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刀·神算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ua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刀
  旧时的连云山,山高林密,盛产石头、野兽和土匪。这地方,山多田少,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物资匮乏,百姓的日子过得清苦。如果手上没几招功夫,那就更加难受,野兽、土匪、地痞、劣绅不消说,就是周边的乡邻,也无人瞧得你起,随随便便,就把你当个糯米团般的揉过来捏过去地给欺负了。
  张家寨的张怜生,就是一个糯米团。他一无田土,二无手艺,三无功夫,算是一个三无人员。一家老少住在一个破茅屋里,靠租种地主的几亩薄田艰难为生。由于家贫,又无本事,加上为人老实,怜生在乡间自然只有被人欺压的份了。一次怜生一清早去磨坊碾米,磨坊才开门,他是第一个到的,正当他准备倒谷碾米时,第二个来碾米的人进来了,他边喊边拉住怜生说,慢些慢些,让我碾了你再碾,怜生尽管不情愿,还是说,行,你碾了我碾。这个人还没碾完,后面陆续又来了一些碾米的人,而且越来越多。那人碾完后,怜生准备接着碾,后来的人一把拉住他,狠狠地说,死开些,我碾了你再碾!怜生忙赔着笑脸说,好的好的,你碾了我碾。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黄昏,怜生一次又一次地赔着笑脸对别人说,你碾了我碾。然而,直到所有的人都碾完了,他才最后一个碾。当他挑着碾好的米回到家时,满天的星子,正在茅屋的上空,凄冷地闪。“怜佬碾米,你碾了我碾”这个典故,从此在山区盛传了几十年。
  受尽欺负的张怜生,自然不愿后代也跟自己一个样。他一次次发誓,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送独子去学几招拳脚。可是,在那时,学武却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有师傅愿教,其次,得有大笔的拜师钱。像张怜生这样的糯米团,哪个师傅愿教他儿子?像他这样穷得叮当响的家,又如何拿得出不菲的礼金?因而,一年又一年,张怜生只能将这个想望压在心底,默默地看着儿子,一天天地长。
  机会终于来了。在儿子14岁那年的一个冬夜,一名腿受枪伤的汉子,跌跌撞撞地划进了张怜生的茅屋。他是被山上的土匪追杀到此的。张怜生胆战心惊地将汉子安顿好,土匪就来了,高声喝问他是否见到一个腿脚受伤的人。怜生吓得浑身发抖,结结巴巴地说,没……没……没有。土匪屋内屋外搜索了一番,不见汉子踪影,正准备拿出点颜色来,匪首望着面色如土的张怜生,缓缓地说,算了吧,怜生这人,我料想他也不敢对我撒谎,我们到别处去找。土匪走后,怜生将汉子从屋后的地窖中背出,汉子自个将子弹挖出,又倒了些药末敷上,然后抱拳说,兄弟的救命之恩,我彭淡如没齿不忘!怜生大惊,他没想到眼前这名汉子,便是威震湘东的武林高手彭大侠。怜生阴郁了半辈子的眼睛里,此时突有亮光闪烁。
  半个月后,康复的彭大侠告别破茅屋,踏上了进山的路。他的身后,跟着张怜生的儿子。张怜生站在茅屋前,双眼望了又望,双手挥了又挥。
  这个冬天,是民国十一年的冬天。
  连云山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转眼,五年就过去了。也是在一个冬夜,张怜生的儿子回来了,高高大大地回来了,他的背后,插着一柄马刀,寒光直闪,映得张怜生的眼,细细地眯。
  这一夜,父子俩围坐在火炉边,亲亲热热地聊了个够,临睡前,儿子说,爹,您明早去磨坊碾些米回来,我想吃新碾的米。
