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意义的探讨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7月~2003年9月的17217名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11.58%,抗-HCV阳性率1.20%,抗-HIV阳性率0.02%,梅毒抗体阳性率1.38%.结论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对于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有保护意义.
其他文献
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们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检测出了296份阳性标本,其中有血液系统,肝脏,肾脏,风湿类及感染性疾病与骨髓、实体器官移植后等病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时间序列的Kn近邻短期气候预测模型。该模型既保留了Kn近邻算法的优良特性,同时又考虑了气候系统有关状态量之间的物理关系和动力行为特性。用该模型对云南各区
综合考虑了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新的统计参数——“温湿能”和“能岛”的概念,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这对城市气候的综合研究是有意义的.
提出了一种在AT89C51仿真板上实现编程器来替代专门的编程器,分析了AT89C51芯片进行编程的方法,并详细阐述了硬伯和软件的实现。