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低产井组机采系统效率偏低、电机功率因数普遍偏小等问题,通过实施集中控制节能技术,采用变频控制装置实现了大扭矩低速启动、上下冲次自动调节,达到了无级调参。应用该技术后,改善了低产低效油井的能耗状况,提高了抽油机系统效率,功率因数从0.25-0.5提高到0.9以上,大幅度降低了无功功率,减小了电网线路损耗,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能力,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低产井 集中控制 系统效率 功率因数 节能
1 低产丛式井抽油机能耗现状
2012年,采油三厂系统效率测试3772井次,占油井总数的69.7%,平均系统效率23.5%。近几年随着推广使用节能抽油机,节能电机等节能设备,油田能耗得到有效改善。但是部分油井仍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通过2746口井分析,460口井平均电机功率利用率18.6%。
1.1 采油三厂丛式井抽油机能耗现状
通过3772口测试油井数据分析,平均机采井系统效率23.5%,平均单井日耗电量95.28kW.h。通过分析,系统效率低于15%的油井1591口,占分析井数的42.17%。因此,采油三厂在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将是一项持久的工作(表1)。
1.2 影响丛式井抽油机能耗的主要因素
1.2.1产液量
根据有效功率理论计算公式,动液面稳定时,产液量越高,有效功率越高,系统效率也越高。将产液量、泵深基本接近的油井平均机采井系统效率为一个点,分析泵深基本相同不同产量油井系统效率变化情况,从油井产液量与系统效率关系曲线可以看出,系统效率随着产液量增大而上升,产液量每增加1m3/d,系统效率将提高1.5~3个百分点(图1)。
通过数据分析,单井日产液小于2m3/ d,系统效率约8.04%。均小于全油田平均值,与全油田平均机采井系统效率相差10.90个百分点,平均影响3772口分析井单井系统效率1.73个百分点(表2)。
1.2.2 抽油机平衡度
研究分析1719口井测试数据,有1170口井不平衡(平衡度在80%~110%为平衡状态 ),占分析井数的68%,平均系统效率17.76%,与平衡井相差1.87个百分点(表3)。
1.2.3抽油机装机功率
九十年代由于受抽油机的影响,配套电机装机功率较大,近几年随着推广使用节能抽油机,低转速电机等节能设备,油田能耗得到有效改善。但是部分油井仍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通过2746口井分析,460口井平均电机功率利用率18.6%(表4)。
2 低产井集中控制节能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技术应用WellView型测控箱节能装置能定时采集抽油机运行数据,实现数据远传,可通过远程操作实时改变抽油机运行参数,自动优化调整抽油机平衡和冲次可在3分钟内完成。而且以油井实际生产参数为基础,以影响机采效率主要因素为依据,不但能降用低抽油机运行时的无功损耗、减少抽油机启动过程中的机械冲击,而且还能提高电机的功率因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电网的经济运行效率,实现了电网的“增容”改造,从而实现油田节能、增效的自动化运行。

2.1 软启动控制技术
抽油机工频运行时,电机全压启动,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3-7倍,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壽命。采用集中控制技术的软启动功能将会使启动电流远远低于额定电流,实现电机真正意义上的软启动,达到了节能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减轻了电网及变压器的负担,降低了线损,挖掘出大量的电网“扩容”潜力。
2.2 动态功率因数补偿技术
集中控制节能技术采用全矢量控制型变频器,内置直流电抗器和外加装改善功率因数交流电抗器,根据电机的运行特性动态的改变输出,也就是说变频器以每秒5000次的速度使电机功率因数趋近于1,所有电能都用来做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趋近于零,功率因数COSφ可由原来的0.25-0.5提高到0.9以上。
2.3 现场应用情况
针对功率因数偏小,无功消耗较大,冲次无法进一步下调的低产油井,实施变频配套。2012年分别在6个作业区安装CQ-YQY丛式井组集中控制节能装置 67套,合计控制油井427口油井。
3 综合效益分析
3.1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针对新建丛式井组经济效益更加明显,以新投产井组为例(7口油井),安装该装置,首先可节约电费5850元/年,其次,使用该装置后变压器容量仅需50 KVA(原需100 KVA),故可节约占容费12000元/台年,节约材料成本12000元(目前100 KVA和50KVA的变压器市场报价分别为31000元和19000元)。
此外,安装该节能装置后无需再使用抽油机控制箱,每台控制箱的单价为7000元,整个井组可节约21000元。 综上合计节约:50850元/年。
3.2 投资回收期
低产丛式井组节能控制装置目前投入价(含研究费)为56000元,则设备投资回收期约为:(设备投资56000元-变压器投资节约12000元-取代原控制箱节约21000元)/总节约费用(5850+12000)元=1.3年,约用1.3年的时间就可以实现投资回收。
4 结论及认识
(1)安装了集中控制节能装置后,功率因数从0.4提高到0.9以上,把电能都用来做有功功率,大幅度降低了无功功率,减小了电网线路损耗,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能力,显著的提高供电电源的质量。
(2)安装了集中控制节能装置后,抽油机调参可不用依靠传统的更换皮带轮或低转速电机方法,不再需要停机就能实现无级调参,只要旋动节能装置上电位器旋钮就可实现无级改变抽油机的冲次,冲次直观显示,方便了员工的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目前抽油机只能靠更换皮带轮来调节抽油机的冲次,而且上下的冲程的冲次是一样的,集中控制节能装置可实现上下冲程的冲次分别调节,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级调参。