  第二天清早,张怜生就挑着谷子来到了磨坊,在他的前面,已经有了两人了,在等待的过程中,陆续又不断有人进来。后来的人见了张怜生,都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怜生啊,还按老规矩,我碾了你再碾!怜生笑着认真地回答,好呐好呐,你碾了我碾。日上三竿时,儿子找到磨坊来了,他扫视了一圈后,沉沉地说,爹,怎么还没碾完啊。怜生指着后面的人说,不急不急,他碾了我碾。儿子哦了一声,站着没动,又用目光狠狠地扫视了一圈,然后盯住父亲的帽子说,爹,有几个苍蝇骑在你头上拉屎呢,您别动,看我来收拾它们。只见一道寒光,闪电般从张怜生的头顶掠过,所有的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儿子已收住了马刀。张怜生简直是吓呆了,来碾米的人也全惊恐万分,但只一瞬间,所有的人又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张怜生帽上的那几只苍蝇,还原样不动地伏在那里。儿子吹吹马刀,插到背后,不急不慢地说,爹,您把帽子取下,看看那几只畜牲的手脚还在吗?张怜生急忙把帽子取下,人们凑过一看,只见每只苍蝇,均被挨着腹部削断了脚,而张怜生的帽子,却完好无损。人们无一不震惊,无一不感到张怜生儿子的目光,像马刀般锋利,直剜得他们的脊背,阵阵发凉。
  从此,神刀的威名,便传遍了山區;从此,张怜生便活得舒展起来。他再去碾米,不论去多迟,别人都会让他先碾;他走在村道上,老远就有人跟他打招呼,老远就有人站到路边给他让路;他坐在家里,不时就有人跑来,送上一只山鸡或是兔子;就连乡里的何保长,有事也不忘来问问他的意见。张怜生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一个神刀儿子。对儿子,他是愈加的钟爱起来。
  民國十七年的春天,神刀被何保长请到乡里做了保安队队长,每年领谷50担,另外,每处决一个犯人,发银元5块。这可是一笔大收入啊,张怜生租种一年的地,还挣不到五六担谷两三块钱呢。但他却坚决不允许儿子处决犯人,他说,你做个保安队长倒也罢了,但杀人的事万万不能干!杀人是损阴德的事啊,何况何保长抓的游击队,都是这个地方的人,你如何下得了手,我又如何做得起人?
  然而在何保长的劝诱下,神刀最终还是成了一名刽子手。刚开始时,他心中还有些不安,慢慢地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了。他觉得就算他不杀犯人,同样也会有别人来杀,而作为神刀,他行起刑来,要比别人干脆利索得多,只消马刀轻轻一闪,犯人便瞬间超脱,哪像那些笨手笨脚的家伙,砍了几刀,犯人还嗷嗷直叫。他甚至觉得,由他行刑,对犯人来说简直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张怜生劝了无数次儿子后,知道没用,也就不再多说。只是每次儿子杀人后,他都要到庙里去诵半天经,并悄悄地把5块银元送给犯人的的家属。
  而神刀,慢慢地竟对杀人上瘾了。他感到,行刑,是他对刀功的一种艺术展示。几天没展示,他便手也痒痒,心也痒痒。可犯人毕竟有限啊,于是,神刀的刀功便渐渐地展示到了乡亲们身上,好些个他看不顺眼的人,一言不合,便成了他刀下的冤魂。乡亲们对他是敢怒不敢言,对张怜生,也就慢慢地敬而远之了,他走在村道上,别人老远就躲开;他呆在家里,十天半月也难得有人登门。   张怜生怒气冲冲地跑到乡公所,痛骂了儿子一顿,他要儿子保证,再也不杀人了,儿子答应了。回家的路上,父子俩一前一后地走着,沉默无语。走到朱砂塘时,儿子突然对张怜生说,爹,您的脖子长得真好啊!张怜生猛然回头,问儿子什么意思,儿子支吾了半天才说,杀的人多了,他便习惯性地喜欢研究别人的脖子,看如何才好下刀。张怜生静静地看着儿子,没有发怒,只是低声说,你把马刀给我看看。儿子刚把马刀交给父亲,张怜生便手起刀落,儿子的右手掌,立马掉到路边的草丛中,五根手指,还在地上微微发弹。儿子嚎叫着抱住右手,惊叫道,爹,你咋啦?!张怜生把马刀丢进塘里,抱着儿子哭道,你这家伙,果然杀人杀得没了一点人性,不废掉你一只手,还不知有多少人要遭殃啊!儿子也哭着说,爹,你别忘了,没了我这只手,没了我这把刀,您会被人欺负的啊!张怜生哭着说,我宁愿被人欺负,也不愿被人唾骂。
  奇怪的是,从此以后,张怜生走在村道上,又老远就有人跟他打招呼,老远就有人站到路边给他让路;他坐在家里,又不时就有人跑来,送上一只山鸡或是兔子。大家都说,张怜生张大侠,是连云山里一位真正的神刀!
