肉精”喂出来的所谓瘦肉型猪不但好卖,而且比起不加精的猪,每头还能多卖几十元钱。
  “我从来不吃这种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一位养殖户说。
  
  监管基本属于“外紧内松”
  一头猪从出生到长成后被宰杀成猪肉流向人们的餐桌,要经历养殖、收购、贩运、定点屠宰、市场销售等几个环节,各环节监管要求都非常严格。按照去年中央编制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瘦肉精’监管工作的意见”,由指定部委牵头负责“瘦肉精”监管工作,可在生猪养殖、收购、贩运、定点屠宰环节实施对“瘦肉精”的检验、认定和查处;负责生猪收购、贩运环节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多道监管环节似乎也没能完全止住“瘦肉精”猪的外流。记者在新乡市获嘉县亢村调查时发现,甚至连一些获得“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的养猪场也在偷偷使用“瘦肉精”。
  在一家颇具规模的养猪场,记者看到一个“河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的牌子。
  一名养猪户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这种牌子是花钱办回来的,有时候赶上监管部门突击检查,会得到一些额外的提醒和照顾。“检查也没啥规律,不过一般要是说省里边或者外边人来检查了,县畜牧局会提前通知。要是县里边抽查的话,就是给你拿个瓶子接点猪尿化验,自己接的肯定不让他化验出来。”他告诉记者,“接点母猪尿什么的他也不知道。”
  养猪户说,目前当地在养殖环节对“瘦肉精”的监管基本上属于外紧内松,只是一般性检查,几乎没有人太较真。
  调查中记者还了解到,在收购和贩运环节,一些喂了瘦肉精的生猪也基本是畅通无阻。
  目前,按照动物检疫的检测制度,要求生猪外运时,必须获得当地检疫部门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五号病非疫区证明三大证明,并100%佩戴耳标。但是记者在长达一个多月的调查中,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在孟州市的乡村公路旁,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贩运生猪的货车,这种大型货车每次能装一百多头猪,由经纪人专门负责从当地养猪户那里调运生猪进行装车。
  在装车过程中,有些猪会突然间呼吸急促,并不时发出尖叫声。这时负责装猪的工人便很快拿出注射器给猪注射一种针剂,针剂的名字叫“地西泮”。
  工人说,这是一种用来应急的镇静剂,可以防止这种喂了“瘦肉精”的猪在运输过程中猝死。
  这些猪打过应急针后,果然变得平静许多。记者注意到,这些装车待发的生猪耳朵上竟然没有佩戴耳标。
  耳标是动物标识之一,是用于证明牲畜身份,承载牲畜个体信息的标志。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一定要做到标识佩戴到位、加施于牲畜耳部,确保饲养环节的猪耳标佩戴率达到90%以上,进入流通环节耳标佩戴率必须达到100%。
  负责装猪的经纪人告诉记者,这一车没有佩戴耳标的猪,不但有喂了“瘦肉精”的,而且还有病猪。
  可就是这样一车猪,竟然也能获得当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五号病非疫区证明三大证明,票据和手续齐全。
  事有凑巧,记者在对另一辆装猪货车进行调查时,正好碰到两名前来开具相关证明票据的检疫人员。记者注意到,其中一李姓检疫人员只是随便看了看,并没有采取检测猪尿的基本手段来检测这批外运的猪是否喂了“瘦肉精”。
  更巧的是,正在这时,车上有一头猪突然死了。“死的都是好猪。”拉猪司机说,“那都是加(瘦肉)精量大了。”
  根据农业部《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及出售、转运、加工和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
  但是当着检疫人员的面,司机和装猪工人一起把这头死猪拖到路边,当场开膛破肚。“宰了以后就卖肉了。”运猪的司机说。
  记者看到,在这头死猪的整个处理过程中,两名检疫人员竟然听之任之。事后,这名李姓检疫人员向记者透露,不仅仅是病死猪他们不爱管,而且对于当地违禁使用“瘦肉精”的情况,他们也都很清楚,只是不愿多管闲事。“局里面现在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姓检疫员表示,一般都不查“瘦肉精”。“不是查不出来,上边不追究,下边就没人查。”他坦言。
  
