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培育转基因蚊子对抗传染病

来源 :昆虫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der_007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西媒体报道,巴西科学家近日培育出一种对雌性致倦库蚊来说致命的转基因蚊子,它可以用来抑制在许多拉美国家肆虐的传染病。由于蚊子对于商业药物具有越来越强的耐受性,一直没有有效地控制其孳生的方法。承担该科研项目的圣保罗公共卫生系教授安德烈·维尔克提出一种有效控制蚊子的方法。其特点是繁殖经过遗传修改的样品蚊子,释放到自然界,以控制其孳生。通过在蚊子胚胎中进行基因微量注射技术,释放携带显性致死基因RIDL的蚊子。此技术的关键是繁殖出携带致死基因的蚊子。
其他文献
AFLP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建立在PCR技术和RFLP技术基础之上的新的DNA指纹分析技术,现已广泛用于生物遗传多样性、系统进化及分类、基因定位、遗传图谱构建、标记辅助育种和品质
<正>进化和生理上最接近于人类的灵长类动物——猕猴(Macaca mulatta)被复制出来了,你相信吗?科幻电影中克隆人的脚步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2018年1月24日,国际顶级生物学期
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螨类系统学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几种螨类系统学中用到的分子标记的原理和应用作一回顾,其中包括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限制性内切酶片段
一种常见蜜蜂病毒转移途径的发现,使科学家们发现数10亿蜜蜂死亡的原因。蜜蜂畸翅病毒(Deformed wing virus,DWV)通过一种叫Varroa的寄生螨,由成年蜜蜂传染给幼蜂。但是研究还表明
美国生物学家最近在巴西境内的亚马逊雨林发现了一种新蚂蚁,初步认定这可能是最古老蚂蚁的后代。由于这种蚂蚁有许多前所未见的特征,生物学家称之为“火星来的蚂蚁”。来自得克
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超临界CO2萃取物对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L.同时具有很好的触杀和驱避活性。采用药膜接触法和滤纸药膜选择法,分别研究水菖蒲超临界CO2萃取物
瑞典乌普萨拉的研究人员发现,蚜虫及蚂蚁体内的细菌在将DNA翻译成蛋白的过程中,可以纠正基因的重复性缺陷,进而使蛋白发挥正常功能,该结果发表在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犀甲虫Megaceras briansaltini是根据它们头上像角的结构命名的。据论文作者介绍,这种独特的新物种的角的形状非常与众不同,犀甲虫的角跟蓝色角有相似之处。这种蓝色犀甲虫是迪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蜱类研究中的应用,及对蜱类系统发生的深入研究,蜱的分类及命名发生了很大变更。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分类系统过时。文章对中国曾
介绍近十几年来利用蜜蜂Apis mellifera L.、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和寄生蜂等昆虫对学习和记忆行为研究的成果。这些研究表明昆虫的记忆形成是多阶段的。从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