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内气与经络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太极内气与经络的关系
  
  1.太极图解
  图中的黑白两路分为“阴仪”和“阳仪”。造化之机乃为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二气气机生息不止,变化不息。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二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万物由“气”构成,然而气分阴阳,物质世界以及万物的形成,则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的唯物观则进一步认为:“万物是由天地之间阴阳二气相互交感运动变化的结果。”正如《素问·六元纪大论》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神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类经》也指出:“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所谓“形神相感”和“生化之道”,都是指天地间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这就说明天地之间所以有万物,都是物质世界本身的产物,都是物质的“气”运动变化的结果。
  
  
  2.太极八卦图
  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观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认为“气”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本源。《易经》认为:“万物始生于太极。”太极乃为元始混沌之气,“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所谓“太极生两仪”,这个两仪就是指“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万物)。正是由于太极阴阳二气的不停运动和变化,而产生五花八门的物质世界。这种朴素的唯物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不过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这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法则。
  “太极生两仪”,两仪即指阴阳,意思是指阴阳两性有别,但同处于一个整体中,以说明万事万物皆有阴阳。阴阳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消长与共,阴阳互根。《易经》以“一”作为阳的符号,以(--)作为阴的符号,分别表示事物的阳性和阴性。这两个符号在八卦中,称为“阳爻”和“阴爻”,并以一定的方位或增或减,用来说明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阴阳两仪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高度概括,代表着两个相互关联的事物或势力,代表着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两仪生四象”,四象是指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太阴是由“==”组成,表示事物的阴性占主导地位,阴性在再生或增加:太阳是由“ ”组成,表示事物的阳,性大盛,阳性在再生或增加:少阴是由“ ”组成,阴爻在上,阳爻在下,表示事物韵阴性初生未充,或者是在分化减少;少阳是由“ ”组成,阳在士,阴在下,表示事物阳性初生未充,或者是在分化减少。所谓两仪生四象,就是指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由量变到质变的相互转变过程。
  “四象生八卦”,八卦是指“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由于气的运动变化而生阴阳,由于阴阳二气的交感而化生四时,因而出现了天(乾)地(坤)风(巽)雷(震)水(坎)火(离)山(艮)泽(兑)八种自然现象,从中揭示出生化之道是天地间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故物质世界四象八卦本身的产物,都是物质的气运动变化的结果。
  
  
  3.太极与十二经脉图
  《易经》提出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素问·热论》在六经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界存在着的“风、热、湿、燥、寒、暑”六气的变化,在《易经》四象学说的基础上,发挥增加了“阳明”、“厥阴”二名,与六气相契,并分别命名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古人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又将六经概括为十二经脉,分手足三阴三阳,三三合一,共称六经,用以说明人体阴阳气血变化的规律。这个纲领根据《易经》阴阳两仪理论,把三阳经归属太极的阳端,把三阴经归属太极的阴端,形成一个整体,并把人体的十二经脉,纳入六经之中,构成一个人体与大气相合的循环模式。
  
  4.阴阳二气与经脉的关系
  阴阳二气和三阴三阳经的关系,正如《十四经发挥》注释所说:“三阴即太阴、少阴、厥阴,三阳即太阳、少阳、阳明,这是从各经气血阴阳多少而命名的。”《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气有多少,共用也。”太是大的意思,阴气大盛则称太阴,阳气大盛则称太阳。少是初生未充之意,阴气初生则为少阴,阳气初生则为少阳。阳明是两阳合明,阳气盛极之意:厥阴是两阴交尽,阴气消尽的意思。所以说阴阳之气,离则为三阴三阳,合则为一阴一阳。十二经脉的三阴三阳不过是代表经络本身气血阴阳的多少而已。例如胃为水谷之海,多阳多气之经,所以称之为足阳明胃经。其他经脉则依止匕类推。
  
  二、太极内气的练习方法
  
  1.太极无极图
  无极为一物所有,太初浑穆之象。意为打拳上场,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自然下垂,身桩端正,两脚并立于同一横线上,脚尖微外撇,心中一无所有,一念无所思,为太极浑穆之象。
  太极生于无极,太极无有形声,但已蕴初兆。如硕果之核,生机将动未动之时,待等生机充足,方破壳而出。此时阴阳虽未分而分之机已动,一到分则清气(阳气)上升为天、浊气(阴气)下降为地。但此时清气尚未上升,浊气尚未下降,故称为太极。这里比喻打拳上场,手足虽未运动,而在这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于心腹之内。此时一志凝神,专注于静,阴阳开合。消息盈虚,持未动于形,日之太极。言此之意,以示学拳之人,初上场时要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方可学拳。
  