  神算
  马智玄这人,身材颀长,面容清瘦,戴花镜,留须,尽管年逾七旬,却神清气朗,一派仙风道骨的架势。他16岁起,随父亲习学阴阳,历18载,细研《太玄解》、《河洛理数》、《罗经解定》、《青囊解惑》、《命理探源》、《卜法译考》、《风角书》、《奇门一得》、《太乙照神经》、《太清神鉴》、《渊海子平》、《麻衣神相》、《柳庄神相》诸书,终于凿开玄门,扬名立万,举凡命理、术数、八卦、卜筮、相面、占候、堪舆之类,无一不精,连云山中人,皆敬称其为神算。
  神算名不虚传,山人们谈起其神机妙算,案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最经典的,有两个:一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神算对一知青说,你不要在农村娶妻落户,三年之内,你必回城。果然,三年不到,知青就回城了,当工人。一年后,知青跑来谢他,他又说,五年之内,你必当官。知青笑谢,心中却想,我一个小工人,哪能当什么官?谁料回去不久,知青便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果然当上了干部。知青佩服得不行,与其遂成忘年之交,经常返乡来看望马智玄,每次,马智玄都会给他预测一番,无不应验。知青最后一次来是前两年,其时他已官至副厅,威风八面,事事顺心。送他走时,马智玄却说,我看你双目带翳,印堂发黑,小心牢狱之灾啊。回去没多久,知青果然东窗事发,锒铛入狱。二是三十多年前,马智玄便对人讲,他命中注定有三个妻子,70岁后仍会得三子。娶三个女人,山人们倒也相信,但70岁后仍会得三子,简直是闻所未闻,就算是神算说的,山人们打死也不相信。马智玄也不辩解,只是捋须笑着说,到时大家再看吧。几年后,马智玄的原配病故,没多久他就又娶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身体很好,与马智玄平平安安共同生活了二十余年,到马智玄70岁时,这女人还能下地种菜,正在人们对马智玄的算术表示怀疑时,女人竟暴病身亡了。很快,马智玄又把同村的一名寡妇娶进门来,这寡妇生有三个儿子,按乡中习俗,寡妇的三子,自然也就成了马智玄的儿子。山人恍然大悟,无不惊呼,神算啊,真是神算!
