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民素质培训的实践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t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农民的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本文阐述了培训在提高农民素质中的地位,分析了拓宽农民素质培训的渠道,并对提升培训实效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做好社会主要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素质培训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个案。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素质;培训实践
  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发挥政府在农民素质培训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推动者,是搞好农民素质培训的决定性支撑。没有政府的鼎力支持,搞好农民的素质培训就是一句空话。
  政府是搞好农民素质培训的政策提供者。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培训计划、规划,明确农民素质教育的培训方向、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配套设施保障等,保障农民素质培训的正确方向,并通过定期的强制性督导检查,有效落实培训任务,保障对农民素质的培训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可以通过财政手段,为农民素质培训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保障,引导优秀师资力量从事农民素质培训,不断完善培训基础设施条件。
  就当前农民素质培训的实际来看,一方面存在着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培训基础设施不够,也很不完善,另一方面,由于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加上农村条件相对艰苦,农民素质培训难以吸引优秀师资力量,师资结构、知识结构不平衡,有的地方的社区教育中心只能从事简单的教育教学,不能真正按照农民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导致培训出来的农民只是能够拿到一张专业资格证书,但是严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政府政策相对落实不到位,致使专门从事农民素质培训的机构相对较少,缺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民素质培训的政策支持,导致从事农民素质培训的机构竞争不足,因为缺乏竞争压力,现有的培训机构缺乏搞好农民素质培训的动力和压力,以至于在农民素质培训方面创新不足。
  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推动着,各级政府应该把搞好农民素质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授农民以“渔”而非“鱼”,不断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从根本上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拓宽农民素质培训的渠道
  我国60%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各地的自然环境、区域文化不同,农民对知识、文化的需求存在着巨大差异。这就决定了,农民素质培训方式不能采取单一模式,必须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形式,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农民素质培训。
  一是发挥各级职教中心的主渠道作用。我国基本上每一个县(市、区)都设有一所职教中心,承担着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培训任务,是培养新型技能型农民的主要渠道。相对于对农民素质的培训,职教中心所承担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提高农民的素质,除了技能培训,还包括文化培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各级职教中心应当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着眼点,在对青年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同时,增加思想道德教育的比重,在培养“又红又专”青年农民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二是发挥好各类社区教育中心、文化馆(室)、图书馆(室)、居民学校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如果说职教中心针对的是青年农民,县、乡、村三级社区教育中心、文化、图书馆(室)、居民学校以及电影院则应该面向包括青年农民在内的广大农民,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機技术,加快内部信息化改造,建立县乡村三级网络,通过文化书屋、网上课堂、网上夜校、文化大篷车等多种形式,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传播先进文化理念,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开展移风易俗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先进文化支撑。
  三是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设立相应的支持资金,支持各类组织和个人对农民开展专业培训,包括政策、技术、经营、教育、文化、电商、金融等专业培训,全方位提高农民的政策水平、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每个乡镇社区教育中心都可以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利用元宵节、庙会、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村一级可以通过修史、修志、修家谱,举办集体婚礼等形式,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开展新风尚教育。
  三、提升农民素质培训的实效
  农民素质培训是一项长期任务,应当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培训“获得感”。
  一是开展培训前调查制度。摸清农民需求和可接受程度,变灌输式培训为“菜单”式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在选派培训师资时,不仅要考虑专业水平,更要考虑讲课的表达能力,用广大农民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让每一堂培训真正能够发挥其效用。
  二是建立培训评价制度。对开展农民素质培训的机构和个人,在广泛征求受培训农民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考核评价,实行末位淘汰,对评价较高的,政府给予必要资金支持,鼓励他们改进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培训水平。当前,尤其要办好办好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并按比例配备足够数量、质量的教师队伍。
  三是设立农民提高素质奖。对在提升素质中表现突出的农民,由政府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农民学科学、学技能、学文化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做种田能手,创业富民能手,道德模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先锋.设中农民素质教育问题的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04)
  [2]周会慧.浙江省农民培训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
  [3]王星亮.新农村视野下农民教育问题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14(08)
其他文献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應用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备受有社会的关注。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谋求农村中小学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路下,民勤县农村的部分学校尝试着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模式,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在农村中小学开展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日渐凸显。本文就农村中小学开展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进行阐述。  【关键词】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小班化教学;教学模式 
【摘 要】任务型阅读是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难度大、失分率高的题型之一,考生答题时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如何让学生尽快地了解这一题型的特点并掌握和运用其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就顯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话题将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存在问题;教学建议  2017年江苏高考英语任务型阅读侧重于考查考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试题难度较大,得分率低,成为直接影响考生高考英语成绩的一个
在线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可以方便和全面地收集教师教学工作的数据,提供师生网上评教的评分结果,快速集中收集各方面的评教信息,使教务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和师资情况,
【摘 要】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的突破口,本文首先概述初中英语学习的特点,然后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当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问题  一、初中英语学习的特点分析  应用性、交际性、工具性是英语这门全球使用最多的语言所具备的最鲜明的特征。初中学生面对英语学习最大的感触便是觉得英语知识所涉及的领域较之小学又广泛了很多,这个需要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将记忆与实践
在证券市场中,如何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一直是证券市场关注的问题。所谓"行之有效"是指这种投资策略能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投资收益,或是尽可能地帮助投资者回避投资风
一、整体把握教材的编排结构与特点  1.编排体系(知识系统)的结构。  《长方形的面积》是属于“图形与几何”的领域,一年级下册教材已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二年级下册教材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三年级上册探索并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三年级下册教材安排学习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换算、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学习非常重要,为第二学段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以及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