  检疫票据、耳标:给钱就能买到
  记者调查发现,在孟州市、沁阳市等一些地区,一些动物检疫站形同虚设。在沁阳市柏香镇的动物检疫站,记者通过当地一名猪贩介绍,在没有调运任何生猪的情况下,随便编了车牌等相关信息,只花了200元钱,就买到了调运120头猪的三大证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五号病非疫区证明。另外还获赠150个耳标。
  沁阳检疫站的一位开票人直言,不管从哪个地方调猪,不管运猪车是否过来接受检疫,他们这里都可以出具相关检疫合格的证明票据。充当介绍人的猪贩说,其实所谓的检疫不过是走过场。“像生人过来了,就看看从哪里拉的猪,(如果是)熟人关系了,到那一说,报个头数就可以了。”
  一名孟州运猪司机向记者透露,他经常往江苏高邮、南京等地运猪,生猪养殖地开具的有关检疫合格的三大证明票据,虽然在全国都通用,但是车到了位于河南省永城市省界的动物防疫检查站,还需要一番打点。“有时候给他100块钱,他高兴了还验一验,有时候你给他100块钱,他连检验都不检验了。”
  司机说,就算有时候碰到突击检查,通过尿检的方法检测“瘦肉精”,他也自有对策——用人尿冒充。当记者问是不是他尿的时,他反问记者:“接猪尿,猪不尿。我知道拉的猪有瘦肉精,(你说)咋办?”
  记者半信半疑,这所位于河南省永城市省界的动物防疫检查站,真的像这名司机所描述的那样么?
  几天后,记者坐上这位司机的运猪车,前往省界检疫站进行调查。
  在中途一个服务区休息的时候,司机承认,这次拉的猪有些是病猪。
  几个小时后,运猪车终于抵达位于省界的芒山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这时天色已晚,记者留意到,工作人员对这车猪既没有检查,也没有检测“瘦肉精”。
  记者跟随司机来到检查站办公室内,只见工作人员一边审核相关检疫合格证明,一边张口要钱。
  工作人员:把钱交了。
  司机:多少钱呀?
  工作人员:你不知道?
  这名司机只得把100元折叠好的钞票交给工作人员,换走通过审核的检疫证明等票据。上车后,司机告诉记者,这个检查站正常收消毒费用应该是20元钱,他给100元无非就是想买个顺利过关。“检疫站收黑钱的。”
  记者问:“收黑钱,如果不给他100,给他20呢?”
  “他说猪有毛病,要不让你返回,不让你从这过,要不就说违反了法律哪一款哪一条。”司机看上去很无奈,“要是能过的话,谁都愿意过,谁都不愿意掏100元,这是规矩,这是动检站的潜规则。”
  
  瘦肉精猪大都销往江苏南京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河南部分地区“出产”的这些瘦肉精猪大都销往江苏南京。
  为了核实,在一位经纪人承认他的一车猪都是加“瘦肉精”喂出来的之后,记者记下了这辆运猪货车的车牌号码“皖M57229”。他们的目的地是南京建邺区兴旺屠宰场。
  第二天凌晨3点钟左右,提前赶到的记者在南京建邺区兴旺屠宰场看到,这辆车牌号码为皖M57229的运猪车已顺利抵达,正在往下卸猪。而这车猪正是记者白天在河南孟州看到的经纪人所说的加精猪。这些猪到了兴旺屠宰场,并没有检测“瘦肉精”,很快就被宰杀了。
  记者看到,派驻屠宰场的检疫人员对宰杀后的猪肉也没有进行“瘦肉精”检测,就打上了“肉检”、“验讫”的章。
  一黄姓检疫人员承认,他们这里只核对证明手续,一般不检“瘦肉精”。
  按照生猪屠宰的管理规定,宰杀后的猪肉必须获得“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而在兴旺屠宰场,一张证明10元钱,可以提供给这里宰杀的任何一头猪。
  从屠宰场出来,这些瘦肉精猪肉又流向哪里呢?
  建邺区兴旺屠宰场的一位马姓老板对记者表示随便到哪个市场去都有他的货,“我给你讲,你到市场、农贸市场考察去,你问小马这个人,南京市没有不知道的。”他告诉记者,比较有名的大市场中,“南湖迎宾市场,肉食品厂,下关,柳林,基本上都有我供的肉。”
  另据了解,部分问题猪肉有可能还流向一些肉类加工企业,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将对此情况继续进行调查。
其他文献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施,在种植一年的桑园上获得氮、磷、钾肥与产叶量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施肥方案的优化处理,分析了3种肥料对目标集的各种效应、投资效益及最佳配比,
杀虫剂是夏季家家户户都会用到的物品,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杀虫剂有毒,使用储藏都有讲究,很多人会在晚饭后,在卧室喷上杀虫剂,关上门窗闷一会儿,睡觉前打窗通风。这样做,即起到杀虫效果,又防止了使用者呼入有害气体中毒。但是,如果碰上不听话的杀虫剂,人们可就没招了,宋先生家的杀虫剂还没开封,自动就喷上了。  2012年7月6日,宋先生在泰安利民大药房购买了河北康达有限公司生产的枪手牌杀虫气雾剂,回家后随手
9月21日,国家经贸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国家经贸委(SETC)/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启动暨新闻发布会.该项目获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这意味着有近七成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手机已经成为网民接入互联网的重要入口。随着互联网大鳄的纷纷试
从iPhone 5s开始,指纹识别开始与手机操作系统进行整合,在方便用户操作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其隐私。那指纹识别到底能干些什么呢?随着苹果推出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iPhone 5s,指纹识别技术正逐渐成为各大手机生产商所关注的焦点之一。Touch I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也简化了一些操作,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指纹解锁手机或者直接在应用商店中购买应用程序。而新推出的HTC One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