  由于功夫了得,马智玄在乡间自然受人敬重。山人们每有疑难,总是第一个想到他,请他预测判断,指点迷津。马智玄呢,总是热情接待,侧耳倾听,然后不急不慢,细细批说。他的话总是引经据典,专业艰深,让人似懂非懂。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他的信任,因为事后细想,事情的结果,他早已在批语中暗示和透露,只不过是人们当时没有悟出而已。此所谓天机不可泄露也,山区的乡民们,都懂。
  但有一件事,马智玄却没有云山雾罩,而是很直接地说出来了,那就是关于他自己的寿数。还在他40岁刚刚出名不久时,他就跟人说,凡事都有个定数,不可强求,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按八字排好了的,都是能算得到的,比如我,就命中注定78岁寿终。马智玄为何要把自己的寿数公诸于众,不得而知,也许他是算准了玄机,也许是随口说出佐证自己的理论,也许是一个并不作数的骗人阴谋。不过,随着他后来预测的一个个应验,人们对他这话却愈来愈当真,愈来愈关注,大家都在等待,等待神算最紧要的一个预测,能否兑现。
  70岁了,马智玄依然身体健康,还娶了第三个老婆;73岁了,马智玄依然红光满面,四处行走;75岁了,马智玄依然饭量如常,无病无痛; 77岁了,马智玄依然鹤发童颜,银须飘飘……有好事者终于忍不住了,问他,马神算,关于您自己的……那个……那个事情,准么?马智玄洒脱地一笑,我倒是巴不得不准呢,但命中注定的事,谁也没得办法。你们到时节看吧,78岁生日前,我是一定会走的。
  78岁的生日越来越近了。马智玄的家人一个个急得不行,他们一面早早地准备寿器,免得到时手忙脚乱;一面小心谨慎地照顾着老人,生怕他有个什么闪失;一面還联系好医生,准备出了意外随时抢救。乡亲们呢,同样也很紧张,一来担心他们心中的神算从此驾鹤西去,到时候有疑难可问谁?二来又担心马智玄没算准,会把自己心中的信仰打个粉碎。而马智玄,却若无其事,吃饭还是先前那样细嚼慢咽,说话还是先前那样不急不慢,走路还是先前那样银须飘飘,一派仙风道骨的架势。他平静地对待生死的心态,让山民们无一不感到钦佩。
  马智玄78岁的生日很快就到了。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用完早饭后,他便把儿子等家人叫到自己房间,从容地说,今天是我的大限,死生有命,你们不必悲伤,我该交待你们的事,早就讲过了,不再多講。从现在开始,你们去准备丧事吧。儿子哭着说,爹,您现在身体没任何异常,不会有事的。也许是您算错了吧。马智玄沉着脸说,命中注定的事,我怎么会算错呢?我算命一辈子,什么时候又算错过呢?一个神算,如果连自己的命都算不准,那岂不是笑话!说完后马智玄不再言语,闭目打坐。家人哭哭啼啼,与前来探望的乡亲们一起,陪着马智玄,静静地坐,慢慢地等。
  中午过了,马智玄没死;夜晚到了,马智玄没死;一直等到晚上11点,马智玄仍没死。家人的心情渐渐地放松起来,乡亲们也不断地开起了玩笑,有人说,马神算,只怕是你神通广大,阎王爷不敢收你呢。有人说,马神算,肯定是你搞错了,下次你算好了再通知我们来送你,好吗?马智玄睁开眼睛说,有劳各位啦,看来我这一劫要躲过去了,大家回去歇息吧。众人都哈哈大笑,离开了马智玄的房间。那笑声,打在寂静的深夜,很响,很重。
  零点终于到了。这一天终于过去了。马智玄的儿子还是有些不放心,他特地又跑进父亲的房间,去作最后的检视。一进去,他就惊呆了:父亲已抱着一个农药瓶子,安静地离去了,他的嘴角,还挂着一丝苦涩的笑。
  马智玄的丧事当晚便热热闹闹地开场了。刚刚回家的乡亲们,又全都赶了过来,大家都悲痛地说,真没想到,在最后时刻,一个脑溢血竟要了老人家的命,他真是神算啊!
