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的主要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乃至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都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逐渐走进了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视、听相结合,对丰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提高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极大程度地实现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帮助学生学会爱自己、爱集体、爱社会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思想品德课;社会教学
  中图分类号:TN91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023-0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走入了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中,成为了教师进行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由于小学生的品德正处于形成时期,理解能力也比较差,面对枯燥的教材内容无法产生共鸣,不利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开展。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采用生活化、情境化的事例、典故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能够更加直观具体的让小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师完成小学生良好品德的教学任务,实现小学生品德的发展。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目标不能高效实现。一方面,小学生在课堂中具有好动、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等问题,不利于教师教学的顺利进行,影响教学进度的完成。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自制力较差,不能在课堂中开展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因此教师一言堂现象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中尤为严重。教师抽象的讲授加之小学生的溜号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小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能够将教师抽象的讲授变成具体的图片、视频等内容,更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便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思想品德课学习的轻松,提高他们学习思想品德課程的积极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四年级《珍爱生命》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困难总会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但只要我们拿出智慧和勇气,就能克服困难。再如,《关心你,爱护他》一课,能够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克服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改变只知自己优点和他人缺点,不知道欣赏他人的不良思维方式,形成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好风气。既能够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使教学进度顺利进行。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而好的行为习惯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前提条件。由于缺乏实践活动的机会,小学生头脑中没有一个将书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行为习惯的概念,也很少将书中所学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也只通过笔试测验来判断学生成绩的优劣,具有片面性,对学生的评价有失偏颇,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将书中的概念具体化,将书中的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进行讲解,切合学生实际的将所学内容通过易于学生模仿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如何将书中的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但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做、如何做,也要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真实的去做。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在ppt中播放不安全的视频,要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更要用多媒体教学视频直击学生的心灵,冲击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能够知道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是课堂的被动接受者。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时间过长会使学生形成对教师的厌烦心理,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能够极大程度调节课堂氛围,带动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绪,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教学内容,能够弱化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宰地位,能够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互动将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例如:在《安全的生活》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播放一些生活中危险的事例,以及如何冷静处理这些危险的对策的视频,先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危险有大概的了解。教师通过提问、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如教师提问:“如果学校发生火灾时你会怎么做?”并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演示出正确的做法,让学生注意安全,远离危险。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减少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增加对教师的喜爱,有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结语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是培养学生品德、完成教师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凭借直观、生动、具体等特点,充分带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发展,对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习惯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都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极大促进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陆玲.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J].神州,2017(09).
  [2]刘忠碧.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14).
其他文献
摘 要 常规的信息技术课堂通常是教师讲一点,学生练一点,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操作练习,学习效果不理想。采用微课进行讲解,一是讲授的知识点更精简,减少了整体讲授时间;二是课前把微课发到微信群中,学生已提前观看,对不懂内容早已了然于胸,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三是部分学生课前已操作练习过,课堂指导时,更能侧重操作技能的综合练习。应用微课讲解教学重难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在教育的运用,为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而在我国农村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化来提高农村的教学水平,是值得我们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一系列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加快现代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也是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来说不
将微课教学融入小学数学之中,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目标.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不断发展的持久动力,教学也是如此.初中学生正处于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当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最基础的语文教材出发,不断创新教学
面临着社会转型带来的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的形势,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既承担了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工作职能,又承担了政府青年工作职能,因此,共青团在协助政府管理青
在人类政治生活的历史长河中腐败与反腐败是恒古不变的主题之一。腐败现象是伴随着公共权力的出现而出现的,只要是公共权力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由此可见,腐败
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施和发展,对初中的各科课堂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