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航天器锂电池健康评估技术

来源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ue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航天器蓄电池可靠性试验按照最大放电深度进行定额充放电,所构建的失效模型用于支撑航天器总体可靠性设计,不能用于在轨锂离子蓄电池健康评估任务;航天器在蓄电池遥测的采样率、精度、样本量方面无法与民用领域相比,基于高采样、大样本的民用蓄电池健康估计方法也不适用于在轨锂离子蓄电池健康评估.针对该问题,从在轨航天器蓄电池数据特性出发,挖掘在轨状态下所能提取的退化特征,并采用多特征综合评价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在轨锂离子蓄电池健康评估方法,实现了在轨蓄电池放电内阻、同放电深度下的终端电压、恒压充电时间3项退化特征融合的健康量化评估,应用于某型号卫星的在轨监测与健康评估,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可作为国内航天器健康评估技术的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给出一种量子粒子群(QPSO)算法、改进菌群觅食(IBFO)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混凝投药预测模型,利用量子粒子群的个体极值与群体极值更新细菌觅食算法趋化过程中细菌位置;通过细菌协同改进趋化算子提高优化精度,结合差分算法改进繁殖算子解决部分维度退化问题,加入轮盘赌方法作为选择机制改进迁移算子来克服优化过程中优秀解消失的缺陷;进而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阈值以此预测混凝剂投药量.对云南某自来水厂的数据进行离线训练和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预测结果的均方误差(MSE)达0.0116mg
采用高能球磨-高温烧结-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能活化O2原位产生H2O2/OH的新型功能材料(Ai0-Gr-Fe0),通过XRD、SEM、EDS和VSM对Al0-Gr-Fe0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水中土霉素(OTC)在Al0-Gr-Fe0/O2体系中的降解效能和降解途径.结果 表明,在初始pH值为6、Al0-Gr-Fe0投加量为2g/L的条件下反应60min后,OTC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00.00%和92.93%.循环使用4次后,Al0-Gr-Fe0对OT℃的去除率仍有79.27%.通过自由基猝灭试验和自由基
伴随着人类航天活动从环地球轨道向行星际轨道延伸,各国也必将越来越深地涉足星际探索与利用,其中围绕外空资源的开发与分配问题终有一天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与争论的重点.虽然当前人类对外空资源的开发整体上还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基本上仍停留在初期科学探索的水平,但外空资源开发作为人类从单天体生物向跨天体生物进化的标志,必将对人类发展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期刊
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航天法》列入立法规划(二类项目),白此之后,这一立法工作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多年来一直参与《航天法》立法工作,通过梳理现阶段立法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希望进一步推进《航天法》立法工作.
期刊
随着人类外空活动的开展,联合国体系下的空间法5项公约应运而生,公约在各国开展外空活动、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航天科技快速发展、新型外空活动不断涌现和外空安全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围绕外空安全的国际规则谈判此起彼伏,但进程缓慢,或难以形成广泛共识,无果而终;或形成共识,但外空安全国际规则的制定进程推动较缓慢.
期刊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域外适用法律体系建设.外空活动具有内在国际属性,《航天法》适用范围论证的关键是域外适用.《外空条约》和《责任公约》为国家责任确立了特殊归因规则,国家为本国非政府实体外空活动承担国际责任,这奠定了扩大外空法域外适用范围弊大于利的基调.
期刊
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了卫星产业规模逐年递增,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目前全球在轨卫星数量已达2788颗.大规模的卫星制造和发射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发展等方面对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也加剧了各国对卫星频率和轨位资源的争夺.目前,地球静止轨道(GEO)上90%的轨位C和Ku频段被少数国家的运营商垄断控制,其他发展中国家通过非商业合作拓展C和Ku频段的GEO轨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外,近年来巨型小卫星星座快速发展,各国对近地轨道频率和轨位资源的争夺也进入白热化状态.现行国际电信联盟(ITU)卫星频率
期刊
早在2019年6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就联合宣布了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的合作项目,来自德国、印度、俄罗斯、墨西哥等17个国家的9个项目从42个申请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项目涉及空间天文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领域.
期刊
记者:在百业待兴、工业落后、人才奇缺的新中国,党中央为何毅然作出发展航天事业的战略决策?n江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期刊
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重点规划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科技专项工程自启动实施以来,已经成功研制并发射7颗卫星,实现了自主研制、天地一体化、时空协调,形成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以及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体系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眼”工程、创新工程、应用工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