  责任编辑/乙然
其他文献
一  三歪子把大鸟捧回家的时候,他媳妇艾月正在家里扫地。三歪子在外面喝了酒,所以说话就有点语无伦次。他结结巴巴地告诉艾月,他在外面拿了大鸟,准备添一台收割机。艾月一听三歪子拿了大鸟,心往下“噗通”一沉,她问三歪子,你拿谁的大鸟?三歪子打着响亮的饱嗝用手往身后一指,说,后村李二狗的。一听是李二狗,艾月的脑子里立即现出李二狗的样子来。光头,颈脖子带着一根麻绳一般粗的金项链,一身文化衫,嘴里衔一支烟。艾
男人完全是无意。上午,男人是和女人在一起,闲聊中说起了他高超的厨艺。说完男人就后悔了。因为女人说,她要吃。  男人很为难。女人是男人的情人,是见不得光的。因而,每次和女人见面,都是在隐蔽的酒店里。酒店里不需要自己烧菜,打一个电话,你想吃的菜自然就会送来。  男人其实并不是怕给女人烧菜吃,主要是没地方去烧。女人住的是宿舍,没烧饭的厨房。男人的朋友们那有厨房,但那是万万不能去的,朋友们都认识老婆,到时
我和哥们儿同时工作,又在同一个单位,如今他都混上了副局长,而我还是个小小的办公室主任。以前我们常常在一起喝酒聊天,可现在他的交友圈子变了,我们很少有机会凑到一起喝酒吹牛了。  听说他的公子考上了重点大学,这可是约他喝酒的好机会。酒桌上,我把一千元的红包塞给他,他说什么也不要。我说不收就是瞧不起哥们儿,别说你是个局长,就是县长,我们曾经也是朋友。看我这么一说,他也就不再推辞了。我说我干办公室主任都好
摘 要: 英文导游实训教材是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掌握导游业务的重要工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尽管英文导游实训教材开发的理论支撑不足、资料难寻,但是编写《贵州省英文导游实训教程》依然刻不容缓。《贵州省英文导游实训教程》选取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文本,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关键词: 英文导游实训 旅游英语 旅游景点  一、 引言  教材又称课本,不同于连载小说
摘 要: 在《判断力批判》中,共通感是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基础,但是康德对共通感的阐释不仅运用了德文与拉丁文两种表述方法,还赋予了两层含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共通感的两层含义对于调和与统一康德思想的诸多内在矛盾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康德思想 《判断力批判》 共通感 審美判断 美感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的共通感用了Gemeinsinn和sensus communis两种表
摘 要: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学院落实核心素养人才培养观,促使大学生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和地区前进发展的整体框架中,更好地强化文化积淀,涵育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大学语文 专业课 融合路径  习近平同志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落实好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作为当代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回答了“培
摘 要: 阴符学“治道内化、寻宜求安”的整体思想特征可概括为:以天道为依据,以人道为归旨;尊重自然,效法阴阳;儒道融贯,内以修身,外以治世;寻宜求安,和睦天下。其发展理路,由早期注重政治社会关怀,逐渐回落到关注主体心灵的安顿乃至生命的升华。因此,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进一步深入探讨阴符学,顺应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关键词:
摘 要: 刘宓庆提出原语语词审美依据“准(Appropriateness),美(Beauty),精(Compactness)”原则,本文认为此原则亦是文学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本文对《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从美学角度运用ABC原则进行对比赏析,得出结论:让译文有审美价值,让读者的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应该是每个文学翻译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准美精” 审美  1.引言  文学翻译作为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馆藏民国农业文献的整理,介绍其在库房建设、特色数据库、对外合作等方面的经验,由民国农业文献的整理推及民国时期专题文献整理与保护的一般思考。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农业文献 现状思考  民国文献指记录1911年—1949年期间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手稿及日记、传单乃至商业契约和票据等[1]。2011年,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文献收藏单位,共同策
摘 要: 本文建立序贯博弈模型,从校企合作决策、合作伙伴选择及合作利益分配等环节分析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更愿意与综合实力强的高校合作;高校更愿意选择合作意愿强、优势互补的企业;企业利益分配比例应与企业给予高校的人才培养补贴成正比。本文提出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信息平台、提高高校自身实力、选择合作意愿强烈、优势互补的企业合作伙伴、建立有效利益分配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