  2.太极拳内气概述
  陈式太极拳中所说的内气,是功能与物质的综合体。它不是指狭义的肺部吸进的氧气和人体固有的力,而是一方面广义地概括中医学中的“正气”、“元气”、“经络之气”、“真气”等物质的气,另一方面还包含有武术、气功学中所说的“内劲”、“内功”等功能的气。这种物质的气和功能的气,相互促进,相互为用,共同组成了陈式太极拳中所说的太极内气。
  《陈氏太极拳械汇宗(一)》业已说明:“陈氏太极拳练习,要以意、动作、呼吸三者密切配合。”意是练拳的中心,练拳时要将意念糅入动作之内,一意凝神,并同时将呼吸配合于架式之中,虚实开合、螺旋缠丝、节节贯穿等特殊运动方式要密切结合,久而久之,太极拳内气自然充盛,即可产生防病、御邪及技击、防卫的效应。
  
  
  3.太极拳内气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内气的练习,要遵照以下三个阶段,方可使内气一气贯通。在这三个阶段内,练习者除了本人勤学苦练、细心体会外,还要有老师的指导以去其丢顶等毛病,方可渡过难关以至成功。
  第一阶段:此阶段的练习目的主要是熟练套路和纠正架式。首先要清心涤虑,以除去影响练拳的各种因素,专心一意。以后再按拳谱要求,在立身中正的前提下,虚领顶劲、沉 肘松肩、含胸塌腰、曲膝圆裆,注意头手身脚步等各部位的要求,一招一势认真练习,不可间断。除去焦躁情绪,需循序渐进,万不可急于求成。每天练习5~10遍,约半年至一年时间,即可将拳架练熟。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可以觉察到,体内产生内气鼓荡,气到之处表现为酸、麻、沉、胀(仅表现在某一部位,最常见于上肢、手指等处)。此阶段太级拳架式的招招势势会有断劲不圆的缺陷。
  第二阶段:历经一年左右的练习,练习者已具备第一阶段的基础,进入第二阶段。本阶段提出进一步要求,其目的是逐步达到通运任督诸脉,随之使十二经脉相继打通。练习的重点,是在注意第一阶段的要求的前提下,注重虚实开合及缠丝劲的练习。开合练习是内气鼓荡得以调整的基础,是太极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活动形式。开合分为内合和外合。外合即手与足相合、肘与膝相合、肩与髋相合,左手与右足合、左肘与右膝合(右边也如此),手与身相合、手与头相合、身与步相合。内合即筋与骨相合、气与力相合、心与意相合、肝与筋相合、脾与肉相合、肺与身(皮毛)相合、肾与骨相合。心意一合,周身一起合住;心意一开,内外俱开。同时开中寓合,合中寓开。一开一合,阴阳二气递相承。此乃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得阳助则生化无穷,阳得阴助则化源不竭”。陈式太极拳中的缠丝劲,是区别于其他拳种运动形式的独特之处。缠丝劲练习的好坏,关系着太极拳内劲走、化、沾、发的质量。缠丝劲以它独特的螺旋缠绕的运动形式,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使内气得以通运诸经。《拳谱》中说:“缠丝劲,发源于肾,处处有之,无时不然。”练习者要严格掌握它的练习方法和运动特点。
  练习缠丝劲,要沉肘松肩、含胸塌腰、开髋屈膝。动作以腰为轴,一动全动。掌心内外翻转,手往外转,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表现在上肢为旋腕转膀,表现在下肢为旋踝转腿,表现在身躯为旋腰转背。三者合一,形成一条根在脚、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的空间曲线。练习时如有不适之处,可随缠丝劲的劲别方向自行调整身躯的重心,以使之顺遂。
  手足缠丝劲路示意图之图1:两腿之劲皆由足趾领起,上缠过踝,过膝上行至大腿根部,直达裆内任脉的会阴穴。运动足跟踏地,渐至足趾,至太阴脾经的隐白穴(足大趾尖处),充实于足掌至脚心(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
  手足缠丝劲路示意图之图2:是由手指至肩的倒缠法。此种缠丝劲,是引进落空的必要手法。此法内劲由指腹收于肘肩。
  手足缠丝劲路示意图之图3:胳膊劲由心发行于肩,过肘至指,属于顺缠法。由骨至肌肤,由肩至指。此图内劲由肩臂行于指尖。
  手足缠丝劲路示意图之图1、2、3的箭头方向为缠丝劲的劲路方向。缠丝劲路是采用力学理论螺旋原理,利用曲率半径的变化,迫使任何外加压力着于这个螺旋半径面上,无论压力大小,均会被自然化去。因此,可以说缠丝劲是自然化劲的方式,也是引进落空的必要手法。缠丝劲的练习,可先练习掤劲和捋劲,也就是顺缠丝劲和逆缠丝劲。顺逆缠丝劲别的练习,可按“运手”动作要求去练。顺逆缠丝是两种不同劲别的运动形式,贯穿于陈式太极拳整套架式的始终。太极拳的每一个架式,都是由这些不同大小、方位的顺逆缠丝劲别(每式最少有两对以上缠丝劲)组成的。每对缠丝劲的练习,要注意在没有直线、没有平面、没有凹凸之处,一环套一环,开合虚实,节节贯穿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方可使太极拳功底增厚,内气鼓荡,循行无滞。
  