作者简介
杨志军,男,1967年11月出生,2009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获学大专本科学位,现在长庆油田采油三厂从事采油工作,助理工程师。
【关键词】低产井 集中控制 系统效率 功率因数 节能
1 低产丛式井抽油机能耗现状
2012年,采油三厂系统效率测试3772井次,占油井总数的69.7%,平均系统效率23.5%。近几年随着推广使用节能抽油机,节能电机等节能设备,油田能耗得到有效改善。但是部分油井仍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通过2746口井分析,460口井平均电机功率利用率18.6%。
1.1 采油三厂丛式井抽油机能耗现状
通过3772口测试油井数据分析,平均机采井系统效率23.5%,平均单井日耗电量95.28kW.h。通过分析,系统效率低于15%的油井1591口,占分析井数的42.17%。因此,采油三厂在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将是一项持久的工作(表1)。
1.2 影响丛式井抽油机能耗的主要因素
1.2.1产液量
根据有效功率理论计算公式,动液面稳定时,产液量越高,有效功率越高,系统效率也越高。将产液量、泵深基本接近的油井平均机采井系统效率为一个点,分析泵深基本相同不同产量油井系统效率变化情况,从油井产液量与系统效率关系曲线可以看出,系统效率随着产液量增大而上升,产液量每增加1m3/d,系统效率将提高1.5~3个百分点(图1)。
通过数据分析,单井日产液小于2m3/ d,系统效率约8.04%。均小于全油田平均值,与全油田平均机采井系统效率相差10.90个百分点,平均影响3772口分析井单井系统效率1.73个百分点(表2)。
1.2.2 抽油机平衡度
研究分析1719口井测试数据,有1170口井不平衡(平衡度在80%~110%为平衡状态 ),占分析井数的68%,平均系统效率17.76%,与平衡井相差1.87个百分点(表3)。
1.2.3抽油机装机功率
九十年代由于受抽油机的影响,配套电机装机功率较大,近几年随着推广使用节能抽油机,低转速电机等节能设备,油田能耗得到有效改善。但是部分油井仍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通过2746口井分析,460口井平均电机功率利用率18.6%(表4)。
2 低产井集中控制节能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技术应用WellView型测控箱节能装置能定时采集抽油机运行数据,实现数据远传,可通过远程操作实时改变抽油机运行参数,自动优化调整抽油机平衡和冲次可在3分钟内完成。而且以油井实际生产参数为基础,以影响机采效率主要因素为依据,不但能降用低抽油机运行时的无功损耗、减少抽油机启动过程中的机械冲击,而且还能提高电机的功率因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电网的经济运行效率,实现了电网的“增容”改造,从而实现油田节能、增效的自动化运行。

2.1 软启动控制技术
抽油机工频运行时,电机全压启动,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3-7倍,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壽命。采用集中控制技术的软启动功能将会使启动电流远远低于额定电流,实现电机真正意义上的软启动,达到了节能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减轻了电网及变压器的负担,降低了线损,挖掘出大量的电网“扩容”潜力。
2.2 动态功率因数补偿技术
集中控制节能技术采用全矢量控制型变频器,内置直流电抗器和外加装改善功率因数交流电抗器,根据电机的运行特性动态的改变输出,也就是说变频器以每秒5000次的速度使电机功率因数趋近于1,所有电能都用来做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趋近于零,功率因数COSφ可由原来的0.25-0.5提高到0.9以上。
2.3 现场应用情况
针对功率因数偏小,无功消耗较大,冲次无法进一步下调的低产油井,实施变频配套。2012年分别在6个作业区安装CQ-YQY丛式井组集中控制节能装置 67套,合计控制油井427口油井。
3 综合效益分析
3.1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针对新建丛式井组经济效益更加明显,以新投产井组为例(7口油井),安装该装置,首先可节约电费5850元/年,其次,使用该装置后变压器容量仅需50 KVA(原需100 KVA),故可节约占容费12000元/台年,节约材料成本12000元(目前100 KVA和50KVA的变压器市场报价分别为31000元和19000元)。
此外,安装该节能装置后无需再使用抽油机控制箱,每台控制箱的单价为7000元,整个井组可节约21000元。 综上合计节约:50850元/年。
3.2 投资回收期
低产丛式井组节能控制装置目前投入价(含研究费)为56000元,则设备投资回收期约为:(设备投资56000元-变压器投资节约12000元-取代原控制箱节约21000元)/总节约费用(5850+12000)元=1.3年,约用1.3年的时间就可以实现投资回收。
4 结论及认识
(1)安装了集中控制节能装置后,功率因数从0.4提高到0.9以上,把电能都用来做有功功率,大幅度降低了无功功率,减小了电网线路损耗,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能力,显著的提高供电电源的质量。
(2)安装了集中控制节能装置后,抽油机调参可不用依靠传统的更换皮带轮或低转速电机方法,不再需要停机就能实现无级调参,只要旋动节能装置上电位器旋钮就可实现无级改变抽油机的冲次,冲次直观显示,方便了员工的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目前抽油机只能靠更换皮带轮来调节抽油机的冲次,而且上下的冲程的冲次是一样的,集中控制节能装置可实现上下冲程的冲次分别调节,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级调参。
作者简介
杨志军,男,1967年11月出生,2009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获学大专本科学位,现在长庆油田采油三厂从事采油工作,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