  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练习,突出重点是个“意”字。《拳谱》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关于意的解释,《灵枢·本神篇》说:“心有所为之意。”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一书中,进一步解释说:“心有所想,而无动作为之意。”《甲乙经·精神五脏论》一书中也说:“思发于脾而成于心为之意。”总之,意念的产生,是在心主神明的作用下进行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我们在这一阶段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套路架式密切配合,真正做到“以意催形,以气运身,务令顺遂”,做到“形在意之内,意在形之中”。动作与内气一致,意不动,内气不动,外形亦不动。意欲动,内气动,外形随之而动。静则心无所思,意无所欲,形专于静,静如山岳。动则意动内气鼓荡,形如闪电。在这个阶段,练习者可以自己觉察到体内有内气鼓荡,练拳时气到之处有酸胀热沉等感觉。练习套路架式时,练习者有时可以感觉到有许多不适之处。如觉得架子别扭,运劲不那么顺遂,总觉得练习水平比以前下降,在发劲时呼呼带风,震脚时咚咚作响,可是推手时就是不顺手,好像不得窍要。有些人在此阶段,由于练习时气沉不下来,会发生胸闷、胀憋、吃不进饭等现象,《拳论》中称之为“横气填胸”。或因不能以气运身,而使浊气上逆,觉得头昏脑涨。出现上述情况,练习者不可急躁和泄气,可请老师校正你的架式来除去弊端,上述情况自然会好转和消失。第三阶段的练习,是学太极拳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关键阶段,但在这段时间内,容易产生灰心下气情绪,使练拳不能正常坚持下去。灰心下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练拳和推手结合不好、用不顺手,怀疑老师藏技不传,再练也练不上功夫,由此间断,半路停下来。另一种是本人毅力不大,练拳常被其他杂事所误,外界的客观因素干扰自己常难以排除。自己也曾下定决心坚持锻炼,今天有事明天一定补上去,到了明天则又忙明天的事,又下决心到后天一定练。这样推来推去就停下来,因此而徒劳。我们要克服这些思想情绪,解决方法有二。第一要有毅力和决心,排除一切干扰因素,每天无论工作的忙闲,以练拳5遍左右为一切事情的中心。也就是说每天练拳的遍数不能赊欠,当天一定认真完成,要记住“决心是打开前进之门,毅力是取得成功之母”。第二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循规蹈矩,一招一式,认真锻炼,每个动作要精心体会,久而久之自然会水到渠成,胜利度过这一段困难时期。
  历经以上三个阶段的练习,太极拳套路已熟练顺遂,动作架式能够与呼吸自然配合,练习者已具有一定的功底,内气已基本通运诸经,本人已具备自我纠正练拳所出现的毛病的能力。但是,此时内气尚不充盛,还必须循规蹈矩,承上启下,一招一式认真练习,持之以恒,自然心领神会,以后无师也会大成。
其他文献
不良学习心理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要了解学生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纠正,以最佳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优
雀巢公司已宣布,公司计划到2025年实现所有包装材料100%可回收再利用或可重复使用。该公司的愿景是,包括塑料包装在内的所有包装都不会被填埋或丢弃。雀巢表示,公司致力于在所运
师生关系具有影响学生的行为、调节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品德的功能,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对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推手训练的步骤必须符合武术徒手技击运动的规律,遵循从练到用、从程式化推手到非程式化推手、从定步推手到活步推手的阶次,从易到难进行系统化的训练,遵循由初级向高级
在中宣部、商务部等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印刷包装各领域代表展商的参与下,在各界同仁的鼎力支持下,第七届中国国际全印展于10月24日上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拉开帷
三月的北疆边陲,冰消雪融、春意葫动,但微风吹来,依旧寒意阵阵。是日,北部战区空军某场站组织夜航保障,傍晚时分,笔者随同这个场站导航连灯站班的同志们,早早来到夜航保障现场。“灯
当前,部队改革全面有序推进,抓好安全稳定工作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按照"硬任务"的政治要求,从大局思考、从全局筹划,凝聚各层级、各系统力
预计到2022年,全球液态包装纸板市场的市值将接近140亿美元。2014年,液态包装纸板市场的规模整体不超过300万吨或约等于114亿美元的市值。而这个数字到2020年时将增至360万吨或
机关干部作为部队首长的"谋士",是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直接影响部队建设的质量和层次。机关干部要胜任岗位、完成领导赋予的各项使命任务,就必须不断提升
第八式 如封似闭封是封锁.闭是前进以逼敌。“如封似闭”包含了击法、拿法和发人法.以门的开合来喻指封锁敌手进而攻敌的招法。开是向内化敌攻势.同时蓄劲准备反攻.一开一合.一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